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738205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6.12
(21)申请号 201921453567.9(22)申请日 2019.09.03
(73)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
号(十六区)12号楼(72)发明人 禚锦鑫 郭志光 高树青 刘斌 敖长江 包汉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代理人 王灵灵(51)Int.Cl.
E04H 12/2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57)摘要
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定位框和支撑杆;定位框套设在立柱上,顶面上安装有水准泡,中间的立柱置入孔尺寸与立柱尺寸适配;支撑杆设于定位框周围,其顶端与定位框转动连接,底端固定在支撑面上,根据其与支撑面摩擦力的大小灵活选设钢垫板,以支撑杆稳定固定为准。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装置穿入立柱调平后,无需其它辅助杆件支撑;省时省力,定位之后无需耗费后续人工扶持,工作效率提高;准确牢靠,根据定位框上的水准泡调平,保证立柱的垂直度,有效地控制立柱及栏片的安装误差,提高了安装的准确性;适应带坡度的多形式复杂地形,广泛适用于复杂或陡峭地形、斜坡区域等的预制立柱埋设支撑。
CN 210738205 UCN 21073820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框(1)和支撑杆(2);所述定位框(1)套设在立柱(7)上,中间的预留孔为立柱置入孔,尺寸与立柱(7)尺寸相适配;定位框(1)的顶面上安装有水准泡(3);所述支撑杆(2)设于定位框(1)周围,有若干条,其一端与定位框(1)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支撑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1)的底部有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耳板(6),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与第一连接耳板(6)通过第一销轴(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与支撑面之间设有钢垫板(4),所述支撑杆(2)与钢垫板(4)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与支撑面之间设有钢垫板(4),所述钢垫板(4)上表面有成对设置的第二连接耳板(9),所述支撑杆(2)的底端与第二连接耳板(9)通过第二销轴(11)转动连接;所述钢垫板(4)上还设置固定孔(10),所述固定孔(10)内设用于打入支撑面进行固定的钢钎(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5)和第二销轴(11)的尾端均设限位环(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1)为由角钢焊接形成的矩形框,所述角钢靠内的一侧竖向设置,围合形成立柱(7)的置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有四条,对应铰接在定位框(1)四条边的中间位置底部,为直径不小于20mm的钢筋或外径不小于42 mm的无缝钢管。
2
CN 210738205 U
说 明 书
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柱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适用于复杂或陡峭地形、斜坡区域等的预制立柱埋设支撑。背景技术
[0002]立柱是建筑领域随处可见的基础构件,保证立柱施工质量是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目前,以防护栅栏立柱埋设为例,埋设过程中,将其放入提前开挖完成的基坑中,靠人工或木棍支撑立柱的四个方向,费时费力,且支撑不牢固、立柱垂直度控制不准,栏片安装质量不能保证,特别是复杂或陡峭地形、斜坡区域等的预制立柱埋设支撑,对施工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解决目前预制立柱埋设费时费力、支撑不牢固、立柱垂直度控制不准、复杂或陡峭地形、斜坡区域位置立柱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框和支撑杆;所述定位框套设在立柱上,中间的预留孔为立柱置入孔,尺寸与立柱尺寸相适配;定位框的顶面上安装有水准泡;所述支撑杆设于定位框周围,有若干条,其一端与定位框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支撑面上。[0006]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框的底部有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耳板,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耳板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0007]为了增大支腿底部与支撑面的摩擦力,一种方案,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支撑面之间设有钢垫板,所述支撑杆与钢垫板焊接连接。[0008]另一种方案,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支撑面之间设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上表面有成对设置的第二连接耳板,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二连接耳板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钢垫板上还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用于打入支撑面进行固定的钢钎。[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框为由角钢焊接形成的矩形框,所述角钢靠内的一侧竖向设置,围合形成立柱的置入孔。[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有四条,对应铰接在定位框四条边的中间位置底部,为直径不小于20mm的钢筋或外径不小于42 mm的无缝钢管。[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尾端均设限位环。[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0013]1、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穿入立柱并进行调平之后,无需其它辅助杆件支撑,做好定位之后无需耗费后续人工扶持;[0014]2、定位准确:根据定位座上的万向水准泡进行定位座调平,通过观察万向水准泡
3
CN 210738205 U
说 明 书
2/3页
的水平,判断立柱支撑的垂直度,保证立柱的垂直度,有效地控制立柱及栏片的安装误差;钢垫板焊接在支撑杆底部,可以有效的增大支撑座和原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止定位支撑架发生位移;[0015]3、适应带坡度的多形式的复杂地形,广泛适用于复杂或陡峭地形、斜坡等区域的预制立柱埋设支撑。
附图说明
[0016]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例一的固定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例一的固定支撑装置的支撑杆与定位框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例一的固定支撑装置的定位框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例一的固定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例二的固定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例二的固定支撑装置的支撑杆与钢垫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例二的固定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0024]附图标记:1-定位框、2-支撑杆、3-水准泡、4-钢垫板、5-第一销轴、6-第一连接耳板、7-立柱、8-限位环、9-第二连接耳板、10-固定孔、11第二销轴、12-钢钎。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的实施例。
[0026]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两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28]实施例一[0029]如图1,一种自适应性预制立柱埋设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定位框1和支撑杆2;定位框1套设在立柱7上,中间的预留孔为立柱置入孔,尺寸与立柱7尺寸相适配;定位框1的顶面上安装有水准泡2,优选用万向水准泡,其固定在定位座1上方,通过观察万向水准泡的水平,判断立柱支撑的垂直度;支撑杆2设于定位框1周围,有若干条,其一端与定位框1转动连
4
CN 210738205 U
说 明 书
3/3页
接,实现垂直于定位座方向的旋转,另一端固定在支撑面上。如图2,定位框1的底部有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耳板6,支撑杆2的顶端与第一连接耳板6通过第一销轴5转动连接。第一销轴5的尾端设限位环8。支撑杆2的底部与支撑面之间设有钢垫板4,支撑杆2与钢垫板4刚性连接,优选焊接,钢垫板4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增大支撑座和原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止固定支撑装置发生位移。如图3,定位框1为由角钢焊接形成的矩形框,角钢靠内的一侧竖向设置,围合形成立柱7的置入孔。支撑杆2有四条,对应铰接在定位框1四条边的中间位置底部,为直径不小于20mm的钢筋或外径不小于42 mm的无缝钢管。[0030]如图4为实施例一的固定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使用时,首先调整定位框1的水平度,此时支撑杆2与水平面之间可以是任意角度设置,其底部也可以在任意高度,待万向水准泡显示定位框1水平后,进行支撑杆2底部的固定,可以嵌入支撑面中,也可利用固定块进行辅助。需要注意固定支撑装置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发生立柱倒塌;使用前对支撑装置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防止发生变形;使用前对固定支撑装置的万向水准泡进行校准,防止垂直度发生偏差。[0031]实施例二
[00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钢垫板4的设置,如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钢垫板4与支撑杆2活动连接,具体方式是在钢垫板4上表面成对设置第二连接耳板9,支撑杆2的底端与第二连接耳板9通过第二销轴11转动连接;钢垫板4上还设置固定孔10,固定孔10内设用于打入支撑面进行固定的钢钎12。[0033]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0034]如图7为实施例二的固定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使用时,首先调整定位框1的水平度,此时支撑杆2与水平面之间可以是任意角度设置,其底部也可以在任意高度,待万向水准泡显示定位框1水平后,进行支撑杆2底部的固定,将钢钎12通过固定孔底部打入支撑面内,实现固定。需要注意固定支撑装置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发生立柱倒塌;使用前对支撑装置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防止发生变形;使用前对固定支撑装置的万向水准泡进行校准,防止垂直度发生偏差。
[0035]本实用新型的关键为固定支撑装置对立柱适用于多形式复杂地形的固定支撑作用和立柱垂直度的保障,优点在于一是操作简单,本装置穿入立柱调平之后,无需其它辅助杆件支撑;二是省时省力,做好定位之后无需耗费后续人工扶持,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准确牢靠,根据定位框上的万向水准泡调平,保证立柱的垂直度,有效地控制立柱及栏片的安装误差,提高了安装的准确性;四是适应带坡度的多形式的复杂地形。[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10738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图2
6
CN 210738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3
图4
7
CN 210738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8
图5
CN 210738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6
9
CN 210738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7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