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项不属于风险应对策略( )。
A.风险评估
B.风险降低
C.风险分担
D.风险承受
A B C D
2.下面的措施属于风险规避策略的是( )。
A.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
B.多元化经营战略
C.向保险公司投保
D.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
A B C D
3.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说明三鹿集团并没有认识到什么风险( )。
A.内部风险
B.外部风险
C.审计风险
D.环境风险
A B C D
4.对于企业接受的捐赠和债务豁免,新准则规定计入( )科目。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实收资本
A B C D
5.下列不属于舞弊风险因素的是( )。
A.动机或压力
B.机会
C.舞弊者交代舞弊过程
D.借口
A B C D
6.“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项规定中的优惠期起点为“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而不是“初始投资所属纳税年度”,符合税收立法原则中的( )。
A.实际出发原则
B.平效率原则
C.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D.稳定性原则
A B C D
7.预算流程的起点是( )。
A.预算编制
B.预算目标
C.预算分析
D.预算调整
A B C D
8.下列方法中,无法确定目标利润的是( )。
A.增长百分比法
B.量本利分析法
C.资产报酬率法
D.作业基础法
A B C D
9.销售可售面积和销售完成的面积比例达到( ),必须清算土地增值税。
A.70%
B.75%
C.80%
D.85%
A B C D
10.下列各项中,与营业利润无关的是( )。
A.其他业务成本
B.投资收益
C.财务费用
D.所得税费用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0分,共25.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内部控制的主体是( )。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经理层 D.全体员工 E.外部审计人员
A B C D E F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
A.港澳台企业
B.中国境内中型企业
C.中国境内大型企业
D.中国境内小型企业
E.中国境内和境外大中型企业
A B C D E F
3.内部控制的目标除了合理保证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以外还包括( )。
A.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B.资产安全
C.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D.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A B C D E F
4.预算分析的差异计算包括( )。
A.销售差异分析
B.生产差异分析
C.采购差异分析
D.直接材料预算差异分析
A B C D E F
5.产能利用不饱满的原因有( )。
A.有些月份销售任务不饱满,导致生产排单也不饱满
B.有些月份销售任务饱满,但生产排单不饱满
C.车间管理无序,或生产安排无序,车间经常出现问题,影响了产量
D.员工招聘不到位
A B C D E F
三、判断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0分,共25.0分。)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各级管理层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
对 错
2.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
对 错
3.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
对 错
4.企业设计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 全面性原则;(2) 重要性原则;(3)制衡性原则;(4)适应性原则;(5)成本效益原则。( )
对 错
5.以净资产报酬率为起点的预算模式的优点是容易满足投资者的最低报酬率,覆盖面广,涉及到企业的所有预算。( )
对 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