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评课稿

来源:东饰资讯网
---------------------------------------------------------------最新资料推荐------------------------------------------------------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评课稿

1愿我们都做儿童与语文学习的摆渡人 评《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是教育部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主题是自然,意在通过课文的学习,唤起学会对自然万物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创作的一首儿童诗,诗歌文质兼美,言辞典范,意境悠远,充满想象和童趣、情趣,是引导儿童学习语文的经典文本。 田本娜教授说过:

衡量一节语文课的好坏就是要看课堂是否是由一个又一个的语文活动组成,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并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语文学习活动。

李老师以正确的教材把握,准确的学情定位,娴熟的教学技巧带领学生经历并完成了一个个语文学习活动。

如果把这节课比作那条小小的船,李老师就是那位摆渡人,把一位位学生愉悦、幸福地渡到语文学习的彼岸。 具体赏析如下:

一、准确把握学情,做一个定位精准的摆渡人 1. 教学内容的确定符合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进入小学学习还不到两个月(授课时间为 10 月 26日),刚刚经历了一个单元的识字、两个单元的拼音学习,作为学生刚接触的第二篇课文,学习可以适当放慢节奏,减少课堂容

1 / 7

量,降低难度,以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纵观课堂,李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做好这几件语文的事: 巩固拼音学习成果、学习写字、积累并运用由叠词构成的的字短语和学习朗读。

李老师将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 2大语文的学习序列中加以考量,遵循儿童学习成长的规律,并不局限于这一文、这一课。

2. 学习习惯的养成恰是时候 李老师在课堂上尤其重视学生学习习惯、课堂礼仪的养成。 比如读书的习惯:

竖起书本读书时,教师教学生要像跳舞时搂住舞伴的腰一样正确持书;一边读书,一边圈画出生字,以教师的示范去影响、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圈画批注的习惯。 比如倾听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多次提醒学生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读得好的给他点赞,有缺点的要帮帮他;小组读书时老师及时提醒二三组的小朋友眼睛耳朵送过来,女生读的时候提醒男生面向周围的女生。 这既是课堂的礼仪,也是避免非朗读学生处在无任务状态下精神不集中的有效手段。 再如写字的习惯:

教师格外重视学生双姿的养成,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OK+手枪的写字姿势,形象生动,切实有效。

一年级的学生还习惯于幼儿园活动游戏的学习状态,在写字环节

---------------------------------------------------------------最新资料推荐------------------------------------------------------

的开始,教师即带领学生做写字操,富有节奏的律动,科学适度的运动,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写字这一语文学习活动,这也体现了教师对儿童心理特征的准确把握。

二、扎实学习语文,做一个导航正确的摆渡人 1. 字词学习凸显有趣、有效 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比如学习看字,教师出示猴哥反手远眺的图片,让学生形象生动地记住手+目 3组成看,由此进一步衍生出日+生组成星、门+人组成闪,再通过三字儿歌巩固识字人门闪、手目看、日生星,综合运用了借助图片识字构字规律识字儿歌识字等方法。

闪字,还承担着学习门字框这一新偏旁的任务,教师从探究字源入手,以汉字的演变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李老师在一年级的课文学习中,就敏锐地把握住这一点。

如在学习小小弯弯闪闪蓝蓝等叠词构成的偏正式短语后,及时地训练学生用闪闪和弯弯说的字短语,关注语言现象,发展语用能力。 2. 朗读指导着力读好节奏 教师巧妙地借助仙女棒帮助学生画出句子的停顿,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决了朗读容易出现拖沓的问题。

学习朗读从停顿、节奏入手,更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学生语感的初步养成。

3 / 7

读的形式有多样,有师生配合读、学生练习读、指名个别读、小组读、女生读、全班齐读,可以说能借助的主体朗读形式都用上了。 是不是每一篇课文的朗读都需要这么多的朗读方式,显然不是的,但这一篇、这一类的课文是必要的,这又一次体现了教师对学情的正确把握。

3. 写字指导渗透人文关怀 教师在课堂上是这样指导学生写字的。

第一,师生齐做写字操,半节课多的学习,写字操的引入放松心情、愉悦情绪。

4第二,出示要写的字儿,指导书写新笔画也是关键笔画竖弯钩。

出示靠墙休息的小哥哥图片,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并在教师的点拨下归纳出了竖弯钩的书写要点: 竖直、弯圆、横平、钩翘。

人体靠墙而坐的姿态和竖弯钩的笔画,的确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们应该为李老师这一巧妙联系和联想点赞,汉字本身就具有象形的特征,这一形象生动了关键笔画的指导,学生看得心花怒放,写得兴趣盎然。

第三,观察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关注起笔与占格位置,为正确、端正写字打下基础。 第四,生练习写字。

尤为可贵的是教师的要求是描一、写一,留一个修改用,细微之

---------------------------------------------------------------最新资料推荐------------------------------------------------------

处体现出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差异,静待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自然也就陌上花都开了。

第三、真切关爱学生,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摆渡人 1. 情境创设,给孩子一个愉悦幸福的课堂 教师极为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设境促学。

如课前谈话,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猜读老师的名弋字,借助拼音正确读,介绍弋的本义等,亲切之中又蕴含着语文学习。

导课环节教师清唱《小小的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传递了诗可唱,歌可咏的语文意识。

再如学习的字短语时教师创设了夏夜星空、朗读课文创设了仙女路过等情境,一个个优美情境的创设,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认知、感受、想象和创造。

2. 示范引导,给孩子一个受益终身的影响 5一年级的儿童就像一张白纸,也像一片沃土,教师埋下一颗怎样的种子,也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 老师的示范引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老师以她甜美、亲切、富有童趣的语言范读课文,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特别是示范一边读课文,一边圈画生字,生字的范写,都可以看出教师有意地放慢课堂节奏,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示范,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受益的是孩子的一生。

5 / 7

3. 教学细节,给孩子一份温暖人心的情怀 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学生的座位上都摆着姓名牌,练习纸上也写着孩子的名字,教师在提问或者评价的时候都能直呼学生的姓名,学生能够清晰地接收到课堂指令,同时也是尊重学生、亲切儿童的一种体现。

教师总能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都能做出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悦纳和而不同,保护儿童天性,引导学生学习,这是多么重要啊! 有一处想与李老师商榷的是:

《小小的船》是叶老创作的一首儿童诗,在李老师的教材分析中也作这一判断。

但是在课堂上,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却以儿歌来界定本文。 个人认为儿歌和儿童诗是有区别的。

儿歌和儿童诗都是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儿歌节奏感韵律要比儿童诗强,儿童诗却比儿歌更有意境,更有艺术性。 因此,在教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

具体到本课教学中,老师把本文处理成儿歌,在朗读指导上强调节奏和韵律。

这首儿童诗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读这首诗头脑里可以闪现出一幕幕形色 6兼备的画面,读这首诗也可以丰盈学生的想象。

从停顿入手指导朗读我是赞同的,但以拍手来强调节奏却可能破坏了诗歌的美感。

建议指导朗读时,以词和短语为单位来画出适当的停顿,并引导

---------------------------------------------------------------最新资料推荐------------------------------------------------------

学生想象画面朗读,就更能读出诗歌的意境和学生的想象。 总之,李老师以一个教育者的情怀,立足教材,关注学生,呵护生命的成长。

愿我、你、他都来做一个儿童与语文学习的摆渡人。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