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交流负载线的几种简便作法

来源:东饰资讯网
第33卷第1期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J0URNAL 0F EEE Vo1.33 NO.1 2011年2月 Feb.2011 交流负载线的几种简便作法 惠 苗 (三明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福建三明365004)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放大电路图解分析是重点之一,因此交流负载线的画法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本文在辅助线画交流 负载线的基础上,给出最简便的作辅助线的方法,并且给出通过电路关系和数学公式推导得出的直接法和定点法。定点法是最简捷,学生最乐 于接受的方法。 关键词:放大电路;交流负载线;图解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86(2011)01—0113—02 Several Kinds of Simplified Drawing Methods on A.C.Load Line HUI Mia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4,China) Abstract: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urse,the graphic analysis of amplifying circuit is important.The technique of drawing is necessary to master it for students.Base on aided method of drawing methods on A.C.1oad 1ine,this paper presents simplified aided method。direct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fixed point by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and deducing mathematical formula.The method of fixed point is simplifiedest and acceptanter to students. Keywords:amplifying circuit;a.c.1oad line;graphic analysis 当我们分析“电子技术”教材[1-3]中的基本器件 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时,通常采用解析法、图解法 1辅助线负载线作法 图1是共射放大器,其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 tan口 :一1/R L 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小信号线性电路。如果输入 大信号时,放大器将进入非线性工作状态,此时宜采 用图解法。 其中,a 是交流负载线与横坐标的夹角,R 是R 和R 并联值。 我们可在图2所示的输出特性横坐标上任选一 采用图解分析放大电路,需在三极管的输出 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确定静态工作点Q) 和交流负载线来分析动态工作情况。空载时交流 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重合,而有负载时交流负载 线与直流负载线不重合。大多数教材[】。 没有介 个点K,根据斜率tana 一1/R 计算出纵坐标上对 应的点J,连线JK。过静态工作点Q作平行于JK 的直线MQN,这就是放大器交流负载线[4]。 绍画交流负载线的具体方法。本文以单电源供电 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为例,介绍交流负载线的几 种画法。 还有一种简单的作辅助线法是,在纵坐标轴上 取lmA的点E,在横坐标轴上取lmA×R , (V)的 点F,得辅助线EF。我们过Q点作平行于辅助线的 收稿日期:2010—06—24;修回日期:2010—11—26 作者简介:惠基金项目:福建省质量工程项目(ZL0902/RM(sj));福建省质量工程项目(ZL0801/SF(sj)) 苗(1980一),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处理研究及计算机教学工作,E—mail:hmxkb@tom.corD_ 114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第33卷 图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图2 交流负载辅助线 直线MN即为交流负载线。 2直接负载线作法 无负载时采用两点法画直流负载线,交流负载 线就是直流负载线。如图3所示,该直流工作点电 压为UceQ=Uc 一IcqRc,式中Ucc为放大器电源电 压,IcQ是工作点电流。 当共射放大电路输入端加入信号后,电流 。和 电压RCE都在原来静态直流量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 交流量,即 ic—jc。+i (1) “cE—UcEQ+ E—UcEQ—i cR L (2) 由上两式可得 ic—IcQ一(“cE—UcEQ)/R L (3) 如果“cE一0,由上式可得ic—fcQ+ UcEQ/尺 L 因为R L—R ∥R【.,故ic( —Ucc/Rc+ U Q/R 一U :/R + ,可见它比直流负载线 Ucc/Rc高出Ai—UcEQ/RlJ。 如果ic一0,可得“cE—IcQR I +UcEQ。 因为R 一R ∥R ,故有 “cEG—Ucc一[尺c/(Rc+RL)](Ucc—UcEQ)一 U 一Au,可见它比电源电压(即直流负载线)小: Au一[尺c/(Rc+RI )](【,cc—UcEQ) 由此可见,交流负载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 M(0,icG)和N(“cEG,O),如图4所示。 图3 无负载时的负载线 图4 有负载时的负载线 3定点负载线作法 当共射放大器加入输入信号U 后,产生一个交 流电流i 。由于静态工作点电压UceQ—U 一U。,其 中U 是电阻R。的压降。由式(2)和式(3)可知 “cE=UcEQ—i oR L—UcE—icR L 若增加集电极电流的交流分量i ,意味着Q点 电流沿纵轴上移 ,电压沿横轴左移Au—Ai R , 就可以确定一点P ,如图5(a)所示。而减小集电极 电流的交流分量i ,意味着Q点电流沿纵轴下移 ,电压沿横轴右移/Xu—Ai R ,也可以确定一点 P ,如图5(b)所示。负向和正向情况正好相反。这样 连接P 或P。点和静态工作点Q并延长至 轴和 U 轴,就得到交流负载线MN了。 (a) 正向 时 (b) 负向△ 时 图5定点画交流负载线 4 结语 以上介绍几类画交流负载线的方法,其中辅助 线法在教材中介绍比较多,但画法比较麻烦;而直接 法同电路理论联系紧密,为简捷,学生更容易接受, 计算工作量小,只需要计算△i 对应的值△M ,作 图步骤少,可一步到位。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等.电子技术基础一模拟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85—91 [2]刘润华,李震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 出版社,2007:68—72 [3]霍亮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7— 28 [41林澄渊,冯惠.放大器交流负载线画法综述[J]_抚顺:抚顺石油 学院学报增刊,1999,19卷(8):23—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