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块支架及边跨直线段支架计算书
一、0#块支架计算
1、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相关设计图纸 2、基本参数
钢筋混凝土密度取2.6t/m3,钢材密度取7.85t/m3,钢材弹性模量E=2.1x105Mpa,泊松比取0.3。
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15Mpa,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5Mpa。 3、计算方法和内容
本支架采用SAP2000V1.5.1程序,对受力构件进行分析。 荷载施加:
0#块混凝土浇筑时,墩身以外的箱梁腹板及底板混凝土自重荷载按实际重量作用在0#块底模面板上;顶板、翼板砼自重作用在外模桁架上,并将外模桁架支反力以均布线荷载方式作用在0#块支架上;0#块支架结构在计算模型中以自重形式施加。
主要计算内容:0#块支架体系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4、荷载组合 ① 模板及支架自重;
模板及支架结构自重按7.85t/ m3在计算模型中考虑。 ② 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砼体积按实际截面尺寸计算,按2.6t/ m3的密度换算成荷载施加在模板和支
架结构上。
③ 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人群、机具等临时荷载取g临=1KN/ m2。 ④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砼振捣对模板的荷载取g捣=2KN/ m2。 ⑤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砼倾倒对模板的荷载取g倾=2KN/ m2。
由于支架受风面积小,本地冬季大风大雪气候较为少见,故计算中未计风、雪荷载。 5、支架结构
本方案中0#块单幅单边共采用16根ф630x10mm钢管柱支承,钢管柱顶端布置双拼36B工字钢主梁;主梁上按1m间距布设36B工字钢分配梁;分配梁上按60cm间距布设14#工字钢肋梁。以此承托整个0#块模板及钢桁架系统,具体布置见下图。
陈家垅大桥支架横剖面图
陈家垅大桥支架纵剖面图
6、荷载计算 6.1 荷载分布
陈家垅0#块混凝土情况如下图
因0#块左右两幅中心对称,墩柱处上方混凝土由墩柱承力,故受力验算时以单幅单侧计算,且未计墩柱上方荷载。
翼板混凝土体积为V1=14.04m3,自重G1=357.74kN 顶板及底板混凝土体积为V2=43.56m3,自重G2=1109.98kN
外侧腹板混凝土体积为V3=35.56m3,自重G3=906.13kN 内侧腹板混凝土体积为V4=36.26m3,自重G4=923.85kN 6.2受力分析
6.2.1 肋梁受力分析
肋梁采用14#工字钢按60cm均布,内侧腹板宽95公分,布置三根14#工字钢;考虑受力最不利部位,对内侧腹板处进行分析,此处肋梁由6根间距1m 36b工字钢分配梁支承,受力情况如下图。
内侧腹板砼自重G=923.85kN,q1=G/n/l=59.22kN/m
按最不利情况人员机具、砼浇筑倾倒荷载、砼振捣荷载同时对内侧腹板处产生作用,组合荷载值为P=(g临+g捣+g倾)•S=20.8kN,q2=P/n/l=3.26kN/m 取以上值建模进行分析,肋梁受力情况如下图:
肋梁弯矩如下图:
肋梁应力如下图:
肋梁变形情况如下图: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得:
肋梁最大弯距为第二、五支点处,Mmax=6.23kN•m 最大应力值σ
max
=61.29MPa<[σ]=215MPa
最大形变为一二与五六支点间,f=0.4mm<[f]=L/500=2mm 6.2.2 分配梁受力分析
分配梁采用36b工字钢,按1m间距均布6根36b#工字钢,由2根双拼36b工字钢及墩柱预埋牛腿支承,受力情况如下图。
单幅单侧翼板砼自重G1=357.74kN,q1= G1/n/l=9.94kN/m 顶板及底板砼自重G2=1109.98kN,q2= G2/n/l=30.33 kN/m 外侧腹板砼自重G3=906.13kN,q3= G3/n/l=158.97kN/m 内侧腹板砼自重G4=906.13kN,q4= G4/n/l=162.08 kN/m
钢模板及桁架系统按横断面每米1.5t计算,总重G5=1.5*5.2*9.8=76.44kN;14#工字钢肋梁自重G6=41.17kN;按最不利情况人员机具、砼浇筑倾倒荷载、砼振捣荷载同时对内侧腹板处产生作用,组合荷载值为P=(g临+g捣+g倾)•S=364kN。 q5=(G5+ G6+P)n/l=5.73kN/m
取以上值建模进行分析,分配梁受力情况如下图:
分配梁弯距如下图:
分配梁应力如下图:
肋梁变形情况如下图:
支座反力情况如下图: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得:
肋梁最大弯距为第三四支点间,Mmax=57.01kN•m 最大应力值σ
max
=62.19MPa<[σ]=215MPa
最大形变为三四支点间,f=1.6mm<[f]=L/500=5.17mm 最大支反力为第四支点处,Rmax=186.05kN
6.2.3 主梁受力分析
主梁采用双拼36b工字钢,布置于钢管柱顶端,受力情况如下图。
由6.2.2中计算得单根分配梁最大支座反力为R=186.05kN,即P=R=186.05kN
取上值建模进行分析,主梁受力情况如下图:
分配梁弯距如下图:
分配梁应力如下图:
肋梁变形情况如下图:
支座反力情况如下图: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得:
肋梁最大弯距为第一支点处,Mmax=111.79kN•m 最大应力值σ
max
=61.06MPa<[σ]=215MPa
最大形变为第一、二支点间,f=0.5mm<[f]=L/500=5mm
第一支点处支座反力为R1=444.52kN,第二支点处支座反力为R2=455.46kN,第三支点处支座反力为R3=219.74kN。
6.2.4 钢管柱受力分析
9#墩梁底距承台距离最远,对9#墩进行分析。钢管柱采用ф630x10mm,9#墩外侧斜柱长度为L1=22.12m,内侧竖直柱长度为L2=22.04m。 结合6.2.2中支座反力值可得外侧钢管柱轴力 N1= R1* L1/ L2=446.13kN< N2=R2=455.46kN
故0#块支架体系中钢管柱轴力最大值为N=455.46kN,长度l=22.04m。 单柱强度计算:
ф630x10mm截面面积为A=π(R2-r2)=0.019568m2 σ=N/A=23.28 MPa <[σ]=190MPa 单柱稳定性计算:
回转半径rh=[√(R2+r2)]/2=0.219m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表5.3.4,折减系数取0.7。
几何长度l=22.04m,l0=l*0.7=15.428m
λ= l0/ rh=70.4,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C-1,φ=0.837 N/(φ*A)=27.81 MPa <[σ]=190MPa
6.2.5 焊接牛腿受力分析
牛腿结构如下图(单位mm):
由6.2.2中计算结果,焊接钢板牛腿所受竖向力P=R3=219.74kN,受力长度0.16m。
得Mmax=ql2/2=17.58kN•m,剪力V=P=219.74kN。
焊缝焊脚尺寸采用hf8mm,有效焊缝取he0.7hf5.6mm 则焊缝有效竖向截面面积:Aw159.36cm2
全部焊缝有效截面对x轴的惯性距和截面模量:Ix8321cm4,
Wx555cm3
焊缝强度验算:
Mmax17.5810331.68MPaffw160MPa牛腿顶面焊缝拉应力: f6Wx55510
V219.74103竖向焊缝剪应力: f37.02MPa4Aw159.3610
因本结构中为静载,取f1.22,竖向焊缝应力为:
f1(
f231.682)(f)2()37.02245.22MPaffw160MPaf1.22 牛腿预埋件计算:
4K 215*103632kN1V1.55219.74340.6kN1.5Aft1.519.610K2M1.517.5826.37kNm0.85h0Af0.850.339.810421510359kNm
7.计算结论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陈家垅大桥支架结构体系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二、陈家垅大桥边跨现浇段支架计算
1.6#墩边跨支架计算
陈家垅边跨现浇段梁高为3m,根据图纸数据 陈家垅边跨现浇段翼板体积10.15m3,自重258.67kN 顶板体积19.93m3,自重507.77kN 底板体积17.96m3,自重457.66kN 外侧腹板体积12.10m3,自重308.30kN 内侧腹板体积12.72m3,自重324.01kN
模板自重按每米1.5T计,施工面荷载按2kN/m2计 (1)工字钢I22b分配梁验算
按最不利荷载位置考虑,计算内侧腹板处分配梁情况,此处腹板重量由两根有效受力长度7.52m长I22B工字钢承担,Q235工字钢[σ]=140Mpa,[fv]=90Mpa
混凝土自重324.01kN,对单根工字钢线荷载q1=21.54kN/m 施工荷载q2=2kN/m 受力简图如下:
受力分布如下图:
弯距值如下图:
弯应力如下图:
剪力分布如下图:
变形情况如下图:
支座反力情况如下:
由上述可知,工字钢最大弯应力为σ=87.77mPa<[σ]=140Mpa
最大剪力V=46.42kN,τ=VS/(Ixtw)=26.13 Mpa <[fv]=90Mpa 挠度f=2.27mm (2)工字钢I45b主梁梁验算 按最不利荷载位置考虑,计算中间承担梁体51%重量主梁情况,该主梁由一根14m长I45B工字钢承担,Q235工字钢[σ]=140Mpa,[fv]=90Mpa 混凝土翼板单侧自重258.67kN,对主梁产生19.56~68.74kN/m的梯形分布线荷载q1, 顶板及底板自重965.33kN, q2=71.42kN/m 外侧腹板自重308.30kN,q3=286.17kN/m 内侧腹板自重324.01kN,q4=300.075/m 模板自重按每米1.5T计,施工面荷载按2kN/m2计,q5=11.43/m 受力简图如下: 受力分布如下图: 弯距值如下图: 弯应力如下图: 剪力分布如下图: 变形情况如下图: 支座反力情况如下: 由上述可知,工字钢最大弯应力为σ=94.55mPa<[σ]=140Mpa 最大剪力V=247.69kN,τ=VS/(Ixtw)=68.01Mpa <[fv]=90Mpa 挠度f=3.9mm 验算取最大支座反力378.3kN计算,长度取6#墩处钢管长度13.75m ф630x10mm截面面积为A=π(R2-r2)=0.019568m2 σ=N/A=23.28 MPa <[σ]=190MPa 单柱稳定性计算: 回转半径rh=[√(R2+r2)]/2=0.219m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表5.3.4,折减系数取0.7。 几何长度l=13.75m,l0=l*0.7=9.625m λ= l0/ rh=44,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C-1,φ=0.932 N/(φ*A)=20.743 MPa <[σ]=140MPa (3)基础承载力 由上可知钢管柱最大轴力378.3kN, 基础为1*1扩大基础,则基础对地基压强为P=F/S=0.38mpa 所以支架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0.5mpa。 1.10#墩边跨支架计算 根据图纸数据 陈家垅10#墩边跨现浇段翼板体积10.15m3,自重258.67kN 顶板体积19.93m3,自重507.77kN 底板体积17.96m3,自重457.66kN 外侧腹板体积12.10m3,自重308.30kN 内侧腹板体积12.72m3,自重324.01kN 模板自重按每米1.5T计,施工面荷载按2kN/m2计 (1)工字钢I22b分配梁验算 按最不利荷载位置考虑,计算内侧腹板处分配梁情况,此处腹板重量由两根有效受力长度7.52m长I22B工字钢承担,Q235工字钢[σ]=140Mpa,[fv]=90Mpa 混凝土自重324.01kN,对单根工字钢线荷载q1=21.54kN/m 施工荷载q2=2kN/m 受力简图如下: 受力分布如下图: 弯距值如下图: 弯应力如下图: 剪力分布如下图: 变形情况如下图: 支座反力情况如下: 5.78 由上述可知,工字钢最大弯应力为σ=52.79mPa<[σ]=140Mpa 最大剪力V=55.7kN,τ=VS/(Ixtw)=31.35 Mpa <[fv]=90Mpa 挠度f=2.3mm (2)工字钢I45b主梁梁验算 按最不利荷载位置考虑,计算右侧承担梁体57%重量主梁情况,该主梁由一根有效受力长度14m的I45B工字钢承担,Q235工字钢[σ]=140Mpa,[fv]=90Mpa 混凝土翼板单侧自重258.67kN,对主梁产生21.92~76.73kN/m的梯形分布线荷载q1, 顶板及底板自重965.33kN, q2=71.42kN/m 外侧腹板自重308.30kN,q3=286.17kN/m 内侧腹板自重324.01kN,q4=300.075/m 模板自重按每米1.5T计,施工面荷载按2kN/m2计,q5=5.12kN/m 受力简图如下: 受力分布如下图: 弯距值如下图: 弯应力如下图: 剪力分布如下图: 变形情况如下图: 支座反力情况如下: 由上述可知,工字钢最大弯应力为σ=84.39mPa<[σ]=140Mpa 最大剪力V=292.65kN,τ=VS/(Ixtw)=80.49Mpa <[fv]=90Mpa 挠度f=1.9mm 验算取最大支座反力455.81kN计算,长度取10#墩处钢管长度13.75m ф630x10mm截面面积为A=π(R2-r2)=0.019568m2 σ=N/A=23.28 MPa <[σ]=190MPa 单柱稳定性计算: 回转半径rh=[√(R2+r2)]/2=0.219m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表5.3.4,折减系数取0.7。 几何长度l=13.5m,l0=l*0.7=9.45m λ= l0/ rh=43,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C-1,φ=0.934 N/(φ*A)=24.94MPa <[σ]=140MPa 3.计算结论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陈家垅大桥边跨直线段支架结构体系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