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蚕乡小镇,四周河浜(bāng)萦绕,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它的早晨是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一片斑斓的银鳞,河水净得透明。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挨着一只,好像一座水上浮桥。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不时有一片片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船驶远了。河面上荡漾着船工愉快粗犷的小调和从大街上飘来的游丝般迷离的叫卖声。
小镇上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一个欢乐的旋涡。沿街摆满了各种土特产。刚从地里割下来的青菜还带着露珠;刚从河里捕上来的鱼、虾又蹦又跳;还有小羊羔、长毛兔……真叫人目不暇接,留恋不止。
小镇的早晨更是紧张的。大街两旁,不少经营的个体户早早地开张了。河对岸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上班的农家姑娘。镇上盛产蚕茧,今年他们办起了自己的丝织厂,小镇在变化。
多美的小镇的早晨呀!它的早晨就这样在木船悠闲的摇橹声中醒来了。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这篇文章抓住小镇早晨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展开描写。 (3)读一读,比一比,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①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不时有一片片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驶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船驶远了。
②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不时有一片片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船驶远了。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本文选自______国作家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_____ 舒服______ 明亮______
(3)短文中的“终于”一词含有丰富的内容,请你用一段话,写出它蕴含的意思。
(4)文中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是______,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______. (5)这段话里,小女孩的现实处境与幻象中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衬托了
小女孩______,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______。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身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据说,它饿极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的。”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_____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_____把它放了_____好不好_____说着_____把蜻蜓还给翠贞_____翠贞看了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1)补全文中所缺的标点。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______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______把它放了______好不好______说着______把蜻蜓还给翠贞______ (2)这段话主要讲了______。
(3)蜻蜓尾巴的特点是______,作用是______;眼睛特点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4. 阅读。
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1)这位老人的耳朵真的聋了吗? (2)这位老人为什么这样说?
(3)认真朗读这段课文,思考老人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军礼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她仍骑在车上,旁若无人地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_____站住_____随着喊声_____她的车后架被人拉住了_____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_____扭头一看_____不由得气恼地问_____你干什么_____ “请你下车。”岗哨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嗦。”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妨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室,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了一位年过半百的军人,他身材魁梧,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前去,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自向
哨兵走来。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要涌出的泪水,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小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1)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站住______随着喊声______她的车后架被人拉住了______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______扭头一看______不由得气恼地问______你干什么______ (2)根据已经分出的两段(文中已用“‖”标明),写出段意。 (3)在文中找出三个“看”的同义词。
(4)陈司令员为什么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 (5)陈司令员的女儿为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________________,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按原文填空,把课文补充完整。 (2)解释划线的字。 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亦:______ 捧:______ ②坚闭门而不出
坚:______ 闭:______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一句一句地________,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________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________,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个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总理对待工作______的态度。
8. 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A】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B】拿矿物资源来说,它________上帝的恩赐,__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1)请在选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______上帝的恩赐,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______。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3)画线【A】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画线【B】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4)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将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么做?
9. 阅读下在的语段,回忆所学过的课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说实在的,田螺很好看。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裹在那个深绿色的硬壳里面。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施转的沟纹,从头转到尾,越来越密。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
(1)这段的构段方式是______,主要介绍了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田螺“奇妙”的外表 其一______; 其二______; 其三______。
(3)“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是______句,形象地说明了______。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中山破陋习
孙中山又是生气又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
“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你年级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1)“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呢?”不改变原意,请你改为陈述句。 (2)孙中山“生气”是因为______,“心疼”是因为______。
(3)“还不懂这些事”中的“这些事”指的是______,你从妈妈“含着泪水”体会到______。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可以体会到______。
11. 阅读大观园
(一)索溪峪的“野”(节选)
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1)结合选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望而生畏:______
不拘一格:______
(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 。 (3)山的野性美是一种怎样的美?
(4)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描写了山的“野性”美。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叶圆圆(节选)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1)选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从选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_____的荷叶 ______的眼睛 ______的翅膀 (3)读一读,连一连
荷叶是______ 小水珠 停机坪 荷叶是______ 小蜻蜓 歌台 荷叶是______ 小青蛙 摇篮
13. 重点段落品析。 有时候我很温和(hé huo),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méi mò)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1)从括号里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温和______ (hé huo) 淹没______ (méi mò)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这段共有______句话。主要写的是______。
(4)“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是“我”做的______;“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是“我”做的______。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年级二班的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
老师思忖________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这一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末考试时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10分作为利息,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末考试,差生语文考了81分,老师扣10分,净剩71分。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词来代替“思忖”,意思保持不变。
(3)本文写了两个人物:______和______。 (4)找出文中描写差生心理变化的词语。 (5)你喜欢这个老师吗?为什么?
1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山脚下!
(1)解释词语
毫无疑问:______ 隐隐: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 黑暗——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_____ 贡献——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______、______ 蜡烛: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十分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的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着漓江笑哩!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帽,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漓江像一个温情的“保姆”帮人们洗去一天的疲劳。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一个个黄色的小孩儿还在树上说“悄 悄话”。秋天那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啊!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登上漓江旁边的叠彩山远远望去,漓江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穿山、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我长大以后要和家乡的人民一起,把这美丽的漓江建设的更美,更美……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颗璀璨的明珠,这个东方的“日内瓦”。 (1)给这篇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这篇文章是按______顺序写的,写出了漓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美。 (3)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叶儿 ______的漓江 ______的游泳圈 ______的带子 ______的游泳帽 ______的明珠
(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______ (5)仿照文中的比喻句,自己来写一写。
18.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①大抵:______ ②秉性:______
(2)找出梅花秉性的句子。
(3)给上面一段话用“”分层,并写出层意思。
(4)这段话,用梅花赞美了怎样的人?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这样的人物吗?(至少两个)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普罗米修斯
火神不敢违抗(kāng kàng)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 k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qī xī)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zhàng zàng)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违抗______(kāng kàng) 狠______(hěn kěn)心 双膝______(qī xī) 肝脏______(zhàng zàng) (2)把普罗米修斯受到什么折磨得语句写下来。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沙滩上的童话(节选)
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一个小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我说:“挖地道,在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堆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给轰塌了。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1)这段话写出了“我们”攻打______,救出______的经过。
(2)“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的意思是“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______。
(3)用“______”画出孩子们轰塌城堡的方法。 (4)孩子们欢呼是因为:______。
(5)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孩子们______的心情。
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文中“漫步”的意思是: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
(3)第2自然段中“多好啊”的作用是(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正确的句子是( )
22. 课外阅读。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
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欢笑。 (1)根据短文的内容,下面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 (2)校园的老槐树______高,有______粗。( )
(3)短文是围绕______句话来写的,告诉我们______、______就是老槐树的主要特点。( )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它把______比作______。( )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每个人都是天才 <节选>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回到母校教书。有一天,改学生的书法,发现有个学生写得又黑又脏,但是笔墨纵肆,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我举着朱砂毛笔,看了又看,不知怎么给分数。论\"规矩\",他的字实在太乱;论\"气韵”,他的字又别有一种\"丰神”。 最后,我批了\"甲下\"。
书法作业簿发下去了,我看到那学生眼睛瞪着自己的成绩,露出难以至信的表情。也见到他旁边同学的奇怪反应。我猜想:他们一定认为我这个导师乱批。 于是我对全班说:“某同学的书法,以一般的标准来看,我应该给他丙,但是我发觉他的字里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大家要知道,字写得漂亮不难,但是写得自成一家,别有风骨,就不容易了。凡是成功的书法家,必定都因为他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味道。\"然后,我把那学生到叫到桌前,“你下次只要控制自己的笔,不要写出框子,就会好多了。你想想,一个有才气的人,如果又能约束自己,脚踏实地地学,当然容易成功。”
我相信,那时候班上每个学生那看到了,他一天天在进步。他的本子不再又脏又烂,他的字不再横涂竖抹。最后,他居然能代表班上参加书法比赛。
如果有一天,他成为名书法家,我一点也不会诧异。当然,我也可能对自己的\"识才\"而沾沾自喜。
今天,读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怒目少年》,看到许多\"好老师”与“坏老师\"的影子与影响,也看到王先生的一段———
\"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比喻做事踏实认真。______
②形容自以为是很好而得意的样子。______
(2)\"我\"为什么会给写字又黑又脏的学生\"甲下\"?
(3)\"我\"给了写字又黑又脏的学生建议后,他发生了什么变化? (4)从王鼎钧先生的话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见人爱的大熊猫
在所有的动物中,大熊猫是最招人喜爱的了。它长着两个黑眼圈,好像戴着一副墨镜,走起路来四平八稳,还真有点绅(shēn)士风度呢。
大熊猫是一百多万年以前就出现的古老动物,一直存活到现在,所以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现在世界上大熊猫的数量已经很少了,而且只生活在我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是我国第一类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
(1)全文共______段,第二段______句话。
(2)大熊猫是______以前就出现的古老动物,被称为______。 (3)大熊猫什么样?请你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
2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守诺言
我的父亲是普通的农家汉子,讲不出什么大道理。然而,他那些朴实的语言,教给我的为人与处事的道理,却让我终生难忘……
小时候,家境拮据。那一年,我正读小学二年级,家离学校有四五里路。就在这年的冬季,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雪,我的小手也冻裂了,望着其他同学戴着一双双漂亮的手套,我眼中充满了羡慕,也吵嚷着要父亲给我买一双。父亲掏遍了身上的口袋,却只掏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一枚五角的硬币。他对我说:“孩子,钱不够了,明天给你买,好吗?”不懂事的我却伤心地哭了起来。父亲紧紧地抱住我,说:“别哭,孩子!爸爸明天一定给你买……一定买……”父亲不断重复着那几句话,然而,我却不相信,不停地哭,直到晚上,我也没有理会父亲。
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就出门了,到天黑才回来。一进家门,他就马上递给我一双漂亮的手套。父亲回来后就病倒了,一连几天也没能起床。此时我才知道,父亲是冒着大雪下到冰冷的河里摸鱼,然后拿到集市上卖了,才给我买回了手套。望着病在床上的父亲,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父亲用手摸着我的头,安慰说:“孩子,人活在世上,要记住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然后尽力去做好,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
父亲的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的成长,使我信守自己的每个诺言,踏踏实实走出人生的每一步。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为人处______世(chǔ chù) 不禁______(jīn jìn) 吵嚷______(rāng rǎng) 踏踏______实实(tā tà)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信守诺言:______。 ②拮据:______。 ③羡慕:______。
(3)文章中,父亲为了给“我”买手套,竟______,然后______,才______。父亲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______。
(4)父亲为了给“我”买手套,大病了一场,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
2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
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 (2)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______顺序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季节来描写校园里的梧桐树。
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恩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词 ①固:______ ②或:______ ③重于:______ ④轻于:______ (2)我们队伍的根本宗旨是( )
(3)把画线的句子改为因果关系的句子。
2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1)找出概括汤姆和伙伴的“海盗生活”的句子,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向往的是一种顺应天性、与自然为伴的_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
(2)我会仿写。(至少两个) 例:无忧无虑 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字“篝”读______,和它同音的字有______、______。 (4)请你谈谈对选文末尾“乐土”和“净土”的理解。
2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住美国学生站起未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接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选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请按文段内容填空。
______的土地 ______的历史 ______的斗争 (2)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②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3)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30. 阅读课外选段,回答问题。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lǎn lǎng)洋洋地晒(sài shài)太阳,什么也不干。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懒______(lǎn lǎng)洋洋 晒______(sài shài)太阳
(2)我能找出第一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3)我能写出“非常”的近义词:______。 (4)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例:懒(懒洋洋)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 胖______ 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