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柴胡的性状及鉴别

来源:东饰资讯网


1.柴胡是一种使用相当广泛的中药材。2000年版的《药典》规定,其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又称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狭叶柴胡(又称南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只有伞形科北柴胡和南柴胡为国家规定的柴胡药用品。但在地方实际用药中经常会把柴胡属其他种的药材当柴胡用,非常混乱,其原因是,柴胡属的品种较多,分布又广,很可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辨识不清而被入药,也使得地方上多年来以某个习惯品种作柴胡用药。虽然多为柴胡属植物混用,但其中有效成分的差异很容易造成柴胡及其制品质量的不稳定。因此,探讨柴胡的品种鉴别

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药材市场购得的商品柴胡的鉴别一般采用药材性状、显微组织结构、薄层层析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三种方法互为依据,综合判断。以下为笔者依次分析这三种方法用于柴

胡的鉴别难点,仅供抛砖引玉。

一、药材性状

性状鉴别主要是指从柴胡的外形、大小、颜色、表皮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宏观特征来判断品种。方法虽然简单,但经验在这种方法中的影响很大,主观性较强。即使进行了很详细的性状描述,再由其他人来判断也比较难。尤其很多非国家规定的当做柴胡用药的品种本来就是柴胡属的,这样性状鉴别的结果其可信度就可想而知了。在实际鉴别的过程中,同种药材的不同个体形状或质地或根顶端残基数差别很大的情况也是常见的。此处简单举一例:经验鉴别认为,北柴胡顶端多有短纤维状叶基,南柴胡顶端密披纤维状叶基,两相比较,如果没有很多的鉴别经验恐怕很难把握分寸。另外还有,经验鉴别认为,南柴胡靠近根头部多具横向疣状突起,那是怎样的形态呢,这种突起受生长环境影响有多大,柴胡属的各品种间在这点的差别有多大,这些都是含糊的。性状鉴别简单,但它的缺

点就是太依赖经验和感觉了。医学教 育网

二、显微组织结构

对于北柴胡和南柴胡来说,木纤维化的程度、导管、油管是应用此种鉴别方法时较重要的几个区别。其中南北柴胡的最大区别在于木纤维化的分布和程度,传统经验认为,南柴胡的木纤维少且散在,而北柴胡是中间部位有木纤维排列成断续的环状,纤维木化。在实际鉴别中,笔者注意到:不同地区的柴胡(又称北柴胡)木化纤维的量会受环境影响,油管和导管无论是分布还是数量都较为近似,油管为内侧小且多,断续成环,外侧大且少,散在。导管为大型导管切向排列,小型导管径向排列。但这点相关的专业书没有明确。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做柴胡卖的药材,从油管和导管的分布看近似北柴胡,但纤维明显少或无,这对于定种来说就很困难了。究竟北柴胡的木纤维受环境的影响有多大呢,此处是环境问题还是南北柴胡的差异呢,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讨。类似问题其他柴胡属的品种也有,例如小叶黑柴胡,笔者遇到的一种药材其性状类似小叶黑柴胡,显微木质部无木化纤维。《中药鉴别手册》中小叶黑柴胡有木纤维群存在,但性状特征为质松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与药材实物的性状近似,但纤维的区别较大。再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中的小叶黑柴胡为没有纤维,又与药材实物相符。文献记载不同,是同种的不同形态还是为两个品种,无

从考证。这也是造成了药用品种使用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薄层层析

在各类鉴别方法中,薄层层析对最后结果确定所占的分量大小,关键一点就是层析成分的选择。总皂苷和挥发油是柴胡最常用的两种有效成分。柴胡总皂苷用于层析的优点是它在柴胡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分。如果药材量少的情况下,若提取含量少的成分,薄层现象就不明显,不利于比较鉴别。但是总皂苷对于柴胡鉴别来说,也有它的缺点,大部分柴胡属的品种都含有柴胡皂苷,其中以柴胡皂苷a、b、c含量较高,因此品种鉴别用的特征斑点较少,区分起来比较困难。而挥发油作为层析成分,据相关研究显示,对柴胡挥

发油作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法(相对保留值的分析)方面的探讨,品种间比较的结果很好,总皂苷的缺点正是挥发油的优点。但是挥发油也有弊端。首先,在柴胡中挥发油的含量相对较低。再者,贮存时间的差异,保存方法不当,饮片和药材的区别等因素对挥发油的损失量都有影响。还有,不同产地对柴胡挥发油成分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些都可能导致鉴别结果的失实。这是挥发油作为层析成分的缺点。而除总皂苷和挥发油这两种成分外,柴胡中的其他成分不宜做层析。一方面因为在药材含量太少;另一方面因为不是柴胡常用的有效成分。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总皂苷和挥发油做层析成分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在用

于鉴别过程中究竟怎样扬长避短则需灵活把握。

如果以上这三种鉴别方法对某味药材综合使用,其鉴别结果仍不明确时,则需要DNA实验来确定品种,这种方法可信度还可以,但是目前在我国还较难广泛普及,而且实际操

作中也会有一些不可测的因素影响着结果。

综上可以看出,柴胡药用品种的使用相对混乱由来已久。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每一种鉴别方法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实际应用中如何结合数种方法,则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进一

步详细的探讨。

2.柴胡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性状】北柴胡 特点: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

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特点: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大叶柴胡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细如丝状。比小总苞长3-4倍。生于林内及灌木丛中。

长白柴胡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与小总苞片几乎等长。生于柞林、灌木丛、石砬及河岸沙地上。

兴安柴胡 特点:叶较狭,线形或现状披针形,小总苞片较小伞梗长。生于河滩、林内。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用法与用量】3~9g。

【注意】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柴胡别名硬苗柴胡、竹叶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以根入药,有发表和里、疏肝解热,调经作用。分布于 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 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为旁等处,土壤多为壤上、砂质壤 土或腐殖质土,耐寒性强并能耐旱,但忌水浸。

柴胡

(一)概述

别名香柴胡、北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以根入药。性苫、微寒,对肝、肺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瘀的调经作用。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肋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凋、脱肛。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二)植物特性

柴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40~90厘米,上部弯曲多分枝。单叶互生,狭披针形,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有明显的平行脉,花小、黄色,形成项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果实为长圆形的双悬果,具棱脊,熟后褐色。花期7~9月份,果期8~10月。根直立,有不规则的侧根,外皮红褐色。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中空隙地、草丛、路边、沟边等地。耐

寒性强,抗干旱,怕水浸。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植。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如果是在开垦的荒地播种时,应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圈肥2250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75千克,均匀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细耙平,作畔宽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备播种。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可直接或育苗后移栽。大面积生产多用直播,种子发芽率约50%左右,温度在20℃左右,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7天即可出苗,如果温度低于20℃,则需要10几天才能出苗。

直播:于冬季结冻前或春季播种。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前应将他先烧透水,待水渗下,坡地稍平时按行距17-20厘米条播。沟深1.8厘米,均匀撒入种手,覆土0.7~1厘米,每公顷用种子22.5千克左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10~12天出苗。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选阳畦,在3~4月播种,条播或均匀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划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严。稍镇压一下,用喷壶酒水,或者先向阳畦的

床上灌水,待水渗下后再行播种。均匀撤完种子后,再用竹筛筛上一层细土覆盖畦面,播种畦上加盖塑料薄膜或盖上一层草帘,有利于保温保湿,可加速种子发芽出苗。待苗高7厘米时即可挖取带土块秧苗定植到大田去,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定植苗生出新报,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轻轻松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工作是高产的关键。

3.田间管理

柴胡幼苗期伯强光直射,可以和玉米、芝麻、大豆、小麦作物套种。春天或秋天,把柴胡种子撒在小麦行间或田硬上,稍加覆土,小麦收后再种玉米,秋天玉米收后,快放倒秆子,使柴胡充分生长,第二年再种上矮科植物。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经常锄草松土。直接在苗高3厘米时间上过密的苗。苗高7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按7~10厘米株距定苗。苗长到17厘米高时,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225千克,尿素75千克。在松土除草或追肥时,注意勿碰伤茎秆,以免影响产量。第一年新播的柴胡茎秆比较细弱,在雨季到来之前应中耕培土,以防止倒伏。无论直播或育苗定植的幼苗,生长第一年只生长基生叶,很少抽薹开花。第二年田间管理时,7~9月花期除留种外,植株及时打蕾。目前,野生的柴胡不易收到种子。在人工栽培的场地最好留有采种圃,注意繁殖收获种子,以利扩大种植面积。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

是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病叶背略呈隆起,后期破裂散出橙黄色的孢子。

防治方法:采收后清园烧毁,发病初期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钢400倍液,10天打1次,连续2~3次。

(2)根腐病

主要危害柴胡的根部,腐烂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打扫田间卫生,燃烧病株,高畦种植,注意排水。土壤消毒,拔除病株,用石灰穴位消毒。

(3)斑枯病

雨季发生,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4)黄凤蝶

属鳞翅目凤蝶科,在6~9月份发生危害。幼虫危害叶。花蕾,吃成缺刻或仅剩花梗。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用青虫菌(每克含孢子100亿)300倍液喷雾效果也很好。

(5)赤条棒蟓

属半翅目刺肩椿科,6~8月发生危害。成虫和若虫吸取汁液,使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五)采收加工

播种后生长2年即可采挖。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春季新梢未长出前采收。采挖后除去残茎,抖去泥土,晒干或切断后再晒干,每公顷产1800~2700千克。长江以南柴胡秆也入药,每年8~9月采收地上部分,晒十药用。

3.【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应用】

1. 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等症。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治感冒发热,与葛根、石膏、黄芩配伍。

2. 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3. 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配党参、黄芪、升麻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事项】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编辑本段品种考证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并有附图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图,以及《本草纲目》的竹叶柴胡图,《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的柴胡图,均为柴胡属植物。对照以上本草所载产地、分布及植物形态,主要种类应为柴胡和狭叶柴胡。

编辑本段化学研究

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saikosapoins a、 b、 c、 d四种),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油(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此外,尚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山萘苷、葡萄糖、氨基酸等。

编辑本段药理研究

解热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丁香酚、已酸、r-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柴胡皂苷(皂苷元A)。

② 作用 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

镇静、镇痛、镇咳

① 有效成分 总皂苷、皂苷元

② 作用

镇静 自主活动减少、条件反射受抑制,与巴比妥类有协同作用,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

镇痛 尾压刺激法、热板法、热体法,均得到证实。

镇咳 略低于可待因。

③ 机理 中枢抑制、提高痛阈、镇痛作用可被纳络酮拮抗。

抗菌、抗病毒

① 抗菌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

② 抗病毒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疱疹病毒。

抗炎

① 有效成分 皂苷

② 作用 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③ 机理

激活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作用于炎症过程的许多环节-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症介质释放、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等。

促进免疫功能

① 有效成分 柴胡多糖。

② 作用

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

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

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

提高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

对脂代谢和肝、胆的影响

① 有效成分 皂苷元a和d、柴胡醇、α-菠菜甾醇。

② 作用

降血脂 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身上)。

保肝 对CCl4、酒精、伤寒疫苗、卵黄、霉米、D-半乳糖胺等所致肝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表现:转氨酶降低,肝功能恢复、肝损伤减轻。

③ 机理

皂苷对生物膜的直接保护作用。

皂苷可使血浆中ACTH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利胆 胆汁排出量↑,胆汁中胆酸、胆色素、胆固醇浓度↓。

编辑本段药典标准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性状】

北柴胡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 ,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 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鉴别】

(1)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2)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置80℃水浴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0.5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6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8.0% (附录Ⅸ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

【炮制】

柴胡 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醋柴胡 取柴胡片,照醋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

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 大叶柴胡 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性状】北柴胡 特点: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特点: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大叶柴胡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细如丝状。比小总苞长3-4倍。生于林内及灌木丛中。

长白柴胡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与小总苞片几乎等长。生于柞林、灌木丛、石砬及河岸沙地上。

兴安柴胡 特点:叶较狭,线形或现状披针形,小总苞片较小伞梗长。生于河滩、林内。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用法与用量】3~9g。

【注意】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柴胡别名硬苗柴胡、竹叶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以根入药,有发表和里、疏肝解热,调经作用。分布于 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 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为旁等处,土壤多为壤上、砂质壤 土或腐殖质土,耐寒性强并能耐旱,但忌水浸。

柴胡

(一)概述

别名香柴胡、北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以根入药。性苦、微寒,对肝、肺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瘀的调经作用。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肋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凋、脱肛。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二)植物特性

柴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40~90厘米,上部弯曲多分枝。单叶互生,狭披针形,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有明显的平行脉,花小、黄色,形成项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果实为长圆形的双悬果,具棱脊,熟后褐色。花期7~9月份,果期8~10月。根直立,有不规则的侧根,外皮红褐色。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中空隙地、草丛、路边、沟边等地。耐寒性强,抗干旱,怕水浸。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植。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如果是在开垦的荒地播种时,应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圈肥2250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75

千克,均匀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细耙平,作畔宽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备播种。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可直接或育苗后移栽。大面积生产多用直播,种子发芽率约50%左右,温度在20℃左右,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7天即可出苗,如果温度低于20℃,则需要10几天才能出苗。

直播:于冬季结冻前或春季播种。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前应将他先烧透水,待水渗下,坡地稍平时按行距17-20厘米条播。沟深1.8厘米,均匀撒入种手,覆土0.7~1厘米,每公顷用种子22.5千克左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10~12天出苗。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选阳畦,在3~4月播种,条播或均匀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划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严。稍镇压一下,用喷壶酒水,或者先向阳畦的床上灌水,待水渗下后再行播种。均匀撤完种子后,再用竹筛筛上一层细土覆盖畦面,播种畦上加盖塑料薄膜或盖上一层草帘,有利于保温保湿,可加速种子发芽出苗。待苗高7厘米时即可挖取带土块秧苗定植到大田去,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定植苗生出新报,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轻轻松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工作是高产的关键。

3.田间管理

柴胡幼苗期伯强光直射,可以和玉米、芝麻、大豆、小麦作物套种。春天或秋天,把

柴胡种子撒在小麦行间或田硬上,稍加覆土,小麦收后再种玉米,秋天玉米收后,快放倒秆子,使柴胡充分生长,第二年再种上矮科植物。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经常锄草松土。直接在苗高3厘米时间上过密的苗。苗高7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按7~10厘米株距定苗。苗长到17厘米高时,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225千克,尿素75千克。在松土除草或追肥时,注意勿碰伤茎秆,以免影响产量。第一年新播的柴胡茎秆比较细弱,在雨季到来之前应中耕培土,以防止倒伏。无论直播或育苗定植的幼苗,生长第一年只生长基生叶,很少抽薹开花。第二年田间管理时,7~9月花期除留种外,植株及时打蕾。目前,野生的柴胡不易收到种子。在人工栽培的场地最好留有采种圃,注意繁殖收获种子,以利扩大种植面积。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

是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病叶背略呈隆起,后期破裂散出橙黄色的孢子。

防治方法:采收后清园烧毁,发病初期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钢400倍液,10天打1次,连续2~3次。

(2)根腐病

主要危害柴胡的根部,腐烂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打扫田间卫生,燃烧病株,高畦种植,注意排水。土壤消毒,拔除病株,用石灰穴位消毒。

(3)斑枯病

雨季发生,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4)黄凤蝶

属鳞翅目凤蝶科,在6~9月份发生危害。幼虫危害叶。花蕾,吃成缺刻或仅剩花梗。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用青虫菌(每克含孢子100亿)300倍液喷雾效果也很好。

(5)赤条棒蟓

属半翅目刺肩椿科,6~8月发生危害。成虫和若虫吸取汁液,使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五)采收加工

播种后生长2年即可采挖。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春季新梢未长出前采收。采挖后除去残茎,抖去泥土,晒干或切断后再晒干,每公顷产1800~2700千克。长江以南柴胡秆也入药,每年8~9月采收地上部分,晒十药用。

〔六〕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分布。

【相关药材】

短伞大叶柴胡 新疆柴胡 锥叶柴胡 密花柴胡 窄竹叶柴胡 柴胡叶链荚豆 线叶柴胡

(七)注意事项

柴胡种植应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一般先育苗,用新高脂膜拌种,下播后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待苗高7厘米时即可挖取带土块秧苗定植到大田去。移栽定苗后的大田,要及时除草,松土,确保水肥充足,满足植株营养供应。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这时我们可向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这样就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

编辑本段食物相克

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编辑本段做法指导

1. 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2. 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3. 柴胡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4. 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

汤)。

5. 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6. 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编辑本段药方选录

1. 治疗外感风寒 发热恶寒 头疼身痛;疟疾初起: 柴胡一至三钱 防风一钱 陈皮一钱半 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五片.水一盅半 煎七、八分 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2. 治疗盗汗往来寒热: 柴胡(去苗)、胡黄连等份.为末 炼蜜和膏 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 用酒少许化开 入水五分 重汤煮二、三十沸 放温服 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柴胡黄连膏)

3. 治疗肝气、左胁痛: 柴胡、陈皮各一钱二分 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一钱 炙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4. 治疗肝黄: 柴胡一两(去苗) 甘草半两(炙微赤 锉) 决明子、车前子、羚羊角屑各半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 以水一中盏 煎至五分 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太平圣惠方》柴胡散)

5. 治疗黄疸: 柴胡一两(去苗) 甘草一分.上都细锉作一剂 以水一碗 白茅根一握 同煎至七分 绞去渣 任意时时服 一日尽.(《传家秘宝方》)

北柴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