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司 段绍和
【摘 要】 渝怀铁路30标DK524+600~DK536+000段隧道地质条件差,傍山偏压浅埋,覆盖层薄,围岩变化复杂。以该段几个隧道为实例,通过对开挖、爆破、支护等一系列技术处理,实现了安全、可靠、经济的预期目的,确保了隧道不渗不漏。 【关键词】 偏压 浅埋 隧道 支护
1 工程概况
渝怀铁路30标DK524+600~DK536+000段属低山河谷地区,自然坡度15~50°。地表覆盖较差,分别为块石土、碎石土,下伏风化页岩。隧道岩体破碎,节理发育,围岩的自稳能力较差。偏压浅埋分布广,共6个隧道,偏压区段共5段151米,主要集中在洞口段,浅埋区段共4段165米。
偏压浅埋隧道围岩概况表
序号 中心里程 隧道名称 凉水井隧道 全长(m) 995 Ⅳ级偏压(m) 20 20 Ⅴ级偏压(m) 15 25 65 26 131 偏压自浅埋然横坡 段(m) 1:2 1:1.5 1:2 1:2 1:1.5 15 20 90 40 165 备注 出口偏压兼浅埋 1 DK525+627.5 2 3 DK530+878 DK531+252 屯上1号隧道 184 屯上3号隧道 184 进口 进口偏压,过沟偏压兼浅埋 4 DK531+581.5 屯上4号隧道 315 5 6 DK532+567 DK533+959 合计 2 施工方案
大董隧道 半坡隧道 546 1278 洞身过沟 进口偏压,洞身过沟浅埋 进口 根据各个隧道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针对偏压浅埋段的施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挖:主要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4~10米;如岩层软弱,则可上部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下部分层分侧开挖等。
(2)循环进尺:根据隧道掌子面围岩的地质情况,在不同的机械设备配备下和不同的围岩中调整爆破的各种参数,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控制超欠挖和选择合理的循环进尺。
(3)支护:提高各种支护的质量,及时实施超前支护和系统支护是防止软弱围岩坍塌的关键。 (4)衬砌:仰拱先行,使支护形成环向闭合的体系,尽早施作拱墙衬砌,以及时控制软弱围岩和施工支护的变形。
(5)监控观测:加强地表和洞内的动态观测,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施工参数。 3 施工方法
3.1 偏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
本段偏压隧道特点:洞顶覆盖层较薄,地面横坡较陡,围岩级别较高,隧道承受显著不对称荷载。
1
屯上3号隧道进口DK531+160~+225段为严重风化页岩,节理发育,地表自然横坡1:2,覆盖层厚度2~12米,设计为Ⅴ级偏压(1:2),其中 DK531+193~+216.5为山坡冲沟。9月份正值雨水较多季节,为确保安全进洞,制定并实施了以下方案: (1)施做洞顶环状天沟,截断地表水流,并人工清刷边坡。 (2)对洞口边仰坡进行加固。仰坡采用锚网喷支护:初喷C20砼8cm,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L=3.0米,梅花型布置@1.5×1.5米,钢筋网φ8,间距20×20 cm。边坡锚喷支护。 (3)沿拱部开挖轮廓线外40 cm,按间距40 cm梅花型布置两排Φ42注浆小导管,L=3.5米,外插角20°,以锁固洞口。 (4)超前支护:沿拱部开挖外轮廓做Φ42小导管,L=3.5米,22根/环,2m/环外插角5~12°,采用单液水泥浆加固岩体。 (5)开挖:上导坑底面标高控制在起拱线位置。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上半断面弧形导坑和下半断面均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周边眼间隔装药,周边眼和底板眼均采用反向不偶合装药,不偶合系数1.9,药卷采用φ25小直径。
洞口段2米范围加密至0.6m/榀。下半断面待上半断面掘进10米后进行,采用分层开挖,第一层台阶高度约2.5米,第二层台阶至边墙脚,台阶纵向差2~3米。每一层开挖后,立即接长格栅钢架和喷砼作业。循环进尺以格栅钢架间距为准。 (6)施工支护:设拱墙格栅钢架,间距0.8~1.2米,锚网喷封闭岩层面。喷C20砼拱部厚度12cm,边墙7 cm,格栅位置处喷砼需覆盖全部钢筋;径向锚杆Φ22,L=3.0米,10根/环。开挖后及时进行锚喷支护,先初喷一层混凝土,出碴,安装格栅钢架,间距0.6~1.0m,然后钻孔安装锚杆和挂网,格栅分节处设Φ22锁脚锚杆(端部作成弯勾桩)。锚杆、钢筋网和格栅钢架焊成一整体,最后复喷C20砼至设计厚度。注意格栅需与超前小导管尾部焊接在一起。 当上导坑开挖至DK531+195,下导坑掘进至DK531+188,仰拱及边墙基础已施做15米时,连续几天大雨,造成洞顶地表DK531+180中线桩向河偏移3.1cm,地表DK531+178~+188线路中线靠山侧出现纵向裂缝,缝宽1~3 cm;洞内DK531+170~+173靠河侧起拱线出现3米长的纵向裂缝,缝宽1~2 cm,并有发展趋势。分析原因:隧道开挖洞室后,周围松散层产生了微量变形,在遭受雨水浸泡后,岩层间摩擦角减小,致使靠山侧压力增大,洞室受挤压开裂。根据上述情况,实施了以下方案:
(1) 停止开挖工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 洞内裂缝处用喷砼封闭,并注意观测,洞顶增加两个观测桩。 (3) 在DK531+170~+176格栅钢架处加设六根φ100mm的钢管过河撑。 (4) 加快简易衬砌台车的拼装进度。
(5) 待台车拼好后,迅速拆除三榀过河撑,推衬砌台车到DK531+166~+173.5就位。全环拱墙自行加设φ8钢筋网,并首环拱墙衬砌砼强度提高为C25,以增加衬砌砼的抗裂性。泵送混凝土,拱墙衬砌一次成型。连续施工了四环衬砌DK531+160~+187,大大改善了围岩的受力状况,地表的裂缝也没再继续发展。
2
(6) 在DK531+205山沟处,采用浆砌流水面,并5cm砂浆抹边封闭,以防地表水下渗。自DK531+187起,每开挖一段(8米),立即衬砌一段。 (7) 屯上3号隧道洞口段施工难点在于山体陡,为典型的偏压浅埋,雨水的影响较大。施工中坚持了“短进尺、弱爆破、早衬砌、勤观测”的施工原则,安全渡过了该不良地质段。 凉水井隧道出口偏压段开挖实际地质为松散碎石土,上部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下部分层分侧开挖。人力风镐,每开挖支护1米,用工字钢横撑加于拱脚处,并及时衬砌。 大董隧道进口偏压段实际开挖地质为碎石土,局部长年受地下水软化,层间夹泥,自稳能力差,由于成孔困难,采用Φ25自进式锚杆辅以小导管作超前支护,Φ小导管斜向45°注浆,困难地段格栅钢架改为工字钢架,以加强支护的刚度。 3.2 浅埋隧道的施工 屯上4号隧道浅埋段设计为Ⅴ级围岩,上覆碎石土,下付风化页岩,正处于山坡一冲沟下面,冲沟中心里程DK531+620,冲沟系松散土石堆积而成,地面横向坡度约1:2.5,最薄处洞顶覆盖层仅4米,洞顶土体很难形成自承体系。该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7米;上部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下部分层开挖。 (1)上导坑开挖实际地质:拱腰以上为堆积体,以下为风化页岩,由于常年手冲沟水流下渗,岩体 3 软化,层理间结合力较差。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在超前支护的作用下,人力风镐环形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0.6~0.8米。
(2)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及格栅钢架结合锚网喷联合支护。小导管注浆浆液采用单液注浆,单根小导管注浆量为0.2m,以确保岩层间隙胶结良好。注浆结束8h后即进行下一循环开挖。 (3)开挖后立即初喷5cm混凝土封闭裸露岩面,并迅速打φ22径向锚杆、挂网和架设格栅钢架,格栅钢架之间环向每米设φ22纵向连接筋,然后复喷7cm混凝土至完全覆盖格栅钢架。 (4)格栅钢架的布设密度:DK532+575~+600段1榀/1m,DK532+600~+630段1榀/0.6m,DK532+630~+645段1榀/0.8m,DK532+645~+665段1榀/1m。 (5)下部开挖时,为避免围岩暴露面大造成坍塌,分上下两层台阶开挖。开挖后初喷4cm混凝土封闭裸露岩面,设格栅钢架,复喷3cm混凝土,各层间格栅钢架连接牢固。下部每开挖出7米,立即跟进灌注仰拱和拱墙衬砌6米,直到完全通过浅埋段。 (6)在施工过程中,一遇上雨天,DK532+620右侧拱腰处渗水成大股流下,致使整个隧道各种工序均处于停顿状态。为确保安全、不留隐患,采用了“堵排结合”的办法:DK532+617~+623拱部采用Φ42小导管压浆堵水,单根小导管注浆量约为0.3m;拱墙衬砌前,6米范围内加密铺设3环环向透水软管,4根/环,接集中渗水,并铺设拱墙CCR防水板,排向隧道排水沟,形成通畅的排水体系,确保隧道不渗不漏。 33 大董隧道浅埋段采用小管棚(Φ42注浆小导管+格栅钢架),结合锚网喷和护拱支护安全通过。 4 注浆小导管施工工艺 4 小导管选用Φ42、壁厚3.5mm热轧钢管,长度3.5m,环向间距0.3~0.4 m,每环22根,每根3.5 m,纵向间距2 m。小导管前端焊成尖锥形,管壁每隔20cm梅花型交错钻φ8mm圆孔,小导管尾部1.5米范围不钻孔。小导管布置在开挖轮廓线外。
小导管采用钻孔打入法,注浆前用高压风清洗管内土石,并喷射5cm砼封闭工作面作为止浆墙。注浆过程中注意检查出浆情况,根据注浆量(每根小导管注浆量不少于0.1m)和注浆压力(0.5~1.0MPa)的情况决定终止注浆时间。小导管尾部与格栅钢架焊接在一起,并在开挖时,控制合理的循环进尺,两环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 m。以发挥小导管的桥梁作用。在成孔困难地段,建议在小导管前端焊接一个简易的一次性钻头,从而将钻孔和顶管同时完成,缩短导管安装时间,并减少成本投入。 5 结束语
(1)由于钢纤维喷砼具有较高的韧性,在素喷砼部分开裂的情况下,还能传递轴力、剪力和弯矩,在偏压浅埋隧道施工中,建议喷砼加入钢纤维,以提高喷砼的质量,减少喷砼的回弹量,并充分发挥喷砼的作用。
(2)在软弱围岩,特别是堆积岩体施工中,建议格栅钢架改为工字钢架,以增加支护的刚度,以控制围岩的变形。
(3)坚持“预加固、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观测”的施工原则,及时掌握围岩的动态情况,选择合理的循环进尺,确保施工支护的质量,才能安全平稳渡过不良地质段。
(4)在偏压浅埋隧道施工中,尽早施做整体式衬砌,以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
(5)根据围岩的地质情况调整光面爆破参数,科学、经济安排不同围岩的合理循环进尺,进一步提高施工进度和控制超欠挖,以达到高效、经济施工的目的。
3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