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动物笑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文章写了动物的哪些笑谈,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具体语句感知大鹦鹉可可的“恶作剧”。
3.学习作者专心致志的科学态度,爱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语句理解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幽默风格,和专心致志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来认识动物行为学的先驱——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部通俗科学著作。这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用生花妙笔向一般大众讲述动物故事。“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与动物的那些趣事与笑话吧。
【自学内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哺乳(bǔ ) 鹦鹉( wǔ ) 禁锢( gù ) 匍匐( pú fú)温驯( xùn )
虐待(nüè ) 余晖 ( huī ) 模样( mú ) 怪诞不经(dàn 大相径庭( jìng )张牙舞爪( zhǎo) 神采奕奕( yì )
2.解释下列词语。
(1)禁锢:束缚限制,这里指被关在笼子里。
(2)嗔怪: 对人表示不满 。
(3)咒骂:用恶毒的话骂。
(4)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来对待。
(5)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6)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3.选词填空。
)
但是水鸭就不同了,凡是有人工孵卵器孵出的小凫,总是极其 羞怯 (胆怯 羞怯),难以 接近 (接近 靠近),每一次出壳,就赶紧 逃开 (逃开 躲开),躲进附近的暗角落里不肯出来。
【探究内容】
1.浏览课文,说说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
答案:(1)可可能准确的找到我,特别是再一次长途跋涉后,听到我的叫声它都能认出我;(2)可可的头一次“恶作剧”;(3)可可的想象力丰富。
2.“可可”和主人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答案:你必须和活生生的动物建立亲密关系……如果你对动物没有爱心,不能把动物视为人类的近亲,就别想与动物建立互信的关系,就别想在研究方面有什么重大收获。正是凭着这种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同情,他和周围的动物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真正融入他们的种群,甚至不惜为他的野生动物朋友作出巨大的牺牲,
3. 文章第13自然段开头几句属于什么描写?是揣摩“我”此时的心理。
答案:心理活动描写。到底叫还是不叫,叫了可可会不会不认识我,不叫又担心它的安危的矛盾心理。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一只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大鹦鹉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大鹦鹉的“恶作剧”,揭示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真谛。千姿百态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让我们一起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板书设计】
结构示意
总写方法怪诞不经。
回忆研究水鸭子的实验经过。 相互信任
动物笑谈 能准确的认出“我”。和谐相处
回忆和大鹦鹉之间的趣事 咬掉父亲衣服的扣子
把毛线缠在树上
【检测用题】
阅读“又有一次,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至“也不知道我们是用什么法子把毛线缠上去的。”完成问题。
1.选文主要写了大鹦鹉可可的两次“恶作剧”,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1)大鹦鹉可可趁父亲午睡时,把他的衣服扣子全咬掉并摆在了地上。(2)大
鹦鹉可可把母亲织毛衣的毛线缠在了大榕树上。
2.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B )
A.“我的天啊,你是不是病了?”我说。
B.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吓了一跳。
C.“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混账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D.我问:“你这毛线是怎么缠上树的?”
3.从选文可以看出大鹦鹉和主人的关系怎样?
答案:这件事反映出鹦鹉可可和主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说明它对主人是信任的。
【备课素材】
【走进作者】
康拉德.劳伦兹( 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部通俗科学著作。这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用生花妙笔向一般大众讲述动物故事。这得益于他细心的观察和对动物的真挚感情。他认为要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你必须和活生生的动物建立亲
密关系……如果你对动物没有爱心,不能把动物视为人类的近亲,就别想与动物建立互信的关系,就别想在研究方面有什么重大收获。”
【古诗里的动物】
(1)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