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东饰资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危害告知牌

职业危害告知牌

来源:东饰资讯网
 - .

噪声职业危害告知牌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听力损失在25dB为耳聋标准,26-40dB为轻音。 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1、控制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 2、控制声音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 1、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3、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并立即离开噪音场所; 用品; 2、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4、健康监护: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检; 5、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 -.可修编-

- .

电焊烟尘危害告知牌

注意防尘 吸入这种烟尘会引起头晕、头痛、咳嗽、胸闷气短等,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焊工尘肺,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电焊工尘肺的发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发病工龄为15-25年。 在温度高达3000-6000度的电焊过程中,焊接原材料中金属元素的蒸发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凝聚,从而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粒。这种烟尘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锰、氟化物、臭氧、各种微量金属和氮氧化物的混合物烟尘或气溶胶,逸散在作业环境中。 必须戴防尘口罩 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内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焊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防尘面罩或口罩; 3、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电焊作业中如发生不适症状或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并卫生管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 4、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及时送医院就医。 境监测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5、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 -.可修编-

- .

油漆作业危害告知牌

油漆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丙酮等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气体。可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有害健康,大剂量会致人死亡;高浓度会引起瞌睡、眩晕、头痛、心痛、心跳加快、易挥发,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 震颤、意识障碍或昏迷等,经口还会引起恶心、肠胃燃、爆炸。 当心有害气体中毒 刺激和痉挛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 - -.可修编-

- . 当心火灾 禁止烟火 1、作业场所加强通风; 2、作业时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3、及时换洗工作服; 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4、紧急救援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新处. 或防毒服装不要进入事故现场 ; 皮肤接触: 立即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尽快就医,严禁擦拭接触化学品处的皮肤. 火情/火灾: 请用灭火器扑救并尽快报警. 电焊弧光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 -.可修编-

- . 当心弧光 对视觉器官的影响:强烈的电焊弧光对眼睛,会产生急、慢性损伤,会引起眼睛畏光、流泪、疼痛、晶体改变等症状,致使焊接过程的弧光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视力减退,重者可导致角膜结膜炎(电光性见光组成,属于电磁辐射X畴。光辐射作用眼炎)或白内障。 到人体上,被体内组织吸收,引起组织的热对皮肤组织的影响:强烈的电焊弧光对皮作用、光化学作用,能导致人体组织发生急肤会产生急、慢性损伤,出现皮肤烧伤感、性或慢性损伤。 红肿、发痒、脱皮,形成皮肤红斑病,严重可诱发皮肤癌变。 必须戴防护眼镜 1、焊工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护目镜片的面罩 或头盔,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手套和焊轻症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用地卡因滴工防护鞋; 眼,新鲜人乳、牛奶滴眼效果明显。 2、多台焊机作业时,应设置不可燃或阻燃的防护屏; 3、采用吸收材料作用室内墙壁饰面以减少弧光的反射; 4、保证工作场所的照明,消除因焊缝视线不清点火后戴面罩的情况发生; 5、改革工艺,变手式焊为自动或半自动焊,使焊工可在远离施焊地点作业;

高温作业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 -.可修编-

- . 高温 High Temperature 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使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还可能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1、技术措施: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及热源分布,改进隔热、通风降温措施;2、个人防护: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戴各种防护用品; 热处理产生辐射热,这种作业同时产生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对流热 (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对流热作用于人的体表,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于人体表外,还作用于深部组织。这类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注意高温 医疗预防:做好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3、送医院。 进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工作; 4、后勤保障:高温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二氧化碳气体危害告知牌

- -.可修编-

- .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无色、无臭、无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氧气呼吸器或隔离式防毒面具。可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必须保证通风良好。密闭容器和地沟等处,应先进行安全分析,确定是否合格。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场所进行检查修理工作前,应先抽风排气,或者戴上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工作,并要有人监护。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可修编-

- .

氧气危害告知牌

氧气 Oxygen 吸入:呼吸40%或更多的常压氧数小时可能引起鼻不通气,咳嗽,喉咙痛,胸痛和呼吸困难。呼吸带压纯氧可能引起肺损害,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带压纯氧可能引起肺损害,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无色无味气体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不燃气体2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氧化气体 2 - -.可修编-

- . 丙烷危害告知牌

丙烷Propane 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 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 无色,纯品无臭,易燃气体。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可修编-

- . 液氧危害告知牌

液氧 liquid Oxygen 皮肤接触液氧会引发冻伤,常压下气化为气体,当空气中的氧气 低温液化不燃气体,浓度超过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富氧中毒。轻微时,会呼吸困难,助燃。溢漏液氧遇可燃咳嗽,进而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严重时会表现出面部肌物会引发燃烧或爆炸。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液氧装置的隔热层被破昏迷、呼吸衰竭,最终死亡。 坏时液氧装置会爆炸 冻伤:应以30-40度的温水漫泡患处或以温毛巾热敷,水温不能高,也不可用火烤使患处温暖,伤处受热过快会产生剧痛。当患处恢复血色和知觉后停止,在伤处涂上冻伤药膏,然后用纱布或质地柔软的衣物轻裹患处。 富氧中毒: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就医。 - -.可修编- - . 粉尘作业危害告知牌

粉尘 Dust 无机性粉尘 长期接触生产型粉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还可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角膜损害等。 有机性粉尘 混合性粉尘 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对防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防尘设施运转正常。发现身体异常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 -.可修编-

- . 注意粉尘 炭黑尘作业危害告知牌

炭黑尘 Carbon black dust 无机性粉尘 长期接触生产型粉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还可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角膜损害等。 有机性粉尘 混合性粉尘 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对防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防尘设施运转正常。发现身体异常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 -.可修编-

- . 注意粉尘

- -.可修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yib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