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项目桩基础工程B标段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大道旁,是由深圳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我司施工的桩基础工程B标段由2-5#建筑桩基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03#建筑设计总桩根数为1435根,05#建筑273根,总计1708根桩,计划工期30天。
本工程由河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现场地质勘查,由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和现场管理,由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负责现场监理,质监单位为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安监单位为深圳市施工安全监督站。
工程采用PHC-AB型预应力预制管桩,设计等级为乙级,为摩擦端承桩,桩径分为600mm和400mm,有效桩长为8~30米,桩的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片麻岩。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PHC-AB 600mm桩为3000KN,PHC-AB 400mm桩为1200KN,其中PHC-AB400mm桩为大底板群桩。
二、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地面积较大、工期紧的特点,配置10台机械设备,合理制定桩机行走路线,编制针对性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计划,另一方面,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各专业施工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强调和落实桩的收锤标准,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施工。
根据工程图纸设计以及现场砂层较厚的情况,采用“重锤低击”方法沉桩,使用HD80柴油锤施打D600管桩,HD62施打D400管桩,不采用HD72锤施打D600桩和静压桩。收锤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打入桩长为参考。
1)工程桩位测量
选用有经验的施工测量员进行现场工程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桩位坐标测量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三个测量基准点,沿建筑物外边引测多个测量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对
及控制点进行桩位测量放点,放线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测量完成进行工程基线复核,复核无误后才允许打桩施工。
2.)试打桩
正式打桩前,通过现场试打桩确定打桩的各项参数。通过高应变动态检测,最后确定收锤贯入度。根据打桩的机械、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甲方、监理、设计、质检等单位共同确定试打桩号。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锤击施工之前进行了三根试打桩,并由深圳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采用高应变动态检测桩身承载力以确定不同桩机收锤贯入度,最后统一确定为:
锤型号 施打桩径 HD80 600mm 入土桩长 >36m 25~36m <25m HD62 400 mm 所有 锤落距 最后三阵贯入度 2.7-2.9m 每阵不大于3.5cm 每阵不大于3.0cm 每阵不大于2.7cm 1.8-2.0m 每阵不大于3.0cm 3)锤击桩施工技术
每台机械设专门机长负责全程打桩,设专门的记录员如实记录打桩记录表。吊桩喂桩过程中桩身的垂直度必须按设计规范控制在0.5%内,接桩过程中焊缝必须饱满、不咬边、不夹渣,冷却8分钟后才能继续施打。
锤击桩施打采用“重锤低击”,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长控制为辅,严格按照试打桩确定的收锤贯入度来控制现场打桩,每根桩收锤时由现场责任工程师和监理代表或管理公司代表共同确定收锤,记录员如实记录相关参数、每米锤击数及收锤时最后三阵贯入度。
三、质量管理措施
项目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落实各岗位质量责任制度,实行“机组自查→项目自检→监理检查验收”三检制,加强现场质量施工管理,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以设计图纸、《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以及《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现行国家和行业规范及地方标准作为指导施工和质量检查验收文件,
对进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控制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桩身垂直度、焊接质量及收锤时贯入度是否满足要求,确保沉桩施工质量,尽量减少二类桩,杜绝出现三类或四类桩。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桩,由项目部及时向监理、管理公司、设计及地勘单位现场代表汇报异常情况,现场了解和分析情况,确定是否作废,对作废的桩由地勘单位及设计院给出补桩位置进行补桩,03#建筑桩基施工共发生12根异常桩,补桩12根,5#建筑桩基施工共发生1根异常桩,补桩1根,异常率为0.76%。
四、基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 1)桩基检测情况
桩基施工完成后,由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对该区域进行桩基检测,主要检测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本项目选用的桩基检测类型包括静载试验、基桩高应变动态检测和小应变动态检测等三种,本段验收区域的基桩检测相关情况如下表:
03、05#建筑桩基检测情况表
类别 桩的设计情况 检测情况 低应变高应变单桩抗压承桩径载力特征值验收区域 (mm抗压/抗拔) (KN) ) (根(个) 量(根) 量(根) ) 05#建筑 600 600 3000/0 3000/0 273 998 群桩 194 大底板其他 静载检测 静载抗压试验 数量作废桩 检测荷(根载(kN) 桩总承台数数检测数检测数检测 检测 82 7 1 6000 6000 1 441 37 8 2400 12 03建筑 400 1200/0 437 群桩 合计 1708 523 44 9 13 1、 按桩机检测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及《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09-2007)进行受检桩的选择及检测。 备注 2、 本工程基桩抽检比例:静载试验桩按总桩数的0.5%;高应变动测桩数按总桩数的2.5%;小应变动态检测桩数按总桩数的30%,且每个承台下不少于一根(除大底板群桩外)。 3、 作废桩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补桩。
2)基桩检测结论
从2010年7月15日至9月29日,陆续对03、05#建筑进行高应变、静载及小应变基桩检测,共检测基桩576根,总的受检率为33.7%,具体详见上表。
1、基桩高应变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采用高应变动态检测,通过对03#、05#建筑44根单桩进行高应变检测,受检桩中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均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均为I类和II类桩,未见III类和IV类桩,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其中选取三根基桩动静对比,其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2、静载试验:对03#、05#建筑9根桩进行静载试验,单桩最大试验荷载为其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通过检测,D400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均达到2400KN,D600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均达到6000KN,满足设计要求。
3、小应变检测:按照要求对03#、05#建筑共完成523根小应变检测,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均属于I类或II类,未见III类和IV类桩,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五、基桩位移及桩顶标高偏差
承台土方开挖后,组织测量员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对基桩位置和桩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测量数据,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其情况如下:
基桩位置偏移:大底板群桩及单桩承台,最大为向南偏移92mm,向东偏移65mm;多桩承台,最大为向南偏移130mm,向东偏移50mm,均在规范允许最大偏差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
桩顶标高偏差情况:本区域内按照设计桩顶标高截接桩后最大桩顶标高偏差为4cm,满足规范要求最大允许偏差,对由于送桩较深在低于设计标高2D(D为桩直径)内的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短柱加长至设计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六、基桩施工质量评定
通过项目自查,确定03#、05#建筑桩基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自评为合格。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
2010年9月30日
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桩基础工程B标段03#、05#建筑
预 应 力 管 桩 施 工 小 结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9月3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