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我县广大教育者的共同追求。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主渠道、主阵地,许多老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说法不一。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对现在的教学模式作一些反思,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处理好“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维过程,以及其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等学习行为。同时也要关注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参与学习,即:如何组织讨论,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
二、处理好“双基”与“创新”的关系
无论什么时候学生都要学好必要的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这是人发展的基础之一。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创新精神,这里“双基”是创新的基础,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指的是在双基的形成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在参与体验及合作互动中形成能力,只有这样的“双基”才能成为学生创新与发展的基础。
三、处理好引导与自主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所见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似乎有点“放任”,时效性不高。自主学习不能理解成老师撒手不管的学习,应当是在老师的引导、暗示、有效监督下的自主性学习。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分享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能倾听又怎能分享别人的独特的感受呢?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表达,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如果教师也沉浸课堂活跃的情景中,而忘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那课堂的高效又从何谈起。
我们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和方法的掌握。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点拨、适当的引导和适当的范读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在指导读文时,精彩的范读,迎得学生的掌声,学生在不经意中感悟到了读书的方法,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指导,表面看是范读,其实教师指导读书的方法已隐含在其中。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自主和引导必须“合二为一”,必须“高度统一”,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四、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教学的确定性因素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中存在着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
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但是,动态生成并不否定预设的重要性,他们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排斥和“有我无你”的。相反,生成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却依赖于预设的质量。在教学中,预设也同样重要。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教师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应真正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要出现的情况,努力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同时,预设的是不是巧妙、是不是有创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生成的是不是顺利。
五、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此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要继承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改革弊端需要勇气,继承好的传统同样需要勇气。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后,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变了: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文本,清一色的课堂变成了多姿多彩的课堂,单调的声音变成了美妙的“交响乐”……这种变化将带给我们什么?带给我们的是思维的启迪、内心的激动和情感的愉悦。在这个变化当中,课的形式美了,课的情趣浓了,语文课的效率高了,语文课的内涵深了……一句话,语文课更精彩了。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閃亮的一面,也总有其暗淡的一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的课堂似乎有些变“花”了,变“虚”了,甚至“变味”了。比如:对知识点的看法,不少教师有一种错觉,以为高效课堂不大需要知识点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知识点是必须的,否定知识点,高效便不复存在。关键是学习哪些知识点,怎样获得知识。
以往的教学过于注重口耳相传,教师常常是一味地灌输。高效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知识。课堂上,适当的“引导、讲解”也是非常重要的,粉笔加黑板也是一种充满创意的、无拘无束的、显现灵感的、师生互动的重要领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