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生物技术名词解释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一.名词解释。

7抗生素后效应(P278) 18 生物能源(P392) 19厌氧微生物处理技术(P313) 20血清杀毒活性(P277) 21农用抗生素(p376)

二,选择题

18.处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电解法、微生物吸附沉淀作用)P341

19.降解微生物的关键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第一步(去除微生物的毒性基因)P337

20.细菌通过(络合作用)途径吸附重金属P342

21.发展单细胞蛋白注意问题(核酸含量高首先要去除)(有重金属类的有毒物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尽可能降低其生产成本)P353

22.杀虫农用抗生素目前使用方法(阿维菌素)(多奈菌素)(橘霉素)(多杀菌素)P376

23.荧光假单胞杆菌作用(可使巨噬细胞功能增强并产生特异性抗体还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免疫佐剂)(P268)

三、填空题。

11.微生物修复方法(原位微生物修复)、(异位微生物修复)P321

12.主要微生物种类(真细菌)(非真细菌原核微生物)(古菌)(真核微生物)( 病毒类)。P8

六.问答题

1.微生物耐药机制P279

答:微生物的耐药机制是指微生物的获得性耐药机制:

(1)产生分解酶或钝化酶;(2)原始作用靶位的变化;(3)抗生素通透性下降;

(4)交叉耐药性; (5)细菌外排泵; (6)细菌生物膜与耐药性

2.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有哪些?P326

答: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进一步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或泥状存在的物质。

固体废弃物处理策略:无害化处理向回收资源和能源方向发展。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1.堆肥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堆肥法和厌氧堆肥法。(叙述其过程)

2.卫生填埋技术(叙述)

3.废弃资源的微生物综合利用?P351

答:废弃资源的微生物综合利用: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1.生产单细胞蛋白 (定义、生产工艺) 2.生产乙醇 3.生产甲烷 4.生产氢气

4.煤炭的微生物脱除技术原理?P346

答:微生物的脱硫机理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2个方面。

1)煤中无机硫的脱除机理

由于煤中无机硫主要以黄铁矿为主,以黄铁矿为例来进行说明。

微生物脱除无机硫的实质是使难溶的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氧化,使金属阳离子溶入浸取液中,脱硫过程是S2 -的氧化过程。

这一过程有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2种机理。

微生物的间接作用是黄铁矿被溶液中的Fe3 +氧化,Fe3 +作为强氧化剂与金属硫化物反应,将黄铁矿硫氧化为SO2 - 4或元素S ,然后再在微生物的作用下Fe2 +被O2氧化成Fe3+ 。 微生物的直接作用是黄铁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直接被O2氧化,生成Fe3 +和SO2 -

4。

2)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机理

有机硫的脱除:通常以二苯并噻吩(DBT)作为模型化合物来研究微生物对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机理。

以DBT为模型化合物的脱硫机理可分2种:

一是以硫代谢为目的的4 - S途径 ;

二是以碳代谢为目的的Kodama途径。

4 - S途径直接将有机硫原子以SO2-4 的形式从有机物中除去,对碳原子骨架不发生降

解,使有机物碳含量不变,相对于煤的热值损失小。 对于Kodama途径,微生物以DBT中碳为代谢对象,使DBT的芳香环结构分解

5.影响沼气发酵的主要想因素有哪些?(P316)

答: 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所含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经厌氧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因为传统厌氧生物处理方法效率低,需时长,受各种因素影响大,所以,长久以来主要被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即污泥消化;或在农村用于沼气生产,即沼气发酵。1.温度(简述)2.PH(简述)3.氧化还原电位(简述)4.营养物质(简述)5.有毒物质(简述)

6.微生物采油及基本原理?P392

答: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关键:筛选、利用高效的优良的微生物的菌种,通过微生物的

生命活动尤其是代谢产物,作用于原油,改变原油的物化性质,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采油的基本原理:石油存在地下的地质沉积岩层中,是一种复杂的烃类混合物,填充原油的地下贮油岩层是非均质多孔介质,无外力情况下空隙中的原油难以流溢出来。

所以需要采油技术:

一次采油:靠地层压力将原油运到地面。

二次采油:通过注水井高压注水,靠水的流动将油井驱动到地面。

三次采油:仍遗留大面积注水未波及区域,需设法进行第三次采油。

机制:主要是降低原油粘度或增加注水的粘度,缩小油水之间的粘度差,控制水的流动,提高采油的采收率。

7.废水处理的微生物技术及基本原理?P307

答、废水处理的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原理:是指通过微生物酶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分解.在好氧条件下污染物最终被分解成CO2和H2O,在厌氧条件下污染物,最终形成 CH4,CO2 ,H2S ,N2 ,H2 和H2O以及有机酸和醇等.

七.论述(P348)

生物制浆和生物漂白目前取得的进展

答:1.生物制浆研究进展:

(1) 生物制浆的概念:是利用具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来除去制浆原料或纸浆中的木质素,使植物组织与纤维彼此分离,而制成纸浆的过程。

生物制浆微生物的筛选:如黄孢原毛平革菌、胶质木朽菌等,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菌株是白腐菌。

(2)影响生物制浆的因素:

木片运动: 接种物: 营养物: 通气: 灭菌:

(3)生物制浆存在的问题:

木质素生物降解的难度;木质素降解酶活力较低;木质素降解酶是复合酶系,受多种因子的调控,天然木质素制备困难,难以测定真正的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活力。

2.生物漂白的研究进展:

(1)生物漂白的概念:指利用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分解纸浆的残余木素,使之降解溶出,达到提高纸浆白度的目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制浆的可漂性,,降低漂白过程的用氯量,从而减轻漂白过程的污染程度。

(2)木聚糖酶的辅助漂白作用:可以减少随后的化学漂白的用氯量30-40%。

(3)漆酶/介体系统:可以去除50-60%的残余木质素,减少氯漂白50-60%。

(4)生物漂白工业化的难点:选育高产木聚糖酶和纤维酶菌种,达到产业化水平;筛选多种生产过氧化酶的菌种;利用基因工程等手段构建用途广泛的耐高温的木聚糖酶工程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