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娴熟xián 周济jǐ 不辍 chuò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āng
⋅
⋅
⋅
⋅
⋅
B.悄然qiāo 锃亮zèng 国殇shāng 面颊jiā 屏息敛声bǐng
⋅
⋅
⋅
⋅
⋅
C.镌刻juān 着舰zhuó 翘首qiáo 要塞sài 杳无音信yǎo
⋅
⋅
⋅
⋅
⋅
D.教诲 huì 畸形 jī 炽热zhì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
⋅
⋅
⋅
⋅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荧光 泄气 和言悦色 油光可鉴 藏污纳垢 B.燥热 杀戮 殚精竭虑 鹤立鸡群 震聋发聩 C.缰绳 仲裁 为富不仁 眼花瞭乱 惨绝人寰 D.浩瀚 劳碌 正襟危坐 摧枯拉朽 诚惶诚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C.王树增的《长征》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全书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观众的热烈称赞。 B.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C.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D.他从父母手中接过家族企业,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二、情景默写
古诗文默写。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诗中有景,景景各异。如《野望》里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夕照之景,静谧唯美;《黄鹤楼》上,崔颢放眼晴川,歌咏了“________,________”的生机盎然;
试卷第1页,总16页
《使至塞上》中,王维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塞外风光,奇特壮美;《渡荆门送别》中,李白乘舟东下,书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长江之景,壮观阔大。 三、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云:“勇者无惧。”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展“走近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观看科技成果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第一展厅,显示屏上有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能超过20个字)
人民日报5月20日电 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该系统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统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
(2)来到第二展厅,同学们看到一张关于甲、乙两家科技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的统计图。请你根据此图,写出两点结论。
甲、乙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统计(单位:亿元)
试卷第2页,总16页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雪夜的老人 叶 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⑪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⑫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⑬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⑭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⑮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⑯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⑰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
试卷第3页,总16页
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⑱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⑲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⑳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㉑风雪愈紧了。
㉒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1)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②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情感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 疑惑 释然 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 ③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①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②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3)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中人物的心理。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
(4)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请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
②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③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
试卷第4页,总16页
将锄柄高高举起,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
④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⑤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⑥夏天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⑦时至今日,虽不在父亲身边,但田园中的一草一木,还有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指出第④段作者说“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的原因。
(2)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①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
②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3)文章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文章第⑦段进行分析。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试卷第5页,总16页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的《三峡》)
【二】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选自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清:回清倒影清流见底 B.自:自非亭午夜分自康乐以来 C.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D.见:不见曦月清流见底
(2)把语段(一)和(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一】文采用________结构行文,先后给人以山高、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二】文采用________结构行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________之情。
(4)两文都提到了“猿鸣”,各有什么作用?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赏析“云脚低”中的“脚”字。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二句展现的景象。 八、作文
题目:________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
提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灯”:父亲是一盏灯,陪伴我们踏实前行;书籍是一盏灯,引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文明是一盏灯,照亮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园;有时,失败和挫折也可以是一盏灯,为我们拨开迷雾,指引方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第6页,总16页
假如你是复兴中学八一班的学生,请根据你们学校或班级新近(近一周)发生的事,写一篇新闻特写。
提示:要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要求:①自拟题目,然后作文。②不少于5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地名。
试卷第7页,总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周济。
B.悄然qiǎo。面颊jiá。 D.炽热chì。 关系C. 2. 【答案】 D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和颜悦色。 B.振聋发胰。 C.眼花缭乱。 关系D. 3.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解答】
ABC.正确。
D.有误,律诗的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说法错误。 4. 【答案】
试卷第8页,总16页
C 【考点】 病句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
A.有误,搭配不当,应把“抑扬顿挫”改为“跌宕起伏”。 B.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去掉“有没有”。 C.正确。
D.有误,“接过家族企业”与“白手起家”语义矛盾。 二、情景默写 【答案】 水中藻荇交横 老骥伏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
水中藻荇交横(注意“藻荇”的写法); 老骥伏枥(注意“骥”的写法);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注意“洲”的写法)。 三、名著阅读 【答案】
红小鬼,我认为“勇者”是信念坚定、乐观坚强的人。“红小鬼”们相信红军,相信革命,在长征途中,历经艰难困苦,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们就是真正的“勇者”。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考点】
《红星照耀中国》 情节内容 名著人物形象 课内名著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卷第9页,总16页
由文中的“少年先锋队”“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可知,“他们”是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红小鬼”的少年先锋队队员。根据要求,要结合书中“他们”的事迹来谈对“勇者”的理解。从衣着上来看,“红小鬼们”的衣服大多只有灰色,他们的军服都太大了,不合身,但”红小鬼”没有一个人抱怨,仿佛只要有缀着红星的帽子,就是完美的军服了,“有革命的地方都是好地方!“写出了他们的乐观;每当斯诺与“红小鬼“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问他参加红军多长时间了。他们都会挺起胸脯自豪地回答,无一例外。他们喜爱红军,他们也知道为什么要参加红军,他们称自己为“战士”,写出了他们身为红军的自豪;他们年龄都很小,几乎都是在十一、二岁时加入红军的,大多数甚至都参加过长征与实际战争。因为家里贫困或自己生活的环境条件恶劣,又听说红军帮助穷人,于是便都纷纷从家中走出来参加了红军,看出他们都非常有主见,敢于抗争;他们都热爱红军,就像作者说的,“没有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会跟自己所憎恶的军队走六千英里路的”。他们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是一支为穷人作战,为无产阶级作战和抗日的军队,他们凭这一点加入红军。这充分表现出了他们的有担当,有正义感与很强的爱国情怀。这才是真正的“勇者”。 四、综合性学习 【答案】
(1)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
(2)甲、乙两家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甲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支出均远超乙公司。 【考点】
一句话概括内容 统计图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阅读新闻材料,首先抓住导语中的主要事件“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然后结合该事件的意义“‘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进行提炼概括即可。注意语言简洁流畅,符合字数要求。 (2)图表是甲、乙两家科技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的统计图,整体来看,从2015年到2018年,甲、乙两家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将两家公司进行比较,甲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支出均远超乙公司。将这两点表述出来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失意,②对面长椅,老人一直坐着,③顿悟,④拨通母亲的电话
(2)①句意一语双关,既写了天气的冷,更暗示了自己创业失败的绝望和无助。 ②这句看似普通直白的话里却透露出一个不普通的道理:一个人,只要你在努力,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把你淹没,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3)打给爹妈怕爹妈担心自己,打给朋友,恐怕危难之中也难有真正的朋友,也不过被敷衍而已;还是自己来承受这挫折和打击,不打扰,不指望别的任何人。
(4)小说的误会,就是对老人一直坐在对面的各种推测和狂想。这样的误会能推动情节发展,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阅读享受。 【考点】 小说阅读 梳理故事情节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试卷第10页,总16页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记叙文中情节的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细读文本可知,“我”创业失败,在雪夜独自喝酒,“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由此可知第①空可填写“失
意”。在“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这位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引起了“我”的疑惑,由此可知第②空可填写“对面长椅,老人一直坐着”。当“我”起身离开后,“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我”突然明白过来,“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由此可知第③空可填写“顿悟”。老人的行为深深地触动了“我”,于是“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与母亲坦然倾诉,并且相信“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由此可知第④空可填写“拨通母亲的电话”。
(2)①句子具有双层的含意,一是指这个雪花飞舞的夜晚,天气非常的寒冷;联系下文内容可知,二是指创业失败给“我”带来的深深的绝望和无助。
②“雪花”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生中的磨难与痛苦,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正如磨难与痛苦可以折磨人的身体,但却不能打垮人的精神,只要你在努力,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把你淹没,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3)阅读文本可知,“我”在遭受挫折和打击时,“突然有倾诉的欲望”,想给父母打电话,但又害怕他们担心;想给朋友打电话,但自己创业失败,一无所有,危难之中也难有真正的朋友,害怕自己被敷衍。无奈之下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失意与痛苦,表现出“我”内心的纠结和无奈。据此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即可。
(4)误会的巧妙安排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篇小说的误会,就是⑩~⑫段中“我”对老人一直坐在对面的各种推测和狂想。因老人与“我”长久对坐,引发了“我”对老人身份的三次误会:“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误会法的作用: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使文章情节富有戏剧性,波澜起伏;③服务于文章中心。“我”对老人的身份猜测的三次误会推动了下文情节的发展,让文章波澜起伏,增强了可读性,同时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阅读享受。 【答案】
(1)父亲在劳作时有孩子的陪伴;看到自己的劳作成果。
(2)①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刻画出饱经风霜的父亲辛勤劳作的情态,表达出“我”对父亲的心疼、理解、赞美之情。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新生的蝉”比作“闪亮登场的青衣”,生动形象地写出蝉的娇嫩脆弱的特点,表达了“我”对获得新生的蝉的喜爱之情。 (3)①勤劳朴实;②疼爱孩子;③热情好客;④见多识广。
(4)内容上,通过写回忆中父亲劳作的情景,表达“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或对故乡的眷恋,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结构上,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考点】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
试卷第11页,总16页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修辞手法及作用 鉴赏文学形象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第④段内容来看,父亲在劳作休息时,有“我”递上水壶,能边吸烟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能看到“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的劳动成果,即劳作时有孩子陪伴,劳作间隙有成果欣赏,这就是父亲感到幸福的原因。
(2)①“花白的两鬓”“沟壑纵横的脸庞”运用了肖像描写,既刻画出父亲饱经风霜的外表,又通过“汗水”“流”“经过”“砸”等细节描写,突出父亲劳作的艰辛,表达“我”对父亲辛苦劳动的心疼,对他勤劳品格的赞美和热爱劳动的理解。
②把蝉的翅膀比喻成“水袖”,把蝉比喻成“闪亮登场的青衣”,写出了刚刚获得新生的蝉翼“淡绿”“娇嫩脆弱”的特点,同时用优美的“青衣”形象地体现出“我”对获得新生的蝉的喜爱之情。
(3)从第③④段父亲侍弄园子的事情可以看出,父亲热爱劳动、勤劳朴实;从第④段“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第⑤段“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第⑥段“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可见,父亲疼爱孩子;从第⑤段“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可见,父亲热情好客,喜欢拉家常,招待孩子们玩个够;从第⑥段“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可见,他见多识广,会讲很多故事。
(4)内容上,这段话把上文回忆的田园草木与父亲劳作身影、笑容等进行了总括性描写,“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一句充分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留恋;结构上,结尾“不在父亲身边,但田园中的一草一木,还有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与文章开头对果园草木、父亲劳作的描写相呼应,对全文内容作了总结。 六、对比阅读 【答案】 D
①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②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总分,总分总,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三峡》中猿鸣渲染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中猿鸣渲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
参考译文: 【一】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
试卷第12页,总16页
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解答】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清波\\清澈 B.如果\\从 C.极高的\\消失 D.看见\\看见 故选:D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虽,即使。奔,飞奔的马。句意: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②重点词语:未复,再也没有。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细读两文,然后疏通文意后可知,甲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三峡山水的特点,然后以季节为序,细致描写三峡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乙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写。然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山水之美。最后再次总结,与首句相呼应,所以结构是总分总,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山川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甲文内容可知,三峡的秋天的特点是凄凉,描写猿鸣是为了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结合乙文内容可知,主要表现山川之自然美,文中写猿啼也是为了表现作者心情的愉悦,表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答案:(1)D(2)①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②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3)总分,总分总,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4)《三峡》中猿鸣渲染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中猿鸣渲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七、诗歌鉴赏 【答案】
试卷第13页,总16页
(1)“脚”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白云重重叠叠,好像和湖面连成一片,云气低垂的景象。
(2)骑着马儿在湖边观赏,早春的各种花儿还未盛放,很快就会姹紫嫣红,使人眼花缭乱,嫩绿的浅草还没有长高,刚刚 没过马蹄。 【考点】 诗
【解析】
(1)考查词语的表现力。一定要把词语放入诗句或语境中解读。“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运用的是拟人手法。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2)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花繁草嫩,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描绘出来。如: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八、作文 【答案】 她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本篇作文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对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立意。就本则材料来看,其中的关键信息是就是所填的内容,题目中要填的是这一句话的主语部分,如材料中所说的:父亲、书籍、文明、失败和挫折等。“人生路上的一盏灯”这盏灯是陪我成长、指引方向的人或物或经历等。如写“父亲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选材上可以考虑:父亲从小对我严格要求;父亲教导我做人的道理;父亲陪我共度难关等。行文过程中要注重突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这一重点。文体上记叙文可是议论文都可以。 【解答】
【范文】
她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
下课的铃声悠扬地传来,课室中就像炸开了锅一般,同学们都热火朝天讨论着,而我,却垂头丧气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试卷上那个鲜红夺目的分数,有些不知所措…… 随着高跟鞋声在瓷砖地面上“哐哐哐”的敲起,老师手持语文试卷快步走入课室,似乎有点迫不及待。
全班同学的眼中闪烁着不同的神色,有的兴奋,有的担忧。我属于前者,对于这次考试我已蓄势待发,有十分的把握。
看着一张张的试卷派入同学们的手中,我的紧张也加深了一层,只见语文科代表朝我走来,我屏气敛息,当时的心吊到了嗓子眼,他说:“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我点头道是。“啪”他把我的试卷拍在了桌上,我的目光迫不及待地扑向期待已久的成绩。
试卷第14页,总16页
一瞬间,那个鲜红的分数刺痛了我的双眼,我已往对语文的热情仿佛被一只手拽入了无底地深渊,脸色更变,如木雕泥塑一般面无表情。每一个人的话仿佛都是嘲笑;每一个眼神仿佛都说着:“放弃吧,你的语文也只能原地踏步。”我甚至开始怀疑这科目是否适合我。没有希望,我的语文就如一座破房子,无论怎么修补,都只是一座破房子。
那节语文课,我神情不属,熟悉而悠扬的铃声再次响起,我仍是盯着这张试卷发呆,突然外面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叫声:“你出来一下。”我朝着门外看去,语文老师正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对我的呼唤,不知是习惯性还是有意识,无形之中我拿起试卷朝门外走去。
我走到语文老师面前,准备接受一阵狂风骤雨般的责骂。但事实上,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句的分析“你看,这几个字词你是不该错的,这几分你是能拿的……”我不禁为此一惊,从小学到初中,我在班上的语文不好是公认的事实,甚至可以用伴食宰相来形容,之前很少老师主动找我面批。
而我面前的这个老师,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样子算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头黑色带点棕的长发,一双略小却有神的眼睛,那直挺的鼻子给人一种坚毅的感觉。但此时此刻,这个老师让我感到一股暖流在涌动,让我感到她格外的美。她的一句句分析宛如一丝丝冬日的暖阳,温暖着我冻僵的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次的面批,让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老师,她重新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让我为之继续奋斗,让我在另一次的大考中语文拿到了班的前三。
如果把我这次的失败比喻成一个无边的黑夜,那么她则是其中的的一盏灯,虽然微弱,却照亮前方,让我充满希望斗志昂扬。 【答案】
【范文】
迎面接力,我班第一
离三月30日越来越近,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因为学校在那天举行春季运动会,我报名参赛的项目是迎面接力。终于盼到了日子,我很早起床,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坐车到达宣武体育场。运动会开始了,各项比赛有序的进行着。赛场上,运动员们争分夺秒;赛场外,各班啦啦队呐喊助威,气氛十分热烈。 最令人激动的比赛就是迎面接力。比赛就要开始了,各班运动员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要为班级体争光。我怀着同样的心情,站在队伍中,焦急地等待比赛开始。随着一声枪响,各班运动员同时冲出底线,飞快向前跑去。我们班的同学第一个到达对面,但在交接棒时,由于过度紧张,接力棒掉在地上,被其他班级超出;但这并没有使大家灰心,而是更加努力,奋起直追。这时,轮到我了,我站好位置,迅速接棒,尽全力向前冲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追上去,追上去!一棒接一棒,我们班离第一名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终于追上了第一名,并超出。最终在全班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全年级迎面接力的第一名。我和其他队员都蹦了起来:“耶!我们胜利了!”我们班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高兴:“我们班真是太棒了!”通过这次运动会,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班的老师和同学们非常团结,大家在一起,好像是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中,互相关心,互相鼓励。我真心的希望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不断进步,快乐幸福!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对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立意。就本则材料来看,其中的关键信息是“新闻特写”。这篇新闻特写的内容是学校或班级中最近一周发生的事。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
试卷第15页,总16页
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写作这篇文章时可以选取:近来一周班上一次热烈的班会课;或是学校进行的一次消防演练的场面等。 【解答】
【范文】
迎面接力,我班第一
离三月30日越来越近,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因为学校在那天举行春季运动会,我报名参赛的项目是迎面接力。终于盼到了日子,我很早起床,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坐车到达宣武体育场。运动会开始了,各项比赛有序的进行着。赛场上,运动员们争分夺秒;赛场外,各班啦啦队呐喊助威,气氛十分热烈。 最令人激动的比赛就是迎面接力。比赛就要开始了,各班运动员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要为班级体争光。我怀着同样的心情,站在队伍中,焦急地等待比赛开始。随着一声枪响,各班运动员同时冲出底线,飞快向前跑去。我们班的同学第一个到达对面,但在交接棒时,由于过度紧张,接力棒掉在地上,被其他班级超出;但这并没有使大家灰心,而是更加努力,奋起直追。这时,轮到我了,我站好位置,迅速接棒,尽全力向前冲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追上去,追上去!一棒接一棒,我们班离第一名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终于追上了第一名,并超出。最终在全班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全年级迎面接力的第一名。我和其他队员都蹦了起来:“耶!我们胜利了!”我们班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高兴:“我们班真是太棒了!”通过这次运动会,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班的老师和同学们非常团结,大家在一起,好像是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中,互相关心,互相鼓励。我真心的希望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不断进步,快乐幸福!
试卷第16页,总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