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安专业考察日志

来源:东饰资讯网
历史学专业考察日志

2015年10月20号,我们13级历史学专业110人在田青刚副院长,班主任武崇申老师、陈恭明老师、李志坚老师、卢敏老师等的带领下赴陕西西安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考察。

陕西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长安”,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等朝都定都于此,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了解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西安考察之行,我们一路参观游历了:华清宫、临潼博物馆、兵马俑、永泰公主墓、乾陵地宫(仿唐)、乾陵、唐懿德太子墓、茂陵、半坡遗址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大明宫、小雁塔、碑林、古城墙等。西安之行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考察实录:

10月20号乘坐大巴车从学校正门口出发,下午五点半到达陕西临潼,暂做休息,第二天开始正式行程。怀着对古城西安的那种敬仰,收拾好东西后,我们我们一行五人出发寻觅美食。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个夜市,品尝了具有西安特色的美食——裤带面,麻食和舌头饼。

10月21日一大早,我们集合步行前往华清宫景区。华清宫亦称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池,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在华清宫长生殿我们首先观看了6D巨制影片《》,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接着沿着回廊依次参观了唐御汤遗址、环园、五间厅,依山而上,经过兵谏园到达兵谏亭,因为距离结合时间不远我们就没有再继续向上,可是站在兵谏亭远眺,依旧可以俯瞰大半个华清宫的亭台楼阁,感受到皇家庭院的恢弘大气。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五间厅了。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现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作为历史系的学生在那一刻好像有一种穿越,带着一种崇敬回到了那个时候,感受到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爱国情怀。接下来我们步行至不远处的临潼博物馆进行参观,因为时间匆忙,并未仔细参观不再多述。接下来我们乘坐大巴车赶往期待已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此之前我只在课本上,在网络上看到过。我也幻想过我们将会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可是在进入一号坑展厅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到了。巨大的展厅里,那曾经出现课本上的图片瞬间变成了立体的现实,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听着身边的导游讲解,兵马俑给我的震撼更大了。它的绝无仅有不仅仅是大,不仅仅是宏伟壮观,它的建筑艺术更是一大奇迹。但是遗憾的是因为以前考古工作的不成熟,没有来得及保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俑已经没有了颜色。而唯一有颜色的挖掘以后又被填埋的是3号坑,但是因为技术条件以及出于保护和以后考古研究的发展短时间之内不会再进行挖掘。在震撼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秦始皇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但是不可否认秦始皇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贡献。

10月22日,带上自己所有东西,七点在宾馆门口集合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到达永泰公主墓以及乾陵地宫(仿唐)。进入地宫的视乎我首先是被签墙上的壁画所吸引,不论地宫是否是仿的,我觉得壁画个非常重要的考察部分,在真正的乾陵地宫壁画的价值也是极大的,虽然地宫是仿造的,但是也是有历史依据的。从地宫出来我们参观了永泰公主墓,虽然已经遭到了极大地破坏,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出唐代陪葬墓的规模之大,以及唐代陵寝制度的规格之高。参观完永泰公主墓,我们又驱车赶往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后之墓)。乾陵因为没有被打开,所以我们只参观了墓道区以及陵墓城门遗址周围。因为我们学校有景明墓所以对墓道文化有一点点了解,但是乾陵规格之高还是被震撼了。在这里也见到了有名的“无字碑”和“述圣记碑”。“述圣记碑”因为地震等原因已经被损坏的失去了原来的模样,但是文字依稀可见。还有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六十一国藩臣为唐高宗首领的石刻,现在已经没有了头部,但是依旧可以感受到唐朝万国来朝的盛况。下一个地点是唐懿德太子墓,因为参观匆忙就不再多做叙述。接下来我们又一起去了汉武帝刘彻之墓——茂陵。因为没有被开发的原因,我们只是参观了陪葬墓霍去病之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刻艺术,特别是马踏匈奴的石刻。结束茂陵的参观,我们赶往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宿舍入住,夜晚的陕西师范大学依旧令我们向往。

10月23日,考察的第四天,天气有着北方下雨以后的寒冷,接连的旅途疲惫也让同学们兴致缺缺。但是半坡遗址博物馆的钻木取火体验让我们重新打起精神,真正的体验一把原始人的生活。虽然我们很努力的生火,但是并没有成功,可见钻木取火并不容易。半坡遗址博物馆也让我们对中国原始的陶器烧制,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驱车赶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因此,它拥有丰富的宝藏馆藏文物达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博物馆一共分为三个展馆。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部分。但我个人觉得最精彩的还是第一展馆。 第一展馆位于第一层。主要是先秦和秦一代的文物,其中西周和秦一代的文物占了很大一部分。先秦的文物中只要还是以陶器为主,这是老祖先生活的一种写照。当然,还有一些铜器,但是所占的份额并不十分突出。夏商西周的文物中主要是以青铜器皿为主,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要称夏商西周时期为青铜时代了。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皿十分众多,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样式的钟鼎,造型精美的酒具,保存完好的刀剑武器等等。因为第一展馆的实习讲解员的讲解,使我们对第一展馆更加了解,也非常遗憾,因为没有讲解员的详细介绍,我们对其他展馆的了解并不深入,希望有机会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参观完省博我们一行步行赶往大雁塔广场欣赏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在等待了几个小时之后,在雨中观看了音乐喷泉。随着音乐渐渐响起,喷泉也自由舒展开自己妙曼的舞姿。在一段段优美的旋律之下,我们彻底放松了自己的心情,不过衣服也湿透的差不多了,痛并享受着。

10月24日,考察的第五天,我们今天的主要考察游览的是西安市著名景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集合后我们便前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明宫是唐朝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国家的象征,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毁于唐末。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宫殿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可见当时唐朝建筑艺术的卓越超群。首先我们参观了大明宫丹凤门遗址,接着在放映厅观看电影《大明宫传奇》。从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大明宫建筑之宏伟。

10月25日,考察第六天,主要参观小雁塔,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我们看到了《开成石经》,还有许多书法名碑,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颜家庙碑》等。我们欣赏到了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清刻《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另外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60余种,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都集中于此。

10月26日,我们启程回校。虽然西安之行行程匆匆,但是依然让我们领略到了十三朝古都的风采。总之西安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关中与西南地区的差异,也让我领略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广博,此次行程一让我对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行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