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才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正式步入了大数据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影响着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趋势,特别是教育行业。阶段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专业教学的需要,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因而,如何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许多高校重点关心的问题。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应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的力度,通过不断管理手段,提升服务能力。本文通过对大数据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其相关建设和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发展研究的必要性,以便总结出更符合实际需要的建设管理办法。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计算机专业 实验室建设 管理探讨
引言大数据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技术,它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各个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管理和建设方面。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它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主要产地,更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及时进行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更新和管理,以便更好体现出计算机实验室的价值,进一步促进等学校教育发展,为社会输出更为专业有用的人才。1 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提出的要求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发展及应用,不仅要求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同时也严格要求其掌握专业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进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时,要结合当代的社会发展情况,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教育模式进行应有的改革及完善,尽可能的创新出新型的训练模式,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具备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也是从全方位的提升高校计算机实验方面的教学质量。由于计算机实验教学与大数据息息相关,在进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时,要考虑到大数据的相关因素以及严格的建设标准,使得建成的实验室能够具备相应的拓展性以及专业性,能够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需求。首先,在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处理能力、图像分析采集和管理能力方面的要求。并注重对云服务平台的使用,针对不同项目进行不同的实验室管理,从而更好的实现计算机系统配置。其次,在创建计算机实验室时,能否给学生提供充足准确的数据实验分析源也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不同学生的使用特点提供相应的个性化帮助,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进行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并与把教学和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工作需要。最后,在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之前要对现阶段的计算机专业特的点进行充分的考察和了解,然后进行符合高等院校学习需要的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利用,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综合考量,以便对专业项目的管理和开发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2 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方案因素展开调查,并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本,确定实际的建设方案,以便能够使学生在实验室学习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热情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前提下,要全面掌握整体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并与其他高校进行实验室的规划交流,并与自身院校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建设方案。与此同时,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来配备专业的实验仪器和师资力量,完善基础教学的相关资源,重视网络等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从根本上优化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方案。3 对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进行管理的主要措施在整个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使用过程中,如何是其有效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为了更好的利用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要注重对其在进行有效地管理,并不断的进行完善,参考三位一体的管理原则进行相关工作,通俗的来说,就是管理工作由专业管理者、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从而有效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在有课程时,由任课教师进行管理和维护,而课后在对学生进行定时开放使用时,则由学生进行管理,剩余时间则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维护,这样可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展时,要加强在理论知识和云实验课程内容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4 结语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开放进步的发展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必须做出有效的改进,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这就需要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提升教学拓展性,并且注重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给未来的高效实验室管理提供以一定的参考。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对大数据的认识,便于进行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参考文献众所周知,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建设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为合理化的建设方案。要在建设前期,结合多方面综合[1]杨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8(19).[2]张鹏程.地方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建设与管理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1):556.云数据库安全问题研究
赵杉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摘要:本文在深入分析目前云数据库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设定安全域、云密码、审计、安全认证、可信访问控制、数据
存在和可用性证明等几个方面的云数据库安全策略。这些策略从保护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出发,紧密围绕信息完整性、保密性等问题进行研究,能较好地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云计算 云数据库 云密码 审计 安全认证
1云计算及云计算数据库概述1.1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近提出的计算模式。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目前亚马逊、微软、谷歌、IBM、英特尔等公司纷纷提出“云计划”。例如谷歌同华盛顿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合作,启动了云计算学术合作计划(Academic Cloud Computing Initiative),推动云计算的普及,加紧对云计算的研究。
1.2 云计算数据库
云计算数据库是一个面向云计算的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目的是给互联网后面的数据资源共享提供一个云计算的接入平台,为云计算应用提供基础结构级的数据库资源访问、发现、整合等一系列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云计算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来存储数据,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需要同时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并行地提供服务。所以,云计算数据存储技术必须具有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
2 云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1)无边界。由于云系统的无边界性,传统的在物理及逻辑上划
分的安全区域无效。
(2)非授权访问。非授权访问就是非法访问或无权限访问。(3)事务一致性。通过CAP理论[6]我们知道,C(一致性)、A(可用性)和P(分区容错性)不可能同时满足,最多只能满足两个。
(4)数据的完整性和私密性。由于云数据库依托于网络,那么数据在网络传输和保存的过程中,私密性难以保证。
(5)黑客的攻击。云数据库依托网络,由于网络协议或其他软件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安全漏洞对云数据库实施攻击。
(6)知识产权的问题。数据全部交给云服务商保管,面对巨大的商业利益,用户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3 云数据库的安全保障策略云数据库带给我们全新体验的同时,出现的安全问题,也困扰着
云数据库的发展和普及。比如数据的私密性、用户访问控制等等。现在我们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归纳如下:
传统的数据库安全策略主要是针对两方面威胁:自身电脑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采用的策略是包括:
(1)强制存取控制;(2)审计;(3)数据库数据加密。
显然这些传统的数据库安全策略已无法满足云数据库的安全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安全策略:
数码世界 P.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