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教学案例
随着我国新一轮根抵教育课程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的 指导下,改革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 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阔小学数学教师关住和探讨的热点问 题,于是在《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的引领下,我在 6 月教学实践 活动课《七巧板》时,发展了一些尝试,恳求同行赐教。
片段 1
——直观演示,激趣导入。
1、师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图形朋友。 天图形朋友来到我们班,想和同学们做游戏,你们看图形朋友上场 了。
2、看图(出示课件:演示七巧板中 7 个图形朋友拼成海豚图, 散开后拼成帽子图,又散开后变成驼鸟图。)
师:我们想像一下,组成驼鸟的图形朋友散开后,再拼在一起 会拼成什么?
再看图示:(出示课件:演示由驼鸟图散开变成 7 个学过的图 形,再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把这样的七巧板拼在一起,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这 就是七巧板,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图游戏,它起源于宋代,已有 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它是黄伯思创造的,起初叫“燕肌图”,也 叫“七星”“易方”。后来就叫“七巧板”。它不仅代表了的智 慧,还得到了世界的赞叹。
师:(提醒课题) 片段 2
——小组交流,自主探索。
1、 欣赏图片:(电脑演示如何把正方形剪成 7 块板,涂上颜 色,并注有编号。)
2、 说一说。
师:请子细观察画面,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组织小组交 流)
生 1:七巧板是由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生 2:一共有 7 个图形。
生 3:七巧板中三角形个数最多,有 5 个。
生 4:七巧板中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个数至少,各有一个。 生 5:5 个三角形不一样。
生 6:两个大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
3、 照七巧板小图形的编号,说出七巧板拼成的长方形、三角 形各小图形的编号
4、 拼一拼。
(1)学生用其它方法拼出长方形、三角形。(播放音乐) (2)电脑演示:七巧板拼成一只小猫。
师:七巧板可奇妙了。不仅可以拼摆几何图形,还可以拼摆出 各种人体动态、动物、植物、用具、建造物、文字等许多奇巧的图 形。不信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生:是一只可爱的小猫)老师用 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为了小猫的耳朵,用一个正方形来做它的脑袋,它 的胖胖身体是用两个大三角形拼成的,一个中三角形用来做它的 脚,,最后剩下的一块平行四边形就是它的尾巴了。你们想动手拼 一拼吗?(学生摹仿拼摆。)
5、 议一议。
师:明明勤动脑筋,用七巧板拼出了各种形状的图形,组成为了 一幅漂亮的风景画,小组讨论想象,每一个图形像什么?由哪些根本 图形组成的?
师:你觉得它像什么?(逐个指着图) 生 1:我觉得它像一座山。 生 2: 我觉得它像一座房子。 生 3:我觉得它像一条鱼。 生 4:我觉得它像一条船。 生 5:我觉得它像一个人在做操。 生 6:我觉得它像一座桥。 ……
师:大家都喜欢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玩,大自然是非常漂亮的, 所以我们要保护它,做个环保的小卫士。
师;请同学们各选出一个图形拼一拼,看谁拼得最像。 6、 试一试。
师: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生活中的 图形,并起个好听的名字,并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一听,比一比谁 的图形最好、最多。
(播放音乐,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交流的根抵上汇报交流, 评出拼图小能手并发智慧星。)
生 1:我拼的是一只兔、一个洒水壶。 生 2:我拼的是一棵树、一把刀、一只孔雀。 生 3:我拼的是一 个人戴着一顶帽子。 生 4:我拼的是一只羊、一只鸡、一个台灯。
…… 片段 3
——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 出示一幅鹅图,师:看到这一幅图,你们联想到什么? 生:看到这一幅图,我联想到古诗《鹅》。(学生背古诗) 2、电脑演示“守株待兔”的拼图,猜一猜它们分别像什么? 3、让学生尝试自己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并说一说故事内容 告我们哪些道理。
4、编一编。
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出故意义的图形,并添加一些背景,编 成小故事。
(教师巡视,到每一个小组听一听,看一看。) 5、展示学生作品,讲述故事。 片段 4
——评价体验,完毕全课。
师:这节课,我们用七巧板拼出了许多漂亮的图形,编出了许 多有趣的故事,你觉得七巧板奇妙不奇妙?奇妙的七巧板,会使人 们变得更可爱、更聪明,老师希翼你们人人成为可爱、聪明的智慧 星。
师: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许多“七巧板”的游戏,课后,请同 学们在家长的匡助下上网拼图,并查找有关七巧板的知识。
上面的教学片断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我在“表 达课标理念,改革课堂教学”下了一定的功夫 ,主要表达在以下几 个方面:
1、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阶段的数学课程的根本 出发点,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应该使学生答复对数学理解 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开展。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组成为了三维一体的教学总目标。为了处理好三维一体的关系,在活 动之前,我创设了七个图形朋友上场,学生个个聚精会神,还不时 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这时学生强烈的参预欲望被激发,求知欲望也 随之而产生了,我还通过讲七巧板的故事,使学生对学习七巧板产 生兴趣,崇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在认识了七巧板的根 底上,让学生拼认识的图形,想象拼出的图形像什么,并且用七巧 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这种形式既稳固认识图形,又培养学生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还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 趣。
2、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课程标准》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 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 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机。《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 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纵观整节活 动过程,初步表达“创设情景——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 应用——评价体验”的探索性模式。当学生欣赏了如何把一个正方 形剪成 7 块板后,我就提出了问题:“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 生带着问题自己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然后发展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知识。当浮现七巧板拼出各种形状的图形,组成一幅漂亮的风景画 时,我就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每一个图形像什么?由哪些根本图形组
成的?在“拼一拼七巧板”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根据 模板拼图。 2、自由创作图形并给图形取个名字。 3、拼图讲故事。 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的,这一设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学习程度,自觉调节好各个环节的学习时间,遵循由浅入深的原 那末,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
3、关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摹仿 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落实新课改提出的要转变学生学习方 式的一项重要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在“自由拼图”这一环节中,我让学 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生 活中的图形,并介绍给同组同学,同学们互相提意见,取长补短。 在“拼图形讲故事”这一环节中,就让学生小组合作拼图,通过想 象编故事、拼故事、讲故事的形式,鼓励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 作、学会匡助。当做品展示时,学生看到经过互相讨论、学习后, 反复修改的作品是如此漂亮,真正体味到“合作”的快乐。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目前义不容辞的责 任。在本次活动中,我非常住重学生创造性拼图,当学生认识了七 巧板后,就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拼出认识的图形。还鼓励学生拼 出多幅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在优美、动听的乐曲声中动手拼摆,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拼出了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图形来,这样 的活动,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火花,领略数学创造美的风貌,把 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一个斩新美妙的境界。
5、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现代的教学,越来越关住课程之间的整合。活动的`开始,通过 讲七巧板的故事,对学生发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欣赏漂亮的风景 画,对学生发展环保教育;通过看拼图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在 “守株待兔”的引导下,学生拼图编出故意义的故事,如“小猫钓 鱼”、“龟兔赛跑”。这种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 语文课的“说话训练”搬来了,同时对学生无形中渗透了思想品德 教育。在学生拼图形时,我故意识地播放民族音乐,让孩子潜移默 化地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在“拼图编故事”时,我要求学生把创 作的图形添加一些背景,形成一幅完美的画,这需要一定的美术知 识,这种课程间的整合,给我带来不少启示。
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纷纷出点子,还要求老师再给他们玩 “七巧板”,我承受了学生的建议,组织了课外活动。活动 1:自 主拼图比赛。活动 2:小组拼图编故事比赛。活动 3:师生共同设计 一期以“奇妙的七巧板”为题的“数学专刊”。通过这节课教学, 使我深深感到,新理念给学生带来了一个斩新的学习环境,在教学 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放心地交给 学生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身上隐藏着宏大的潜能。平时学习数学 时“学困生”,在这堂都消失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专心致 志,是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孩子。在最后的“作品展示”中,我们看 到的是一幅幅有个性的,充满童趣、充满梦想的作品,新理念下的 课堂教学给老师带来了新的思量,如何改革教学,如何重新认识学 生------,我想说:“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真精彩”!
1、 学生创作的组拼模形局限较大,学生的拓展体验任何得到 充分的表达?
2、采用了新的学习方式,导致了时间的不够,如何解决这一矛 盾?
3、如何使学生爱评价、会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