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3课时 练习十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系统化。
2.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善于观察、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根据条件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能选择正确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十”。(板书课题:练习十)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6题。 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1题。
出示条件,让学生说说可以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从图中我们可以先求谁的身高?(小英)再求谁的身高?(小军) 4、完成教材的77页“练习十”第3题。
学生读题,前两项费用总和怎样算?怎样算食宿费? 5、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4题。 学生理解题意,算一算,填表。 6、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5题。
出示题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7题。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准备怎样求梨的重量,怎样求苹果的重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第8、9、10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讨论,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的11题。
出示题目,怎样理解“一律半价”,半价后花生、开心果、香瓜子各是多少元? 独立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4、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教师在学生表达不清的情况下,适当补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二、基础知识训练
1. 26 48 16 21 45 56 15 13
2.(1)拔河的有多少人?5×12=60(人) 60-16=44(人) 答案不唯一 (2)合唱组有多少人?26+8=34(人) 34×3=102(人) 答案不唯一 3. 136-15=121(厘米) 121+21=142(厘米) 4. 540+380=920(元) 920-130=790(元) 5. 24 31 35 34
6. 60÷5=12(元) 12+4=16(元) 三、解决问题
1. 梨:280×2=560(千克) 苹果:280×2+70=630(千克) 2.(8).12×3+7=43(辆) (9).48+50+54+49=201(毫米)
(10).鸭:(54-20)÷2=17(只) 鸡:17+20=37(只) 3.(1)26×3=78(元) 78÷2=39(元) (2)72÷(12÷2)=12(袋) 4.思考题
(73-49)÷2=12(元) 73-12×4=25(元)
教学反思: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