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 沈弘婧
一、公司所处行业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旅游饭店业与旅行社业、资源景区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旅游饭店既包括根据GB/T14308-1997评定星级的饭店、涉外游船和公寓,也包括尚未评定星级标准的其他旅游涉外饭店。
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是最早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行业,其管理处于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轨的状态。根据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现状,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已经跻身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行业发展现状
(1)星级酒店数量基本稳定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饭店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这一时期旅游饭店业的产业地位得以确定,不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稳步提升,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调整了星级饭店的评审标准,部分地区取消了旅游定点饭店的规定,加速了旅游饭店业的市场化进程,行业进入了平稳增长、规范化发展的时期。根据各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2010年-2014年,我国星级饭店数量如下:
单位:家 项目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五星级 745 739 640 615 545 四星级 2,373 2,361 2,186 2,148 2,002 三星级 5,406 5,631 5,379 5,473 5,384 二星级 2,557 2,831 3,020 3,276 3,636 一星级 99 125 142 164 212 合计 11,180 11,687 11,367 11,676 11,779 (2)酒店级别以二星、三星、四星为主
根据《2014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我国星级饭店数量、客房数量及占比如下:
星级 五星 四星 三星 二星 一星 合计 饭店数(家) 745 2,373 5,406 2,557 99 11,180 比重(%) 6.66 21.23 48.35 22.87 0.89 100.00 星级 五星 四星 三星 二星 一星 合计 客房(万间) 26.09 46.97 59.23 17.00 0.49 149.78 比重(%) 17.42 31.36 39.54 11.35 0.33 100.00 我国星级饭店以二、三、四星饭店为主。2014年度,我国二、三、四星饭店数量占总星级饭店数量的比例为92.45%,我国二、三、四星饭店客房数量占总星级饭店客房数量的比例为82.25%。
(3)酒店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市化及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推动酒店向二三线城市布局,我国酒店全国性市场基本形成,但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根据《2014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星级酒店总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云南、北京、湖南、湖北、辽宁和广西。
3、行业发展趋势 (1)集团化趋势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酒店行业,集团化成了中外酒店经营管理不可避免的潮流和趋势。未来,我国需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酒店集团,否则,将严重阻碍我们成为旅游强国的进程。
(2)高端酒店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星级酒店数量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且我国星级酒店数量以及客房数量均以二、三星酒店为主,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宿餐饮要求的提高,我国高端酒店将呈现迅速发展趋势。
(3)休闲度假酒店的需求将迅速增长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逐步进入民众的生活,居民对休闲度假酒店的需求将迅速增长。
(4)特色酒店成为潮流
整体上看,目前我国酒店业供大于求,且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未来,单个酒店想要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市场规模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全球旅游业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2020年世界旅游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4%,全球旅游人数在2020年将达到16亿人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我国旅游业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将达到8.6%,居世界首位。
根据《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10%,到2015年达到2.3万亿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达到33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9,000万人次,出境旅游8,300万人次。旅游消费稳步增长,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2月正式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酒店行业也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行业监管体制和相关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我国旅游饭店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的旅游主管部门。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拟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则,拟定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规章并监督实施;研究拟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国家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培育和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研究拟定发展国内旅游的战略措施并指导实施;拟定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度假区及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车船和特种旅游项目的设施标准和服务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和指导旅游设施定点工作;审批外国在我国境内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在内地设立的旅游机构;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受理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等。
旅游饭店业的全国性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代表中国旅游饭店业的共同利益,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倡导诚信经营,引导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在主管单位的指导下,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促进中国旅游饭店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协会为会员服务体现在:通过对行业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对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做出判断和预测,引导和规范市场;组织饭店专业研讨、培训及考察;开展与海外相关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向会员提供快捷资讯,为饭店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等。
目前,我国旅游饭店业的行业管理体制如下:
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国家旅游局各地旅游局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旅游饭店企业地方旅游饭店业协会公安、物价、工商、环保、卫生检疫、城建城管 2、行业主要规范标准
我国旅游饭店行业适用的主要规范标准如下:
序号 1 时间 1996 政策法规 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 经济型饭店经营规范SB/T10475--2008 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修订版) 中国饭店管理公司运营规范(试行) 主要内容 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分别对经济型饭店的建筑布局,安全,卫生,环境能耗,服务质量,达标的申请和评定等作出规定。 对旅店行业的入住,收费,酒店提供的各项服务(洗衣,停车,保管客人物品等)等事项作出规定 分别对饭店管理公司的实体规范,委托管理规范,特许经营规范,咨询管理规范,契约关系等作出了规定。 2 2009 3 2009 4 2009 (四)行业的基本风险特征 1、行业竞争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中国旅游饭店业从发展初期至今经历了由垄断性经营向竞争性经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各类社会资本、大型酒店集团对国内住宿业投资经营和管理的介入,有可能对国内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业绩带来影响。
2、宏观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
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与国家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呈正相关的关系。虽然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也会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影响,出现周期性波动。在宏观经济增长率下降的阶段,由于居民实际收入预期下降,居民国内旅游出行的消费相应降低。同时,宏观经济的调整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会造成较大的压力,中小企业雇员商务出行及其消费也会相应缩减。从而对旅游饭店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3、消费者需求变化和服务质量稳定性的风险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的深入,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市场需求可能不断发生变化,业内公司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和应变力的强弱,将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经受考验;服务质量能否保持持续稳定,将对业内公司的经营持续增长产生较大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