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模板范例)

来源:东饰资讯网


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设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主要内容: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制度背景与市场环境,对公司治理视角的股利政策分析框架的研究,并在此框架下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股利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状况的分析,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股利分配的关键内部因素,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完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一定参考。 要求:论文撰写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通顺。撰写论文前应首先阅读相关的研究资料,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对相关理论著作要很好的把握,提高理论水平及思想深度。根据开题报告和老师提出的意见对论文提纲进行修改,确定大纲后认真撰写毕业论文。撰写论文结束后要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认真反复的修改论文,并按照要求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严格按照论文进度安排进行论文的写作。论文的格式、字数等撰写方面的要求参照《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主要参考资料: [1] 史保新,马麟.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及代理问题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4):121-122. [2] 洪洁,刘鸥.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5):79-81. [3] 刘志君.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8):78-88. [4] 李朝,张静.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8):48-49. [5] 赵立文.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报,2010,(6):53-54. [6] 吴新红.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析[J].人民论坛,2010,(26):156-157. [7] 周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研究[J],学位论文.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 [8] 殷明如.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学位论文.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9. [9] 刘丽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 [10] 王毅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学位论文.福建:厦门大学,2009. [11] 孙禹,李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8):6. [12] 林潇,朱建琴.浅议我国国有企业境内外股利政策之差异.[J].经营管理者,2010,(16):111. [13] Mr.Matthias A.Nnadi,Mrs.MegAkpomi.The Effect of Taxes on DiviDend Policy of Banks in Nigeria[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and Economics,2008,(19):48~56. 毕业设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1. 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 2. 与实习相关的选题要注意在实习过程中观察收集相关的数据;要做实证方面的论文要多方面搜集相 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关的地区及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 3. 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并对开题报告中指导教师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4. 认真撰写论文,并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5. 论文定稿之后,按照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 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序号 1 毕业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安排 备注 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2015-10-15至2015-10-31 整理资料,完成论文的任务书 编写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 实习期间进行一步查找资料,作社会调查。 撰写论文,完成第一稿,并交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阅改论文。 2015-11-1至2015-11-20 2 3 2015-11-21至2015-11-30 4 2015-12-1至2016-1-15 5 2016-1-16至2016-1-31 6 修改论文,完成第2稿,并交指导2016-2-1至2016-2-29 教师。 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完成中期检查表。 2016-3-1至2016-3-15 7 8 修改论文,完成第3稿,并交指导2016-3-16至2016-4-10 教师。 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并返还学生,2016-4-11至2016-4-30 修改后立即交指导教师。 专家评阅。 9 10 2016-5-1至2016-5-10 11 毕业论文答辩。 评定学生最终论文成绩,评出院内优秀论文。 2016-5-11至2016-5-24 12 2016-5-25至2016-5-31 2

课题信息: 课题性质: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 教学√ 科研□ 生产□ 其它□ 发出任务书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3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能根据近几年上市公司的分配状况对股利分配行为及其原因作了一些分析探讨,如影响我我国股利政策的因素,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股利政策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股利政策作为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之一,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是其理财行为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可以树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能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2)现实意义:财务学者以及公司财务人员不仅要从公司的实际出发,从公司内部角度去思考股利政策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外部环境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不仅仅做描述性解读,还要做功能性解读。由内而外,以外而促内,这样才能真正深化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实践所服务。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较早以前,西方财务学者就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股利政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1956年,林特勒(Lintner)从不同产业的600家上市公司中选取28家公司,通过向其高层管理者进行实地调查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金股利模型,称为部分调整模型(partial adjustment model),即如果公司以某一确定的股利支付率为目标值,则下一年度的股利分配额应等于下一年度每股收益的一个常数比例。约瑟夫(1982)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因素对股利政策并不会有影响,并解释说之所以有研究支持行业因素会影响公司的股利发放水平,是因为实证中选取的其它因素变量在某一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变量的行业相似性而不是行业本身导致了同一行业的股利政策相似,目前代表性的学说有“在手之鸟”理论、信号无关论、税差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等。[2] 2、国内研究现状: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处于转轨时期,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且上市公司多由原国有企业转制而成,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李长青(1999)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归纳了四个方面:首先,股利支付率不高,不分配的公司逐年增多;其次,股利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再次,股利政策波动多变,缺乏连续性;最后,股利分配行为极不规范。应展宇(2004)以1992—200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本,从股权分裂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问题,认为由于股权分裂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意愿整体偏低,且有诸多盈利 4

的公司即便成长前景很低也不愿意派发股利;许多公司宁可使业绩下降,也不愿意选择以送股方式派发股利;即使派发股利,股利支付水平也极低。 三、研究内容 1前言 2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研究背景 2.1国内发展现状 2.2国外研究进展 2.3研究意义 3股利政策概述 3.1股利政策类型 3.2股利支付方式的介绍 4.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 4.1不分配情况比较严重 4.2股利分配政策缺乏稳定性 4.3派现公司比例阶段性变化,股利发放形式受政策影响较大 4.4我国上市公司派现水平绝对值较低,且存在异常派现情况 5.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5.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一般原则 5.1.1纳税优先的原则 5.1.2同股同利,股东平等原则 5.1.3提取法定公积金原则 5.2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对策 5.2.1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的的制定和发布 5.2.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平衡不同融资手段的筹资成本 5.2.3提高投资者素质,抑制股市的过度投机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研究方案 1、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 2、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法撰写了此文,得出了从企业内、外部等各种因素改善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水平的结论,同时给出了从国家、企业到会计人员的建议。 五、进度安排 1、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完成论文的任务书。2015-10-15至2015-10-31 2、编写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2015-11-1至2015-11-20 3、实习期间进行一步查找资料,作社会调查。2015-11-21至2015-11-30 5

4、撰写论文,完成第一稿,并交指导教师。2015-12-1至2016-1-15 5、指导教师阅改论文。2016-1-16至2016-1-31 6、修改论文,完成第2稿,并交指导教师。2016-2-1至2016-2-29 7、指导教师阅改论文。2016-3-1至2016-3-15 8、修改论文,完成第3稿,并交指导教师。2016-3-16至2016-4-10 9、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并返还学生,修改后立即交指导教师。2016-4-11至2016-4-30 10、专家评阅。2016-5-1至2016-5-10 11、毕业论文答辩。2016-5-11至2016-5-24 12、评定学生最终论文成绩,评出院内优秀论文。2016-5-25至2016-5-31 六、预期结果 通过撰写本篇论文,对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的探讨,预期能为我过证券市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为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与持续发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为企业提供一些事务性的指导。 七、参考文献 [1] 史保新,马麟.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及代理问题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4):121-122. [2] 洪洁,刘鸥.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5):79-81. [3] 刘志君.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8):78-88. [4] 李朝,张静.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8):48-49. [5] 赵立文.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报,2010,(6):53-54. [6] 吴新红.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析[J].人民论坛,2010,(26):156-157. [7] 周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研究[J],学位论文.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 [8] 殷明如.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学位论文.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9. [9] 刘丽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 [10] 王毅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学位论文.福建:厦门大学,2009. [11] 孙禹,李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8):6. [12] 林潇,朱建琴.浅议我国国有企业境内外股利政策之差异.[J].经营管理者,2010,(16):111. [13] Mr.Matthias A.Nnadi,Mrs.MegAkpomi.The Effect of Taxes on DiviDend Policy of Banks in Nigeria[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and Economics,2008,(19):48~56. 6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审查结果: 同 意□ 不 同 意□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7

论文文献综述

法勒(Farrar)和塞尔文(Sel—wyn,L)通过研究认为,在不存在税收因素的条件下,公司选择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现金红利和资本利得可以不同税赋,如现金股利税赋高于资本利得的税赋,那么,在公司及投资者看来,支付现金股利就不再是最优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见,存在税赋差别的前提下,公司选择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不仅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也会使公司(及个人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出现差异,即使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利得只有在实现之时才缴纳资本增值税,相对于现金股利课税而言,仍然具有延迟纳税的好处。 “一鸟在手”理论。“~鸟在手”理论主要的代表者是戈登。1962年戈登(Grordon.M.J)和夏普(EliShapiro)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戈登模型。该理论基于投资者偏爱即期收入和即期股利能消除不确定性的特点,认为股票价格变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留存收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由于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更多的股利,故投资者一般偏好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在这种思想下,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与股东财富息息相关,股利支付的提高将会增加股东财富。

1999年,吕长江和王克敏采用因子分析法在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38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8个与现金股利有统计显著性的因子,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因子与股利支付水平之间的关系显示,国有股和法人股控股比例越大,内部人控制度越强,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越低;国有股及法人股比例越低,公司越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于未来发展,易采用股票股利代替现金股利的支付政策。

2001年,赵春光、张雯丽、叶龙选取1999年底前上市的210家公司为样本研究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结果也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可能越不分配股票股利。原红旗2001年在对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1994-1997年除金融概念股外的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分年度进行横截面分析,结论表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存在通过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而对以股票股利留存于公司内部的资金存在浪费现象。 魏刚2001年以389家公司1367个样本观察值为基础,采用Legit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和股权结构的关系,发现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高;相反,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低。证明了公司是根据持久盈利而不是当期收入来决定公司的股利支付路径,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传递的信号。缺乏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导,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的重要原因。财务学者以及公司财务人员不仅要从公司的实际出发,从公司内部角度去思考股利政策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外部环境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不仅仅做描述性解读,还要做功能性解读。 姜秀珍、全林、陈俊芳(2004)以1999和2000年度为数据窗口,选择公布年度财务

8

报告的深沪两地上市的公用事业、能源电力、路桥隧道三类上市公司(A股)共33家作为样本。实证结果发现,股利政策对股价有一定的影响,股利信号理论起主导作用。当公司不能满足股利目标存在股票价格下降时,具有更多现金流量波动性的公司将要支付较低股利,现金流量的波动性对股利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后分配。 周好文、李增福、唐春阳(2004)以2000—2003年间的83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行业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行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具有显著影响,股利支付的差异在行业大类和行业门类之间是普遍存在的。袁天荣、苏红亮(2004)以2000—2002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89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超能力派现问题,研究发现不同行业的超能力派现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结合上述观点,我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呈现一种“三多一少”的情况——不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多、股利分配形式复杂多样、股利政策波动多变、股利支付少。总之,股利分配形式极为不规范。对于我国股利政策现状的成因,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进行:一从代理理论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调整代理成本的一种途径,并且,“一股独大”也是造成我国股利政策现状的原因之一。二是从股权分裂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研究表明由于股权分裂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整体偏低。从目前相关的文献来看,无论是传统股利理论还是现代股利理论,无论是从税差理论角度、信号效应角度,还是从代理成本理论角度,中外学者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股利之谜”仍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现代公司财务学是在放松了MM定理的假设条件和基于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已经越来越多涉及到利益相关人之间以及股东之间的利益分化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在国外,股利政策的研究通常都以MM理论为研究线索,通过放松其严格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现实世界的股利问题。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财务学者将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财务理论,这些理论对现实世界公司的财务决策给予了重新的解释,突破了传统只重视外部可见因素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可分配收益有决定权的个人动机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对称信息决定了契约的不完美这将导致作为决策主体的个人动机在财务决策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与动机相关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国内的研究则主要体现为:应用国外股利理论来解释我国的特殊情况,很少系统地从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环境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利益主体的股利支付动机。因此。在我国,从公司的治理机制出发,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将会是一个新的亮点。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