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东饰资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来源:东饰资讯网


《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咏鹅》的学唱,加深孩子对古诗的理解,感受音乐如何与诗歌相结合,体验音乐与古诗融合后的魅力。

2.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古诗意境。

3. 听辨乐器,复习、巩固、认知乐器及音色。

4. 欣赏两首世界名曲,与《咏鹅》形成风格对比,使学生懂得音乐速度的变化能使音乐形象产生变化。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难点在于理解诗的含义,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各种手段来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鹅的特点。

提示学生观察鹅美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抓住鹅的特点,模仿鹅的动作。

2. 朗诵古诗。

(1)朗诵古诗,模仿古人吟诵古诗的动作。

(引导学生读出古诗韵味。)

(2)配乐吟诵古诗。

●学生配乐朗读歌词。

(导入环节使用直观导入法。由于鹅并不是小朋友平时能接触到的动物,因此先从各种不同形态的鹅的图片中,对鹅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进入古诗朗诵,这样便于理解古诗含义。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鹅的特点,为表演作铺垫。)

二、吟唱古诗《咏鹅》

在学唱歌曲前,采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带入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当中。启发学生想像歌曲表现什么样的一幅图画,然后慢慢提升、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想想课室好比是一条小河,学生亲身去感受,仿佛自己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鹅,以优美的舞姿,在河中嬉戏歌唱。情境教学法如下:

1. 老师范唱。

●刚刚小朋友都吟诵得很好!老师也有一种吟诵的方法,你们来评评,我吟颂得怎样?(老师用唱的方法赞美鹅的姿态)

●让学生用“u”跟着老师哼唱旋律。

2. 理解歌曲《咏鹅》。

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是怎样描写鹅的?

●欣赏《咏鹅》动画。

●说说歌曲中是怎样描写鹅的。

结合语文课上学习这首《咏鹅》的诗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咏鹅》诗句意境的喜爱和理解,可以你一句我一句,相互补充着说。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 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3. 学唱歌曲。

(1)分句唱歌谱。

(2)跟唱全曲词。

(3)听伴奏演唱全曲。

(注意:提示学生根据歌词内容演唱。)

(4)曲中分别用了什么颜色来描写鹅,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通过老师分两段范唱,让学生分析异同,便于解决歌曲中第3乐句以及第7乐句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的同时,自己找出歌曲处理的方法。)

三、巩固知识:听辨两种乐器演奏

听辨两段分别由大提琴、小提琴演奏的《咏鹅》

(通过听辨,复习、巩固已学过的乐器大提琴与小提琴,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更加熟悉。让学生在听辨过程中,懂得音色能改变音乐形象。)

四、欣赏两首关于描写天鹅的音乐

1. 欣赏《〈天鹅湖〉序曲》。

远处飞来一群天鹅,大家听听它们在干什么?

2. 欣赏《四只小天鹅》听一听这群小天鹅在干什么?

3. 分析两首曲子的风格,说说哪首跟我们学习的《咏鹅》风格比较相似。

(学生听辨出曲子表现的音乐形象,使其懂得音乐速度的变化能使音乐形象产生变化。)

五、表演歌曲

1. 听音乐为歌曲创编表演。

我们也来当个小创作家,我们用歌声、动作来进行表演。

2. 全班表演歌曲,请个别学生为大家表演。

(在前面导入以及歌曲教学环节中,已经为歌曲表演打下基础。此环节是对整节课学习的反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yib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