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邮政速递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东饰资讯网
囊囊囊薹 : : :::!:・: :。 ::::::::::》::::::囊 鎏 ::!::::::::::::::: ::::::::::::: :攀薹囊篓 i: :i: : : ≤::! ::£: 践来看,业务发展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基于邮政速递 核心能力的业务增长相对缓慢。在一些地市局和县市 ●近年来,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丰富产品种类、提 局,“思乡月”、代收货款等延伸业务的发展速度要远高 升网路能力、提高服务质量,邮政速递业务得到了较快 于标准EMS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邮政速递核心 发展。2004—2008年,速递业务收入规模从55.1O亿元 业务的发展和速递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强。 发展到122.08亿元,五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8.84%。 (二)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自2005年中国邮政实施三大业务板块发展战略以来,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快递行业 速递业务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07年,邮政速递 能力投入超前于发展速度,近几年社会全行业的从业 业务收入达到100.05亿元,同比增长23.9%;2008年 人员、生产场地、车辆配备增幅均超过30%。而中国邮 邮政速递业务收入达到122.08亿元,同比增长22.O%; 政对邮政速递的投入尚未达到行业发展要求。根据对 2006—2008年三年间的年均 116个重点城市的统计,投 增长率达到了22.95%。总体 递车辆缺口近2000辆;按 来看,邮政速递业务在近三到 单车投递80件的标准计 五年一直保持着较快发展的 算,仅有南宁和昆明局达 态势。 到标准,有33个重点城市 与此同时,随着商品流通 投递量超过了150件,重点 的日益发达和交通运输业的 城市平均高达120件,而竞 快速发展,快递行业市场竞争 争对手一般在40—50件左 空前激烈,呈现出国内竞争国 右,资源配置不到位在一定 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特 程度上使邮政速递业务与 点。外资快递企业基本完成在 市场化竞争需求存在一定 华战略布局,开始全力争夺市 差距。 场,业务发展重点由国际业务 (三)投融资渠道比较 转向国内业务,市场开发重点 堇一 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级城市渗 速递业务具有“大投 透,客户开发重点由跨国公司 入、高回报”的特点,但是受 向中小企业渗透。其中, 目前速递体制所限,中国邮 FedEx在全国重点市场连续 政仍以自筹资金为主,采取 多次降价、打折,抢夺民族企 的还是自建自营的方式,在 业国内市场份额。民营企业 现有条件下无法对邮政速 已完成原始积累,依托体制机 递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这种 制的灵活性,以特许经营、加 单一的投融资渠道已远远 盟连锁的方式快速扩张,特别 不能满足速递业务的发展 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 需求。而国际邮政通行的 点区域对邮政速递形成强烈冲击,其中顺丰已达到4O 做法都是采取资本运营的手段来做大企业规模。邮政 亿以上的规模。邮政速递业务正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面 速递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化运作之后,才能建 临着外资、民营两大阵营的众多竞争对手,形势空前严 立适应速递业务发展需要的投融资机制。 峻。 (四)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鹈蓦蓦 嘲 -!_。t - - - 。_。_ -。__-。_ -。_ t。_:_:-:,: ’_:- - - _‘-‘_。 _ # _ _ -‘-’。 _’-’-。, I。-‘-_ _, 。_ # _。_‘-‘_l_ - # 闻藏囊;_’_‘.‘-‘- -|_。 。_。#。_ _‘ 制约邮政速递业务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 障碍依然存在,以市场为核心,适应行业发展规律的管 (一)市场定位不够清晰 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仍然 从产品体系来看,邮政速递业务有标准产品(标准 没有完全摆脱邮政传统的专业局式的行政管理模式。 EMS业务),有高端产品(“次晨达”业务),有经济产品 与市场竞争对手相比,邮政速递管理职责交叉、资源分 (经济快递、“E邮宝”业务),还有“思乡月”、“代收货 散,经营机制不够灵活、市场反应慢。市场化经营、企业 款”等延伸产品,产品线较为完整。但从具体的经营实 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已经成为速 ・46・ 递业务进一步加快发展的瓶颈。 ::::::::===::::::::::::=:==:::::::=:::::::::::::=:==::::::::::::::::::::::::::::::::::::::::::=:==::::::::::::::==::::::::==::====::::::: 给邮政速递业务的发展前景埋下了不确定因素。同时, 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制度表明国家对非公经济扶持的态 度,但同时市场准入制度将迫使大部分弱、小、滥的“黑 速递”退出市场,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将从地下走上台 前,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也有了限制,快递业将面临 重新洗牌。新《邮政法》的出台标志着在邮政法框架下 的竞争正式开始。 (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给速递业务创造了新的市 场空间 暮毫霉 ;兰 邮政速递业务发展形势纷析霉豢玺 ; :一:・:-:・: :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t:一:* 一.・:-:一: : :-:t:一:-.一: :一:-: :-: :-:-:- -:一:t: :-:-:一.一:一.・:一:t: :-: (一)整体经济环境将对速递业务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对全球经济 的影响持续加深。受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大幅下滑的影 响,国际快递业务亦快速下挫。但政府已实施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保增长、扩内 需、调结构”以及鼓励出口等内容的多项重要措施,并 实施大规模的海外采购计划,逐步带动国内、国际货物 的流通。据专家分析,国内经济将提前进入复苏期,未 来5年中国GDP年增长率将在7%一8%,快递业仍将 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幅度。邮政速递面临审慎乐观 的市场前景。 (二)国家鼓励发展服务业将促进速递业务进一步 发展 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 干意见》(国发[2007]7号),提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 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 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 济的主导产业。国家将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将流通 领域作为解决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重要方面,将给予 快递业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有利的政策支持,这将为 邮政速递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为速递业务创 造市场空间 针对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 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我国政府提出了区域经济发 展的战略构想,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东部领跑、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全国联动大格局。快递 服务发展同样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集中特征。根据国 家邮政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 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75.5%,快递业务收入占全部快 递业务收入总额的81.4%,并且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湾等重点区域,这三个区域 是国内快递市场竞争的主战场,邮政速递的重点市场 也基本集中在这三个区域,因此,政府实施的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将为这些区域的快递业创造更多的市场空间 和市场机会。 (四)《邮政法》修订给速递业务发展带来深层次影 响 新修订的《邮政法》,对邮政专营范围采取了回避 态度,取消了前几稿关于邮政专营的量化标准,表明国 家对邮政专营保护日渐薄弱,邮政专营政策的不明朗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网上购物用户数和网上购物市场交易额获得快速发 展。根据((2008中国网上购物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 我国网络购物人数占网民总数的比例增长迅速,在以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全国中心城市,网上 购物用户比例达到41.7%,网上购物用户总数超过 1000万人,网上购物金额超过250亿元人民币;在以 武汉、成都、沈阳和西安为代表的四个区域中心城市, 网上购物用户的比例达到29.3%,网上购物用户总数 253万人,网上购物金额50亿元。另据淘宝网发布的 2008年网络购物报告,2008年度淘宝网交易额突破 千亿元大关,比2007年增长了131%,成为金融危机 影响下的一个市场亮点。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将成为 快递发展的推动器,为邮政速递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 的市场空间。 :::.:=:==::::====:::::::::: :::::::: ::::::=:== ::::::::-:::::::::::::::::::::::::::::::::::::::::::===:::::::::::麓:::::::::::: 萎垂萋鬻 茸 遂 菱凌晨战罐鹫瓣誊 (一)资本运营战略 加大资本运营力度,根据业务发展状况,把握政策 环境,通过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并购企业等方式,积极 开展资本运作,拓展筹融资渠道,改变目前邮政速递单 一的自建自营的投资模式,加强与同业强者的资本和 经营合作,结成战略伙伴,通过战略投资和联盟合作, 低成本、快速度扩张市场、实现双赢或多赢。 (二)资源整合战略 优化集团公司、省、市三级资源配置,避免资源分 散和浪费。综合利用邮政资源,形成条块合力,加强与 物流、包裹等专业的合作,加强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 建立内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各专业在营销资源、客户 资源、网络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利用率,发挥协同效应, 共同做大业务规模。把握有利时机,整合社会网络资 源、投递资源,支撑业务发展。 (三)区域发展战略 按照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方针,继续推 进“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川渝、东三省等重点 区域、重点城市的速递业务发展,通过增强能力、提升 ・47・ 服务品质,实现规模效益;正确认识区域差异和区域差 大力发展商业性批量业务。 做大经济型产品。占领新兴市场,拓展新的经营空 距,结合不同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区域邮政 速递业务发展的目标、重点、政策及配套机制,实现东、 中、西部邮政速递业务梯次、协调发展。 (四)国际拓展战略 间。以开展电子商务的网站和企业为目标客户群,积极 开发电子商务市场,做大电子商务速递产品一“e邮 宝”业务。以纺织服装类、医药类、机电类、日用品厂商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正确判断当前全球宏 观经济形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速递专业的 发展,积极、主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卡哈拉”国 际邮政战略联盟为基础,加强与双边业务量大的国家 邮政之间的业务合作,加强与国际大型快递公司等非 邮企业的合资与合作,增强邮政速递的国际速递网络 能力,增强速递专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等市场中的规模大客户为重点,尽快做大经济快递规 模。加快发展国际经济业务,灵活运用中速经济快件和 航空重货业务,适应国际业务客户的多层次需求。 进一步强化效益观念,做优国内高端业务的服务 质量,达到国内时限承诺服务标准,打造邮政速递优质 品牌,带动整体业务发展,促进增长模式由速度规模型 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利用国际承诺服务范围扩大的契 机,加快发展对欧洲业务。大力发展对台业务、对东南 亚、俄罗斯、中东等业务,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积极培 育国际卓越型产品,加强与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 等邮政合作,开办国际EMS“限时递”和“次日递”业 务,在保持欧美市场的基础上,扭转日、韩、港业务下滑 趋势,做大国际速递业务规模。 (三)拓展业务渠道。加强国际速递网络建设 ;i ii!i!i!ili ̄ 国_由 藏速递 务 发展 略措麓 蠹 -:c :-:-:,:一: :-:-: :・:-:-: 一:一:-!一:-!t:一:一:一:-:t:一:-:-:-!一:-:-: :-:t:・:-:-:-:- :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t:-:-: :-!- :一:-:一 (一)进行股份制改造,积极探索资本运营 在速递物流省市县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组建“中 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省速递(物流)公司 作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 司。 加大股份公司资本运营力度,拓展投融资渠道,推 动速递业务资产结构和成本结构的调整,实现资产保 值增值。积极探索符合速递业务发展特点的激励机制, 在一些关键岗位实行年薪制、期股期权制等分配制度, 科学确定薪资标准,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二)理顺产品体系。加快业务发展 同时采取邮政和非邮合作两种途径,以国际邮政 战略联盟为基础,加强与双边业务量大的国家邮政之 间的业务合作;在扩大“卡哈拉”国际邮政合作主渠道 的同时,对国际邮政渠道不畅、品质差的地区或业务, 加强与国际大型快递公司等非邮企业的合资合作,对 速递国际渠道进行扩大和完善。 对现有速递产品进行梳理和重新定位,理顺产品 时限、服务、价格体系,形成卓越、标准和经济三个清晰 的基本产品层次,消除目前的价格与时限倒挂现象,真 正体现“优质优价”,使业务品种在时限、资费和服务深 充分利用速递现有海外机构的优势,发挥其区域 平台区域辐射作用,加快海外网络建设。在“卡哈拉”合 作国家或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建立办事处或派驻协 调员,加强对海外网络的自主控制能力。在国外重点业 务区域布网布点,增强邮政速递的国际速递网络能力, 度等方面既有层次性、差异性,又有互补性和整体性。 加强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探索经济型快递、中邮快货、 功能性物流等产品的整合。 增强速递专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适当开设与邻国间的 跨国快速邮路,充分利用邮政为海关设关局的优势,创 做优卓越型产品。集中主要营销力量,主攻对时限 立具有邮政特色的口岸经济。依靠全国陆运快递网络 和国际邮件交换站,借力东盟和上海经合会国际合作, 建立经“环渤海”连通日韩、北部湾连通东南亚、西北连 通中亚的跨国快速通路。 (四)优化资源配置。加快重点区域业务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对以“长三角”为核心的重点区域 进行集中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区域业务,提 及形象要求较高的高端客户市场,通过上门联系、参加 招投标和大型商务活动、承接快递服务外包等多种方 式,确保服务质量,体现“优质优价”,做优以“次晨达”、 “次日递”为主体的国内卓越型产品。积极培育国际卓 越型产品,加强与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等邮政合 作,开办国际EMS“限时递”和“次日递”业务。 做强标准型产品。以金融、保险、民航、通信等重点 高核心竞争能力。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 个重点区域为主战场,加快重点区域业务发展,提高邮 政速递在重点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利用邮政速递专业 化经营改革契机,增强邮政速递在长三角区域的竞争 合力,拼抢长三角区域市场。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市 场竞争和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适时扩大区 行业和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群,继续做强国内异地业 务,做好国内承诺服务,规模开发代收货款业务,适时 推出新型回执和收件人付费业务。继续做大国际标准 业务,利用国际承诺服务范围扩大的契机,加快发展对 欧洲业务,同时,继续开辟与非邮政公司的合作渠道, ・48・ 蕊 裴冀黛 黛专 须坚搓擎Z 。黪蓦搿 政通信企业应抓机遇,“一把手”负责,组织员工深入 到各级政府,找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开发新农村建 设手册(或邮递广告、商函)。也可联合市县政府扶贫 办公室、农-T二部(或农业局)等单位,为广大农民邮寄 :‘:’ : : : : :!:::。: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X : : :。: :。X :。t ●中国邮政在最近的一次业务剥离后,经营范围 进一步精简,现有业务的重中之重是函件。因此,对邮 政通信企业来说,大力开拓企业的个性化商函直邮与 种养殖信息、病虫灾害预警、经济作物市场等商业信 函,还可以策划好农副品、特产对外推介商函业务。 (五)介入房地产行业。以楼盘推介和房屋装饰(装 个人消费的个性化明信片市场变得十分重要。笔者认 为要做强做好上述业务主要的应坚持“八个介入”。 (一)介入通信行业。以固定电话新老客户分类和 璜)宣传为切人点。积极引导市县(区)辖区内的开发 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局的手机新业务为切入点。 商使用房产促销邮送广告或商函、业务回访信函、楼 做大电信通信行业各类客户话费帐单,且策划好宣传 市信息等数据库商业信函业务;及时收集整理、充实、 商函;大力开发话费充值卡及幸运卡产品的商函。 完善家装数据库,开发新房装修(装璜)数据商函、家 (二)介入教育培训行业。以教育主题和综合素质 电促销数据库商业信函等业务。 培训为切人点。 (六)介入旅 各市(县)局应充 游行业。以旅游 分发动广大邮政 资源特点和节假 员j1:,调动其积 日旅游经济为切 极性、创造性,开 入点。积极地创 展有奖征集主题 新地开发函件旅 活动,好中选优, 游产品,可将函 优中选优。主题 件各产品融人到 确定后,就应在 地方旅游的推介 地级市的本市范 活动中。进一步 围内,认真搞好 加大著名旅游景 青少年有奖书信 点的“旅游景点 比赛活动;地级市局应组织骨干进一步策划好相关院 服务质量反馈卡”、“旅游消费手册”等开发工作,还可 校入学和培训商函通知书、至学生家长一封信以及成 以积极主动地协助旅游景点做好企事业单位或全年 绩单的商函;有计划地组织中学、大专院校的在校学 _l 作会议的营销T作。 生进行明信片设计有奖大赛活动。 (七)介入地方政府部门。以惠民政策宣传和招商 (三)介入金融保险行业。以财务对账和产品(新 引资推介为切入点。既要大胆又要创新地策划市县政 品种)推介为切入点。千方百计地做好银企对账单 府有关惠民政府的宣传商函或邮送广告;引导市县政 作。做好开发新基金(品种)账单工作。积极引导金融 府利用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或者有奖贺年卡(企业 保险建立并使用新业务品种商函;拓展金融保险行业 金卡)对外推介地方特色资源和招商引资;联合市县 员工的生El贺卡及个人性化明信片。 相关部、委、办、局开发公益题村的邮资封、明信片或 (四)介入服务“三农”经济。以各级政府惠民政策 贺年卡业务。 宣传和农村特产推介为切入点。我国是农业大国,服 (八)介入餐饮住宿行业。以开展餐饮行业创优和 务“三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市县邮 特色评比工作为切入点。地市级邮政企业应组织骨干 开发该行业的评优卡、征求客户意见反馈商函。进一 域业务范围。 步策划节El、公司(店)一年、五年、十年庆典商函(或 尽快建立起区域间有效的协调机制,完善的结算 纪念手册、邮送广告)。 体系,严格的考核制度,减信的承诺服务,不断提高区 域业务的服务质量。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市场竞争和 囊攀囊蒸 羹 羹 藿鬟 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适时扩大区域业务范 大力发展函件,除进一步强化函件专业队伍建设, 围。一 全面提升造市能力外,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集团上海研究院软科学研究 (一)强化支撑。邮政企业应分期分批加大设备投 中心) 入,已有的设备要注意及时维修、更新、淘汰,县(市)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