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朴中秋古诗意思

来源:东饰资讯网
 李朴《中秋》古诗意思 导入语: 今天早上有位学生问我:李朴的《中秋》古诗意思是什么?我详细地给他讲了一遍。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朴的《中秋》吧!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作者介绍: 李朴(1063—1127),字“先之”,人称“章贡先生”,兴国(今江西兴国)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任国子监教授,为官敢于直言,不惧权奸。宋高宗即位后,任秘书监。有才名,善诗歌,有著作《章贡集》传世。李朴父子兄弟一门七进士,均以理学诗文见称。 译文: 晶莹皎洁的月亮像一面宝镜升到天上,云间仙境万籁俱寂没有一丝声响。 今夜一轮满月把秋天分成两半,它把月色洒在云间大道上千里万里亮堂堂。 1 / 2 狡黠的仙兔好像要从弦外跳落,食月妖异的蛤蟆你别现身以免遮住月光。 我要和朋友相约一起登上直通银河的仙筏,只等那银河彻底清清亮亮。 注释: 皓魄:指月亮。 宝镜:指月亮。因中秋月圆似镜,故言。 仙籁:仙境的声音。这里是指自然界的风声。 平分秋色:把秋色分为两半。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五日,正值秋季之半,故称平分秋色。 云衢:云海中月亮运行的轨迹。 狡免:指传说里月中捣药的白兔,据说它可以使月亮生光。 弦:阴历每月的初七、初八,月亮缺上半,叫上弦;每月的二十二日、二十三日,月亮缺下半,称下弦。 妖蟆:传说中的月里蟾蜍,能食月,使月亮产生圆缺变化。南宋方岳《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妖蟆不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灵槎:古代神话传说中往来天上的筏子。晋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见年年八月有浮搓去来不失期。” 拟约:打算邀请。 银河:天河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