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山流水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伯牙绝弦》,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近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

本文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工具书等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终身不再鼓琴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借助白板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入情入境,更加直观性的把握内容便于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们组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工具书等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通过白板教学,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文言文的特点,我们组采取了“以读代讲”法,借助电子白板“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本课教学立足于语言文字,让学生品味词句,在朗读中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真挚情感在创设的高山流水情境中,再一次感受友情的美好和艺术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者,共同参与者的角色,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应该平等对话,有效教学因此我们组决定采用白板导入,利用白板上的资源有效充分的让学生领悟知识,可以通过白板让学生明白难解词语,领悟重点词句,再通过白板进入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学生情景交融,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感受艺术之美,受到更好的熏陶。

四、说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路,揭题激趣:

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高山流水》。让学生静静的欣赏聆听,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下来,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师介绍:这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它记载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音乐的引入已逐渐成为了语文的一种教学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此时,学生由课前的读词想意境的美,进入由音乐引进的本课的主题《高山流水》记载的千古佳话——伯牙绝弦,学习的意境非常美。这样的导课非常自然,课前课始美境一体。同时,这样的教学意境潜意识地为本文后面要呈现的悲壮做了铺垫。)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悟交流法。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学生读书时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困难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文言文的停顿,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出示课文朗读的音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们读通课文,从而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为下面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三)品词读文

品词读文,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利用白板出示重点句子,再与学生共同研讨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而不用别的?要去细细地体会它的神韵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善”、“必得之”等重要字词以及钟子期赞美伯牙的两句话,让学生在比较字义和朗读品味中体会伯牙和钟子期的相知相惜,过去的教学是利用挂图,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直接将要用的图片以及重点句型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深入文本,品读重点词句。

(四)感受艺术的熏陶,播放《高山流水》)生读:高山流水深相知,破琴绝弦谢知音,琴声里记住这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真正做到情景交融,给学生们最直观的感受。

我们组设计的是利用白板教学重点品读词句这一块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