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4、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 简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人教版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洪湖市大沙中学 漆建红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大意。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重点)

3. 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特点。(重点、难点)

4、掌握“规劝”的技巧,学会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课下注释及课后方法提示,了解作者及《资治通鉴》,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目标1、2)

2.分角色朗读或者通过“即兴表演”的方式,体会人物在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和感情色彩,分析人物形象。(目标3)

3.反复阅读课文对话,品味“劝”的艺术。(目标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文中人物刻苦治学的精神,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立志学有所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哪位同学读过《三国演义》,知道是哪“三国”的故事吗?“吴王”是谁?—(生答——吴国的建立者孙权)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出自于哪篇课文吗?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二、文学常识积累:

①简介司马光及《资治通鉴》;②简介孙权、鲁肃和吕蒙。

三、整体感知,梳理文章

一读:读准字音。学生听录音,指出三处错音。

师:强调以下字词:吕蒙(méng) 卿(qīng) 当(dāng)涂(tú)掌事 邪(yé) 涉(shè)猎 即(jí)更(gēng) 遂(suì)拜

掌握字音后,齐读课文。

二读,读准节奏。

知识积累一: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技巧(见课件)

三读:译读,读懂文意。看书下注释,了解全文大意。

结合课下的注释,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遇到不懂得地方,做好记号。

请学生逐句译文,全班交流。

翻译提示(知识积累二):翻译五字法(课后积累拓展五23页)

【译文】(略)。教师强调:

1. 注意文言句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孰若孤?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孰若 :与……相比。

2.两个成语: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①吴下阿蒙,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比喻人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3、积累文言词语:我读我发现——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

四读:读清层次:迅速浏览全文,围绕“学”字,将课文分为三层。

明确: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四、五读课文,探究“劝”的艺术:

孙权是怎样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孙权劝说的效果怎么样?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有理有据的分析。探究文章的写法特征。

注意: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感情色彩。

活动一:合作探究之一:如何“劝”?学生反复品味言简意丰的对话。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学”的可能性及读书的方法(目的)) 活动二:合作探究之二:“劝”的效果。学生反复品味以下对话。

1. 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归纳朗读技巧;学生归纳孙权劝学的“归劝”艺术。

本文人物对话富于情味,朗读时要把握——孙权谆谆告诫,应读得语重心长, 表现出人主对下臣的亲近、关心和期望。鲁肃的话应读出情不自禁的惊叹语气,表现出他为吕蒙才略猛进所折服。吕蒙的话要读出自得和感叹语气,显示出他和鲁肃的融洽关系。

指出“学的” 必要性(要求严格,又有殷切的希望)——现身说法:“学的”目标、可能性、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易近人,谆谆教导,具有王者的风范!)

注意身份、地位、立场,把握心理,表达时,言语要得体。

五、学以致用:我来劝!

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劝”等技巧,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文字。

六、升华提高:六读:“演读”,把握人物情感,读有所“悟”

分角色“演读”课文,再现吕蒙的成长巨变。注意语气、情感,体会人物形象。

观众的任务:结合同学的表演,再读课文,说观(读)后感、启示、分析写法。以“我读懂了/明白了……”的句式说话。 (提示:从“吕蒙的变化” 、课文刻画人物的手段等角度思考。)交流汇报:(1)人物性格——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2)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3)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道理/得到……启示——

七、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并取得了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唐代诗人颜真卿告诫我们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改变命运”,希望同学们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

八、课后巩固提高作业:1.课后练习二、三、四。2.课外搜集、积累“劝学”名言。

九、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写)

(一劝二劝循循善诱) (先辞后就苦学有成) (论赞结友爱才敬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