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分析

来源:东饰资讯网
农业经济 nongyeJlngJ1 2015年第2期(r总第451期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分析 顾忠斌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业产业化研究中心,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作者通过分析武威市凉州区设施农业、畜牧产业、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林果产业等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了存 在的问题与差距,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003—6997(2O1 5)02—0042—02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抓住《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 划》实施的契机,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力推进“设施 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 富民产业,农业生产保持了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其中,日光温室0.566万hmz,养殖暖棚1.43万hm ),设施 农业总产值达47.4亿元,农民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达4 72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据调查,2012--2013年度 日光温室均纯收入为29 4690元/hm ,单方水效益56元。 1.4畜牧产业大幅提升 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1.1产业结构逐步转变 2013年,全区农业增加值达51亿元,比2007年增长 按照“扩量、增量、提效”的总体要求,狠抓扩栏进畜、规 模养殖、良种推广、动物防疫、标准化生产、秸秆调制等重点 工作,大力推进畜牧强区建设。2013年,全区畜禽饲养量达1 297万头(只),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67个,累计达到1 051 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0%,较2007年提高23%。肉蛋奶总 产量达14.7万t,比2007年增长74.2%。实现畜牧业增加值 96%;其中,种植业32.7亿元,畜牧业17.9亿元,林业0.05亿 元,农林牧结构由2007年的74:0.06:25.3调整为64: 0.1:35.2。从农林牧比重看,农业增加值逐年增长,种植业增 加值逐年下降,而畜牧业增加值则逐年上升,农业产业结构 正由传统种植业为主逐步向农林牧并重的方向转变。 1.2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17.95亿元,比2007年增长106.3%。 1.5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实现全覆盖 大力推行压夏扩秋、压粮扩经、压低效扩高效措施,大幅 依托旱作农业、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大力推广 以垄膜沟灌、垄作沟灌、滴灌等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实现了 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整区推进。凉州区从2010年开始实施 度压减高耗水低效益作物,扩大经济效益和水效益高的作物 面积,实现了区域化种植全覆盖、高效节水技术全覆盖和井 水灌区小麦“零种植”。2013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1.12 万hm ,夏秋比由2007年的50:50调整为14:86;粮经比 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项目,2010--2013年累计推广面 积21.13万hm ,其中2013年推广7.77万hm ,占任务 6.47万hm 的120%。四年累计增产21万t,增收3.9亿元,节 水2.3亿ITI 。 1.6林果产业初具规模 由67:33调整为58:42。全区粮食总产达67.5万t,比2007 年增长7.7%;瓜菜总产量达152万t,比2007年增长34%。 1.3设施农业稳步推进 日光温室重点在结构调整、品牌培育上下工夫,设施养 殖重点在规模扩张、品种改良、补栏进畜上求突破,全面提高 综合效益。2013年,全区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1.99万hm 按照“适地适树、发挥优势、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原 则,加大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实现了以酿造葡萄、枸杞、 梨为主,以核桃、红枣、杏为辅”的发展格局,逐步呈现特色鲜 作者简介:顾忠斌(1 972一),男,甘肃武威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结构研究工作。 42 农业科雄与信息 … 2015年第2期r总第451 明、品种多样化的特征,无论是栽培品种、面积,还是果品 产量、产值,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3年底,全区特色 林果基地面积达到2.652万hm:,其中梨0.774万hm2、枸 杞0.243万hm2红枣0.337万hm2酿酒葡萄0.713万hm2其 他0.585万hm 。 1.7农业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 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1户,建成北关蔬菜批 发市场等各类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4个,建成蔬菜批发市场 3个,瓜菜运销企业6家,蔬菜产销合作经济组织81个,年运 销蔬菜80万t以上。建立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个,乡镇 土地流转服务站38个。成立畜产品营销公司2个、养殖合作 经济组织8O多个,畜产品运销户180多户,年运销活畜60 多万头。形成了玉米淀粉、酒类酿造、畜产品加工、啤酒麦芽、 农作物制种、蔬菜运销、马铃薯加工等产业化发展体系。 2 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还需深入。虽然,夏秋比、粮经比调整 幅度大,但特色作物规模小,产业化特征不明显。二是设施农 业提质增效任务重。标准化生产技术未全面覆盖,品牌优势 不明显,效益提升还有较大空间。养殖暖棚不能按原设计规 模满负荷运行,影响养殖效益的充分发挥。三是专业大户、家 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缓慢,土地流转缺乏时间长、规 模大的经营主体,土地流转面窄量小。 3 意见建议 3.1做强畜牧产业 按照种植业与畜牧业主辅换位,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要 求,以万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 抓住牛羊产业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项目叠加的机遇,突出发 展以肉羊、羔羊为主的羊产业,以肉牛、奶牛为主的牛产业; 稳步发展以瘦肉型猪为主的猪产业;积极发展以肉鸡为主的 禽蛋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和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规 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 转变,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2做精日光温室产业 坚持增量扩面与提质增效并举,以13光温室万亩区域化 生产基地和干亩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为重点,突出“一乡一 业”“一村一品”,优化区域布局,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 施,推行标准化生产,集成推广专用品种、工厂化育苗、温室 滴灌、生物防控、智能化、机械化等技术,提高日光温室生产 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企业和流通组织,建设蔬菜产 地批发市场,在蔬菜品牌培育、分级收购、冷链贮运、网上销 售等现代交易手段上取得突破,提升产业化水平。 3.3做优高效节水大田农业 大力推广垄膜沟灌、垄作沟灌、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 等技术,大幅度压减高耗水、低效益大田作物。井水灌区重点 发展精细蔬菜、特种花卉、高端制种及饲用型甜高粱等节水 高效大田作物;河水灌区扩大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高 效作物面积;沿沙区重点发展特色沙生药材种植;张义山区 重点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等高效作物。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 龙头企业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推 动高效大田特色种植持续、健康发展。 3.4抓好种子生产经营管理 一是实施好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健 全完善“政府引导、部门监管、协会协调、企业自律”四结合的 制种基地监管模式。鼓励制种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建设“规模 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 地。二是建立淘汰退出机制,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组 建现代化大型种业集团,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企业 人驻凉州区,做大做强玉米制种产业。三是培育种业品牌。大 力培育吉祥一号等品种,以品牌兴种业,提升“凉州制种”品 牌形象,提升种业整体效益,促进种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5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服务 一是健全完善“领导+首席专家+合作组织+专业技术 服务小组+农户”的“五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全面落实技 术人员包棚(示范基地)、技术专家包万头养殖场(小区)和千 亩设施蔬菜标准园责任制度。二是结合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 划,鼓励、支持农业专家、技术人员领办集约化育苗、畜禽良 种推广、饲料饲草经营等科技服务实体,探索通过技术入股、 技术承包等多种方式获取报酬的方法和途径,在实现创业的 同时为农户提供高效服务。三是加强对村级农业技术人员的 培训、指导和管理,切实发挥村级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对村 级农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业 务指导。 3.6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一是探索制定日光温室、设施养殖、大田种植等不同生 (下转第47页) … x¨∞ 科{ 农业科技与信息韶 } 43 2015年第2期r总第451 四旁栽植的培育方式进行灵活安排。 核桃为深根『生乔木树种,对穴的要求与一般果树不同,需 按规范要求大穴整地,规范要求为100 cm×100 cm×100 cm 管理应注意垦复、覆膜保墒、加强水土保持。在间作的核桃 园,其土壤管理应结合间作物的管理共同进行。对于未间作 的园区需在早春和秋末进行土壤深翻。生长季节注意园内除 草,以树干为中心直至树冠外缘。立地条件差的地区需挖鱼 鳞坑、建筑反坡梯田,修建树盘、蓄水坑等,可改善土质,保持 水土。 见方。在缓坡地区,需沿等高线进行挖穴,并且将挖后的表土 和心土各自堆放,将每个穴中填入腐熟的农家肥,再与表土 混合后共同填入坑中,最后将心土覆盖在上面,填满坑穴为 止。 核桃灌水应选用无污染的水源。可采取滴灌。若对核桃 在栽培时间上,核桃可春栽,也可秋栽。春栽应在冻土 解冻后至种苗发芽前这段时间内栽植,秋季栽植应在落叶 后至上冻前这段时间栽植。树种栽植时,应在坑穴中开挖一 个小坑,将苗木放入坑中央,苗木栽植深度应为超出原根系 的3~5em为最佳。栽入坑中时应将栽端扶正,将根系舒展 开,并将埋土压实,随及进行灌水定根。等到水分下渗之后, 再进行覆土保墒,用地膜对树根进行覆盖,达到增温保湿的 浇被污染过的水质,则会直接降低核桃的产量和品质,甚至 使果实内的农药或有毒物质不断积累,导致不能食用。核桃 对积水较为敏感,应及时做好水位过高和积水区的排水工 作,以避免影响其正常生长。 4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核桃的主要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小吉丁虫、核桃举 肢蛾、双鬃尖尾蝇、银杏大蚕蛾、核桃黑斑病、流黑水病、枝枯 效果,最后对蓄水盘进行修筑。 苗木栽种后,管护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苗木的成活率, 对后期的早果丰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若田地中有其他作 物,需核桃苗木在该田地中能得到足够的营养,防止其他作 物与核桃苗木争肥水与营养。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去除雌雄 花芽。未成活的苗木还应进行补植。 病等。应实施综合防治,预防为主,防与治相结合,生物防治 为主,农药防治为辅,可采取高效低毒农药。科学利用各种技 术手段、兼顾地下、地上防治、注重摘除虫果,清除杂草,剪除 病枝,施放寄生蜂、树下养鸡等,利用综合方式进行病虫害的 防治。 通过近几年的栽培实践,利用无公害高产栽植技术进行 核桃种植,可极大提高核桃的果实质量和品质,实现核桃的 3加强土肥水管理 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应施基肥,可施有机肥,宜早不宜 迟。对幼树可采取环状施肥方式,成年树可放射状施肥。在早 春施肥可结合刨树盘,并进行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土壤的 高产种植,提升核桃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农经济效益,保障核 桃的市场供应。 (编辑张娟丽) (上接第43页) 产领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注册登记制度和扶持 办法,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 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 度规模经营。二是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完善内部管理 3.7加大农业项目争取力度 一是在组织管理、机制创新、示范带动、质量效益上下上 夫,提高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生猪调出 大县、产粮(油)大县、旱作农业、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良 结构,探索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加大合作社发展扶持力度,探 索农业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机制。三是在做好土地承包经营 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同时,加大工作创新力度,积极引导 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探索土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 的路子。四是认真研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制度设计、服 务监管、调解仲裁等问题,扩大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范围,严把 申报关、使用关,发挥好财政贴息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 作用,确保农民早贷款、早建棚、早受益。 种补贴等普惠项目的实施质量和效果,加大项目整合力度, 重点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点。二是结合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 建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深入推进,在种子:[程、 蔬菜标准园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 中型沼气工程、有机生态肥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环境保 护等方面,储备申报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 目”,促进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 (编辑袁宗英) 农业科技与信息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