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工程抢险应急预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施工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工程抢险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公路运营养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主要有:

(1)公路、桥梁、隧道运营过程中,进行土建养护施工、机电养护等作业时可能发生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事故伤害;

(2)养护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车辆、社会车辆行驶,造成施工人员车辆伤害(碰撞、碾压、刮擦等);在边运营边通车路段养护作业,由于施工控制区域不合规、锥桶放置不合规范要求或者驾驶人员疏忽,社会车辆对作业人员造成的伤害;

(3)施工作业中使用各类起重设备、压力容器、压缩气体钢瓶等特种设备时,由于设备故障、未定期检测或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等。

2.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参照《xx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3.2执行。各级工程管理部门(养护工程部)为养护作业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第一责任部门,养护作业单位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纳入本专项应急领导机构。

3.处置程序

3.1 突发事件信息与报送

当发生突发养护作业生产安全事件后,各单位应按照《xx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及《监控中心信息收集发布管理办法》规定的信息分类和规则及时上报监控信息中心。

监控信息中心根据事件严重程度报分子公司应急指挥部或xx应急指挥中心,经应急工作领导机构批准后,向地方人民政府上报,并协助地方人民政府通知公安、应急、消防、交通等有关部门,在地方人民政府的指挥下按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报告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预估的直接经济损失;

(2)养护承包施工单位作业“三类人员”的姓名及岗位证书情况。

(3)养护作业基本概况;

(4)事故的简要经过,紧急抢险救援情况,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5)采取的措施情况;

(6)事故报告人及报告时间。

3.2 应急响应

参照预警分级,按照突发养护作业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人数,其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和一般(Ⅳ级响应)四

个响应等级,具体等级划分参照《xx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2.3。

养护作业生产安全事件发生后,xx公司按照事件等级,迅速启动本预案并进入相应的等级应急状态。应急工作领导机构进行现场指挥,迅速收集事件基本信息,准确判断形势并及时联系市、区公安部门。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承担情报信息、行动处置、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解释等职责,并加强协作和沟通。

xx公司各单位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送xx公司应急办。

3.3 扩大应急

当突发养护作业生产安全事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有扩大趋势时,为有效控制事故发展态势,应急工作领导机构应及时上报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其决定、命令,配合公安、应急、消防、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4 响应解除

响应解除参照《xx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5.4条执行。

4.应急处置

4.1先期处置

(1)突发养护作业生产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所在地分子公司、基层单位应将相关信息在第一时间报送xx公司应急办。应急办应立即报告xx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应急办按照xx公司应急工作领导机构的指令,统一调度指挥有关部门,开展处置工作。

4.2应急措施

(1)各级工程管理部们协助养护作业单位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支持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做好抢险救援和事故技术调查工作,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应急中心报告。

(2)明确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责任分工,突出快速反应和xx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内部之间的预案对接、联动配合。xx公司应急工作领导机构决定派员开展现场处置工作的,工程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进入事发现场,事发单位主要领导要立即到达现场,按照职责分工,迅速投入处置工作。确保突发养护作业生产安全事件的处置反应迅速,协调有力,依法妥善处置,及时控制事态,防止发生蔓延。

4.3各类工程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4.3.1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

(1)救援人员首先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抢救,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送往医院救治,并保护现场。查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它危险源存在。

(2)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3)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1)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2)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

①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

②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应采取止血措施。

③骨折:注意搬运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禁止用搂、抱、背等方式运输伤员。

3)一般性伤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

4.3.2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1)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就关上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那件电器用具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

(2)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干燥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也可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更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切记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

(4)若伤者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5)高空出现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截断电源,把伤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面,立即对伤人进行急救。

(6)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迅速:争分夺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就近送医院抢救。从触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准确:人工呼吸方法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万分之一的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的努力抢救。

4.3.3 坍塌事故应急处置

(1)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

(2)坍塌事故发生时,安排专人立即停止所有机械运转并切断电源。发生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的吊车进行调运。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3)科学施救,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

(4)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5)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3.4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

(1)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2)发生各种机械伤害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根据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进行处理。

(2)根据现场人员被伤害的程度,一边通知急救医院,一边对轻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3)对重伤者不明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的,不要盲目进行抢救,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5)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机械设备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压在倒塌的设备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部件,将伤员移出。

(6)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①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②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③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 一般性外伤:①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②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

4.3.5高温中暑事故应急处置

(1)发现有人中暑后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其衣扣。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跟换干衣服,同时利用电风扇或手折扇为其散热。

(3)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使其体温尽快降至38度以下。

(4)意识清醒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可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解暑。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5. 附 则

5.1 本预案由应急办负责解释。

5.2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