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石油化工化学基础知识》题解答

来源:东饰资讯网
《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M1(本模块考核第一节)

1、理解下列概念及其相关的计算: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 量浓度。

2、能根据方程式进行各种反应量、生成量的计算。 例:

4克 NaOH 其物质的量是 0.1 mol,将其溶解配制成 100 毫升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1 mol·L-1。若要将该 NaOH 完全中和,需浓度为 1 mol·L-1的 H2SO4 溶液 50 ml 。 (原子量:Na = 23 ,O =16 ,H = 1 。)

9.8克 H2SO4 其物质的量是 0.1 mol,将其溶解配制成 100 毫升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1 mol·L-1。若要将该 H2SO4 完全中和,需浓度为 1 mol·L-1的 NaOH溶液 200 ml 。 (原子量:S = 32 ,O =16 ,H = 1 。)

P16——习题11 解:VN2nVm(mM)NVm2452822.436(L)

VCOnVm(2mM)COVm2664422.433.6(L)

习题12 解:mClnM(2VVm)Cl2MCl22501022.43710.7924(g)

M2

1、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表示?如何计算?

例:P40——习题1

11 A1 (molLmin) B1.5 C1

习题2

H0.0230.06 NH0.0220.04

23

2、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正确判断各种因素发

生变化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随之而发生怎样的变化(速率加快还是减慢)。

3、什么是可逆反应?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4、掌握浓度平衡常数、压强平衡常数,能写出具体反应的正确的平衡常数表

达式。

例:P40——习题3 解:(1)、KC[CO2][H2O][CH4][O2]22 KPPCO2PH2OPCH4P2O22

(2)、KC[CO2][O2][H2O][H2]4 KPPCO2PO24

4 (3)、KC KPPH2OP4H2

PNO2PO2P2N2O54 (4)、KC[NO2][O2][N2O5]24 KP

(5)、KC[HCl]24[H2O][SiCl4] KPPHClP2H2O4

5、有关平衡常数、转化率的计算。 例:P40——习题6 解:KC[SO3]22[SO2][O2]0.90.90.9220.10.051620

SO20.90.190 %

习题12 解:KC N2[NH3]23[N2][H2]25423397.32103

0.440 % 6、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正确判断各种因素发

生变化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随之而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否影响?平衡向那个方向移动?)。

M3(本模块考核第二节)

1、掌握溶度积常数——能写出各种难溶物的正确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 例:P61——习题6

解:KSP(PbCl)[Pb2][Cl]2

2 KSP(AgI)[Ag][I] KSP(Ag2S)[Ag][S22]

KSP[B(3aPO4)2] [Ba][PO4]332332 KSP[Al(OH)][Al][OH] 3

2、掌握溶度积规则——能正确计算溶液的离子积,判断沉淀是否能生成或溶

解。

例:P61——习题13

解:先求等体积混合后 Ag+、Cl- 浓度

[Ag+] = C(AgNO3)/2 [Cl-] = C(NaCl)/2

再计算混合后的离子积Q

比较Q与KSP的大小,判断有否沉淀生成

-12

(1)、Q = 5.625×10 < KSP ,不沉淀; (2)、Q = 5.625×10-9 > KSP ,有沉淀; (3)、Q = 2.5×10-6 > KSP ,有沉淀;

3、熟悉同离子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M4(本模块考核第二、三、五节)

1、掌握水的离子积KW的关系式以及KW、[H+]、[OH-]的换算。

2、掌握PH值、POH值的定义式及其计算,PH值与POH值的换算。 3、掌握溶液中[H+]、PH值和溶液酸碱性的相互关系。

4、掌握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能熟练地进行一元弱酸、一元弱

碱溶液的[H+]、[OH-]、PH、POH的计算。 例:P72——[例4-5] P81——习题3

解:[OH]Kw[H]1.0101441.0101.01010

4.0 PHlg[H]lg(1.0410 )

习题7

解: [OH]KbCb1.7751030.42.6mol61L0

)

2.5731] POHlg[OH0 PH14.2.57lg(2.66101 1 KbCb1.770.41056.65100.6 65%3

5、熟悉各种盐类的水解情况、盐溶液的酸碱性。

能熟练写出下列盐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并准确判断其溶液的酸碱性:

NaAc ; Na2CO3 ; Na2S ; KCN ; FeCl3 ; AlCl3 ; 解:

Ac- + H2O = HAc + OH- (碱性)

2- CO3 + 2H2O = H2CO3 + 2OH- ( 碱性 ) S2- + 2H2O = H2S + 2OH- (碱性)

CN + H2O = HCN + OH(碱性) Fe3+ + 3H2O = Fe(OH)3 + 3H+ ( 酸性 ) Al + 3H2O = Al(OH)3 + 3H ( 酸性 )

3+

+

--

M5(本模块考核第一节)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还原剂与氧化数的变化关系;能准确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例:P95——习题1、习题3(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这两题太简单了,自己解决吧! M7(本模块考核第一、二、三(烯烃)、六节)

1、熟悉有机物的构造式,能熟练写出各类烃中常见的、典型的化合物的结构

式。

2、什么是同分异构现象?什么是同分异构体?

3、掌握烷烃、烯烃的系统命名法,能熟练地对烷烃、烯烃加以命名或根据名

称写出其正确的构造式。

4、熟悉甲烷、乙烯的分子结构(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子

构型等)。

5、掌握烷烃、烯烃、芳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重点: (1)、能写出乙烯与下列试剂加成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H2/Pt ; 卤素; 卤化氢; 硫酸; H2O ; (2)、能写出苯与下列试剂取代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卤素; 混酸; 硫酸; CH2=CH2/AlCl3 ; Br-CH2-CH3/AlCl3 (3)、能写出乙烯、甲苯被KMnO4氧化的反应方程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