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题
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
A.以意逆志B.得意忘言C.心斋坐忘D.大象无形 标准答案:B
2.第7题
出版作品集《文学生活》,明确提出印象主义基本理论的是
A.莫奈B.雷阿诺C.法朗士D.王尔德 标准答案:C
3.第8题
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
A.欣赏B.阅读C.判断D.批判 标准答案:C
4.第9题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A.文学研究B.文学欣赏C.文学分类D.文学创作 标准答案:B
5.第10题
在新批评中,把一个语言单位包含多种含义并引起多种理解的现象称为
A.含混B.隐喻C.悖论D.反讽 标准答案:A
6.第11题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最重要的代表是
A.瞿秋白B.周扬C.鲁迅D.茅盾 标准答案:D
7.第12题
别林斯基的《1841年的俄国文学》属于
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 标准答案:C
8.第19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空前繁荣的时期是
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 标准答案:C
9.第20题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标准答案:B
10.第21题
文学批评思维的审美性主要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
A.意识性B.科学性C.真实性D.文学性 标准答案:D
11.第22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批评家大多遵从
A.模仿自然的法则B.古典原则C.革新原则D.唯美主义原则 标准答案:B
12.第23题
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A.阐释功能B.意识形态功能C.哲学功能D.审美功能 标准答案:A
13.第24题
主张潜意识在实际上支配着人的行为的是
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 标准答案:C
14.第30题
对现代文体学批评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现代社会学B.现代语言学C.现代政治学D.现代心理学 标准答案:B
15.第31题
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
A.随意性B.变化C.规格D.章法 标准答案:D
16.第32题
从本质上讲,文学批评是一种
A.科学研究活动B.艺术审美活动C.创作实践活动D.社会交际活动 标准答案:A
17.第33题
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生理性别B.社会性别C.女性形象D.女性文学 标准答案:B
18.第34题
德国艺术批评讨论诗画关系最著名的著作是
A.黑格尔《美学》B.康德《判断力批判》C.席勒《美育书简》D.莱辛《拉奥孔》答案:D
19.第35题
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批评方法是
A.社会历史批评B.道德批评C.印象批评D.新批评 标准答案:A
20.第36题
提出“原始意象”概念的是
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 标准答案:D
21.第1题
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是
A.事实的考察B.历史事件的考察C.社会历史的考察D.美学的考察E.科学的考察 答案:C|D
22.第2题
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
A.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C.关注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 标准答案:B|D|E
23.第3题
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
A.情感体验B.获取印象C.入乎其中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 标准答案:B|D|E
24.第25题
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
A.逻辑严密B.短小精悍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E.卓约轻灵 标准答案:A|C|D
25.第26题
文学批评思维具有
A.科学性B.实证性C.思辨性D.审美性E.主观性 标准答案:B|C|D
26.第27题
对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
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B.以文学为研究对象C.研究本体问题D.推崇分析方法E.推崇考据方法
标准答案:A|D
27.第28题
19世纪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是指
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C.费尔巴哈D.杜勃罗留波夫E.普列汉诺夫 标准答案:A|B|D
28.第37题
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
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 标准答案:C|E
29.第38题
丹纳明确提出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个因素是
A.自然B.种族C.环境D.历史E.时代 标准答案:B|C|E
30.第39题
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
A.强烈的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D.坚持对传统的继承
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标准答案:A|B|C|E
31.第14题
心理批评
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
32.第15题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33.第16题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流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一个比文学范畴广阔得多的背景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把各种不同的方法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元共存的批评阵线。
34.第17题
图像
是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即以图像为主作为传达工具而非以文字符号为主的文化。
35.第45题
原始意象
“原始意象”的实质是人类祖先在谋取生存的过程中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经验,这是人类原始时代积淀下来的一些心理残迹,是一些包含着形象、情绪、意念、张力的心灵碎片。
36.第46题
描述
描述与论证是文学批评家向读者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体验、领悟、感受和观点、见解的主要方式。描述包括对文本客体的描述和对主体感悟的描述。
37.第47题
话语与文化霸权
话语即讲述、报告、论文等,文化霸权则是文化领导权或者文化盟主权,最初由葛兰两提出,后对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了深刻影响,经福柯话语权力理论的揭示而得到更大范围的运用。
38.第51题
反讽
该术语源于古希腊,新批评把它与语境联系起来,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一定的语境使词语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
39.第52题
原型
这是荣格的理论。所谓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在集体无意识中保留的一种模型,在荣格看来,原型相当于人类共同拥有的灵魂。
40.第53题
大众传媒
是当今对于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巨大作用的机构。它把一种“国家机器”的力量以话语霸权的方式强加给了个人。
41.第18题
为什么政治批判式的文学批评和搬用新术语的文学批评不是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
①政治批判式的文学批评,好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结论,多用缺乏论据的推论,几乎没有对作品的审美感受的描述,判断句的主语是复数第一人称的“我们”,难有确指,其实是用带虚拟性的群体以抹煞个人的体悟和思考,以显示其高于被评论者的优越地位。
②而搬用新术语的文学批评不以深入分析文学现象、讲清现象内部的规律为目标,而是以写作主体的自我炫耀为目标;对于所使用的新名词,不去弄清其准确含义,不去思索将它们从其他学科借用到文学领域是否可以转换和如何恰当转换,不考虑适用与否的问题,而是以此来吓唬读者、蒙混读者。随意搬用新名词造成批评文章自身的混乱。因此,它们都不属于科学语言的运用。
42.第48题
简述文体学批评的基本特征。
①突出文学的语言性质。文体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语言;在研究方法上,文体学批评系统地采用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由于文体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一种可见性的符号,又由于它采用的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因此,在读解文学文本中,
文体学批评能提供一些技术性的方法和步骤,对作品的语言构成如语音、词汇、句法、修辞等作精细的分析。
③强调客观性、实证性。文体学批评为评价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以语言分析为标准的客观依据。同时,它突出了文学的语言性质,并试图对文学的语言特征作出精确、系统的描述,也紧紧把握了文学的存在方式——语言活动,这也是文体学批评能够得以存在、发展和逐渐壮大的根本原因。
43.第49题
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社会历史批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①文学是作家创作,而创作主体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这个主题的潜意识里总要向他设想的读者说话,并且这个主体最终希冀能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社会的公认和奖赏。3
②文学作品本身与社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学所再现或表现的内容都直接或间接自社会生活。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具有交际的功能,创作中所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段,如象征、对比等,也必须以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为参照。3
③文学作品一经诞生,必然要回到社会中去。从接受的角度讲,文学作品只有被人阅读才有存在价值。并且一部作品的成功或流传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3
④简言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1
44.第54题
阐述视角的三种聚焦类型。
(1)非聚焦型。又称零度聚焦,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这种非聚焦型视角又称“上帝的眼睛”。
(2)内聚焦型。在这种类型中,每件事都严格地按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它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主人公或见证人)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猜度、臆测其思想感情。
(3)外聚焦型。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想与情感。
45.第55题
阐述文本批评的价值和内在矛盾。
文本批评的价值:
①文本批评突破文学观念中反映论和表现论的框架,从作家转向文本,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文学批评中忽视文学“内部规律”的偏向,这一转向无疑是一种进步。
②文本批评将现代语言学崭新的语言意识引入文学批评,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新质。
③文本批评在方法上的探索也是有目共睹的。文本批评的语义分析、结构研究和解构方式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操作程度和方法。
④在批评话语上,文本批评该许可或创建一系列新的批评术语和范畴。这些术语更新了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式,丰富了人们对诗歌和叙事文的认识。
文本批评的内在矛盾
①文本批评将文学当作一个封闭的系统,主张不研究符号意外的现实世界,格列文学与社会生活、与作家的联系,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②文本批评力图排除各种主观随意性以求得对文学作品做纯客观的说明,这也知识一种奢望。文本批评致力于文本的语义阐释,但这种对语义阐释和修辞分析的刻意追求,往往会损害文学艺术的浑圆。
③文本批评对形式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
46.第4题
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阐释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①所谓阐释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1
②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的蕴涵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3
③对文本的意义的阐释,不限于文本内容,形式本身也具有意义。1
47.第5题
为什么说复述能力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说复述能力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并不是说文学批评文章中一定要有复述;即使定稿后的文章中没有复述的成分,作为一种准备,批评家对作品作出复述,对于他深入细致地把握作品,也是大有裨益的。只要批评家的复述工作做得好,就会使读者重新体验那种已经感受过的快乐,并且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48.第13题
怎样理解文化批评的概念?
文化批评可以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不同的界定。
①广义的文化批判可以囊括所有从文化角度来看待文学的研究和批评。
②中义的文化批评是从人类文化学角度探讨文学的文化意义,主要目的不是就文学发表意见,而是就人类文化问题在文学领域的状况作出说明。
③狭义的也是严格意义的文化批评,主要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学研究方式。
49.第29题
批评家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批评家的知识体系包括他的各种文化常识和哲学素养。首先,文学史知识以及与文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是批评家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重要参照系;其次,批评家的知识体系还应包括对历史上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文学艺术的了解。
50.第40题
什么叫做话语与文化霸权?
话语即讲述、报告、论文等,文化霸权则是文化领导权或者文化盟主权,最初由葛兰两提出,后对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了深刻影响,经福柯话语权力理论的揭示而得到更大范围的运用。
51.第41题
文学批评文章的选题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留意选择那些 主题和题材有强烈现实意义、可能将要发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为批评对象。
第二,选择哪些在文学的自身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作品,选择艺术上有开拓创新意义的作品,作为批评对象。
第三,可以从否定意义上选择批评对向,即是说,选择思想上错误的对社会有害的作品,艺术上拙劣的作品为对象。
52.第42题
简述印象主义的局限性。
①印象批评过分强调印象,夸大批评的主观性方面,因而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这势必将批评引向失却批评对象从而也失却批评自身的危险境地。
②由于印象批评排斥理性因素,在情感的扩张中缺乏理性因素的渗透,因此,它往往停留在艺术的表面,未能深入系统地研究作品以把握作品的内在规律,特别是难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作全面的分析。
53.第43题
简述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①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括了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2分) ②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思维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融合,把逻辑思维方式艺术思维方式沟通与融合,把思辨性与感悟性沟通与融合。(3分)
54.第44题
什么叫做“意图谬误”?
这是新批评的观点,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指出:“把作者的构思或意图当作判断文学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既不可行亦不可取。”
55.第50题
什么叫做“感受谬误”?
这是新批评的观点,由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认为把判断作品的标准放在读者的心理因素上,研究作品的效果而不研究作品本身,无疑是本末倒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