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应力张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预应力张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 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并能在事故/事件发生后采取讯速有效措施控制处理,及时调动相关组织机构、人员力量开展救援活动,最大限度减少对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施工安全。

二 、编制依据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 ) 《T梁施工设计图》 三、预制场概况

预制场场内设龙门吊一套,相应铺设移梁所需轨道。台座采用混凝土作为基础,其上浇筑C30素混凝土台座,宽度按设计梁底宽度控制,两侧用5×5角钢护边,台座顶铺5mm厚钢板作预制梁底模。台座设反拱以控制张拉后的起拱度。台身预留拉杆孔作固定模板用。

四、施工项目危险源、可能导致应急事故类别分析

项目施工危险源分析施工处经过各个职能部门、班组进行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在本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T梁高度达到2.0米以上,属于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事件。

2、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夏日长期酷暑天气下作业,可能导致施工作业人员中暑的伤害。

3、由于环境的影响,大风、雷电的袭击,造成人员、设备/设施等突发事故/事件的发生。

4、施工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够强,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交叉作业导致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

5、张拉时滑丝、断丝、夹片脱落而发生击伤作业人员。 6、张拉时由于梁的上拱,台座及梁的受力发生变化。 五、预应力张拉安全控制方案

安全重点为防止钢铰线断丝、滑丝伤及作业人员,防止压浆管崩裂伤及作业人员。为了加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工程建设中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工程质量,特制定一下安全措施:

(1)项目安全检查制度

1、采取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的原则进行。

2、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及项目部安全质量考核办法对照检查。 3、检查人员和被检查班组,须在检查记录表上共同签认。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因素,检查人员必须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作业班组必须立即整改并在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整理完

毕,并将整改的情况书面报告安全科。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技术交底要明确化、细致化、全面化; 2、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3、根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细化关键工序。 4、技术交底应有详细记录。

5、在张拉前必须对主要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6、要做到交底不清不施工,作业人员对交底意图不明不施工。 7、安全技术交底,应进行当日安全重点、安全注意事项的交底,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3)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措施 1、预应力张拉施工

预应力张拉按照设计张拉方法施工。预应力张拉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弹模及龄期指标执行,绝不能为了赶工期而提前张拉。张拉时按“对称、均衡”原则进行,相同编号的钢束应左右对称 进行,张拉采用张拉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的原则进行双控。

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弹性模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计算钢束理论伸长值;清除T梁端部锚垫板上及喇叭管内的水泥浆,调整T梁两端钢绞线束的外露长度大致相等。锚具和千斤顶在使用前,对其外形外观、硬度、锚固性能及工艺性能进行抽样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在张拉过程中,如发现滑丝,断丝,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

作好记录。若滑丝、断丝的数量超过有关规定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重新换束。

2、严格控制材料、机具的质量及性能

预应力筋的锚、夹具应符合设计要求。锚、夹具使用前进行外观、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检查,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预应力锚具分别采用张拉端群锚、固定端P型锚。

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使用前,应送质量检定单位检定;使用中定期维修和校验。张拉设备配套校验期不得大于半年,1.5级油表不宜大于1周,0.4级油表校验期不宜大于1个月,千斤顶不宜大于1个月。压力表应选择防振型,当使用过程中出现反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

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油泵、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校正使用。预应力设备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钢铰线应在拉直条件下切断,切断前宜在切口两端用铁丝扎紧,不得使用电弧焊切割。

预应力筋穿入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在梁体钢筋骨架及模板的任何部位焊接或切割。

预应力钢丝、钢铰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有关规定。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计算弹性模量为1.95*105Mpa。纵向预

应力钢束均采用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技术标准应符合《预应力混 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04)的规定。

3、管道压浆

张拉完成后确定预应力筋无断丝、滑丝现象,然后切除多余钢绞线,封堵锚头,封锚水泥浆强度达到10MPa时即可压浆。压浆时间以张拉完毕不超过48h控制,同一管道压浆作业要一次完成不得中断, 且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泵采用连续式,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其工作原理为:在孔道的一端采用真空泵对孔道进行抽气,使之产生负压,在孔道的另一端用压浆泵进行灌浆,直至充满整条孔道。压浆前管道真空度应稳定在-0.09~-0.10MPa之间,浆体注满管道后,应在0.50~0.60MPa下持压2min,确认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时,方可封闭保压。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 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0min。冬季压浆时采取保温措施,并掺加防冻剂。压浆管强度应满足规范规定。

4、保证安全的具体措施 (1)一般安全要求

作业区周边设标志牌、隔离网,禁止闲人进入,夜间设红灯警示。作业人员按规定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2)保证人身安全措施

在本工程的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劳动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针对本工程特点,重点防范高空坠落、触电伤害、机具伤害,

保证人身安全。

(3)预应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夹片、锚具进场后仔细检查夹片、锚具的硬度和圆锥度以及夹片有无裂纹、有无锈蚀现象,以保证夹具具有足够的自锚能力,防止夹片、锚具弹出伤人。

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在清理干净的硬化场地进行。场地内严禁动用电焊设备,防止电焊弧击伤钢绞线,造成钢绞线在张拉时断裂伤人。

采用油顶、油表相互匹配的预应力张拉施工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或次数后及时校验,防止因油顶、油表不匹配造成张拉力控制不准确,产生安全事故。

张拉油顶采用安全可靠的钢支架配合导链吊挂,以防油顶掉落,伤及张拉操作人员。

张拉作业区设立钢筋栅栏及安全防护网,并设立安全防护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张拉或退锚时,张拉油顶后面严禁站人,并在张拉作业区后方设置木防护板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锚垫板安装角度位置严格按设计要求,并采取锚筋与梁体钢筋焊接的方法确保锚垫板角度、位置准确。以防应力过大,造成锚垫板松动,造成预应力施工安全事故。

在张拉施工时,精确调整油顶位置确保油顶、工具锚、锚具、锚垫板位于同一条线上,确保预应力施工安全。

张拉作业时设置专人负责指挥,测量伸长量时,停止油顶张拉。 张拉液压系统的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漏油伤人。高压油管在正式使用前作油管承压检查,保证油管的正常使用。

安全要求:

a、高压油管使用前要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b、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高压油管连接,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 保持5min以上均不得漏油。否则及时修理更换。

c、在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准站人,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 d、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e、锚具、夹具均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沾污、散失。 f、处理滑丝或断丝时在梁两端同时安装千斤顶,以防一端张拉时,另一端锚固失效导致钢绞线穿出伤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