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和谐、愉悦、高效的发展,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得到整合,有利于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 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多媒体的运用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上课已不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时代,而是进入了现代信息的领域。数学学习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处理好事物间大与小,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如何根据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我将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要适时地运用
1、在创设情境时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最好的教学时机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乏味感。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突破难点时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认知过程。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也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难点不再难懂,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
3、在练习时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特别是通过设计一些带娱乐性的练习,像“投篮比赛”“帮小动物找家”“小蝌蚪找妈妈”等形式,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如,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许多“智慧花”。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朵花,每朵花都能进入一个练习,当学生做对时,就会跳出一只小猴子,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反之,小猴子就会说:“别灰心,再试试。”学生们为了争得小猴的夸奖,都积极动脑,认真计算。当计算正确,得到小猴子的夸奖后,他们个个兴奋不已,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二、要适当地运用
1、化静态为动态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化抽象为形象时用,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教学《线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了竖琴中琴弦,然后引出线段;展示出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引出射线;展示火车的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引出直线,从鲜活的实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轻松快乐。
3、化肤浅为本质时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的来进行动态模拟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几何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如果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作指导,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机灌”。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和使用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媒体有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方案、程序,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只要运用得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省时、省力、高效的一种教学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