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预备党员入党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自从我被确定为预备党员以来,在组织和老党员的熏陶下。我的思想不断的得到了磨练和提高,现向组织汇报近段时间的情况: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十七大的召开是中国的政治大事。作为一名入党
尊敬的党支部:
11月30日下午,天气晴朗,我们党课学习小组一行12人来到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红巷13号,参观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我们这次实践活动之前,我认真查阅了关于讲习所的相关资料,由于准备比较充分,所以十四号下午,我是怀着无比激动和向往的心情来到这个神圣的地方的,这次的实践活动将是对我的一次革命的洗礼,在这里,我将接收到革命的教育。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所在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为了联合广大的农民阶级以争取革命胜利,为了培育农民革命火种,毛泽东于1926年11月提出了在武昌开办湘赣三省农民运动讲习
1 / 6
所,很快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1927年3月7日,讲习所正式成立并开始上课,学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人,教员有许多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周恩来、董必武、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彭湃、郭沫若、张太雷、李立三、邓演达、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等,都在农讲所讲过课或向学员作过报告。讲习所成立以后,毛泽东亲自主持常务工作,并且还担任《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的教学,在这里,他作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专题报告。在经过了一百天左右的政治军事文化的严格学习后,这800多名学员于6月19日全部毕业,毕业后他们马上投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并且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讲习所前面所对的街道正是著名的红巷革命遗址圣地,初冬的阳光虽然很不温暖,但讲习所的庄严依然映射在我的眼中。到的时候,我马上就被正大门所吸引住了,虽然它建得不高大,也不张扬,但是大门两旁的革命字迹却深深的吸引了我,驻足、拍照、瞻仰、思考……这与我在网上看到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进大门之后是一个院子,里面环境优雅,花木繁盛,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红色的字符——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遗址,在这排字下面就是教务处。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教务处,里面陈列着当时用过的藤椅、木桌等设施,这里曾是合理设置课程,结合实际提出培养目标的场所。再往前走是一间很大的房子,这就是当年学员们学习的场所——大教室,教室讲台正中间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相片,相片下面是总理的革命遗嘱,当时我们组员都很认真的读了这篇遗嘱,并且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穿过教室
---------------------------------------------------------------范文最新推荐------------------------------------------------------
便到了大操场,是学员们进行军事训练和集会的场所,操场西边是1927年3月召开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时的主台,台前是毛主席的巨型雕像,他右手高抬,目视东方,我们在这里进行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庄严宣誓。过操场后是学员们住过的寝室,虽然是隔着铁闸门看的,但里面的陈设却是井然有序。最后面是食堂,里面保留着当年教员与学员们用过的炊具等。参观完毕之后我们做了与农讲所有关的问卷,在与路人的交谈中我们还得到了很多关于革命的知识。讲习所前面的石凳上有几个晒太阳的老人,他们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们是经历过革命的,让我们也不要忘记优秀的革命传统。 在这个长方形的大院落里,我停留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静谧的院落曾是74年前风云际会的全国“农民革命大本营”,在这里革命先辈们把农民运动的火种撒向全国。时过境迁,时代风云变化,但是革命的精神却永久的留在了这里。这次的参观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实践教育活动,也是我党课学习的收获,我在这里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汇报人: XX年11月
敬爱的党组织:
3 / 6
今年的初冬,北京处处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寒冷,在鹅毛般的飞雪中,我们又挥别了一位大师级的人物——钱学森。关于钱老,最初的记忆定格在小学的课本里,虽然那时的课本插图称不上精美,语言也说不上华丽,但他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的事迹是那么的让人钦佩,那句“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又是那么的让人感动。从那以后,钱老和他那不畏艰险,立志报效祖国的精神就成了我们追求的标杆。
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伟人的精神是无限的。连日来,社会各界怀着悲痛和敬仰的心情,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悼念这位伟人,钱老运用渊博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强盛所做出的居功至伟的伟大奉献,更是感动和激励着所有中国人。为此,讨论什么是“钱学森精神”也就成了一种不约而同事情。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在那种被欧美军事隔离而苏联又撤回所有援助的国际形势下,只有军事实力的增强才能弘扬国威。也正是在这种亟需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带头人的背景下,钱学森在美国作出了既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又改变了祖国命运的决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期,没有计算机,没有高技术设备,拼的是命,陪护的只有信仰,最后成就的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世界领先前沿的航空事业。钱老家的客厅里,墙上挂着一张巨幅“蘑菇云”照片——那是第一颗战略导弹在罗布泊精确命中靶心的激动人心时刻——“每当他看到这幅照片,总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它掌握在自己民族的手里,
---------------------------------------------------------------范文最新推荐------------------------------------------------------
就是和平的象征。”在这对老夫妇的心目中,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和平之花。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始终都贯穿在钱老先生的人生传奇中,这是很多具有渊博学识和本事的人都难以做到的。想想现在的我们,又有多少能够真正耐得住寂寞,多少有一种真正的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体现的是一种浮躁,失去的是一种幸福。而我们现在能做的,除了缅怀钱老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所做的贡献,唯有不骄不躁,学习、继承和发扬“钱学森精神”,努力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而奋斗,争取民族复兴的早日到来。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钱学森精神,并把它与实践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钱老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扬研制“两弹一星”的精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大学是知识的海洋,一头扎进去就很难再找到彼岸,我们的可支配时间虽然比以前多了,但并不能放松自己,更不能向一些同学那样把一个学期的学习汇总到一个月完成。在学习之余,应该利用专业知识或是其他资源,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方向进行研究,多参加一些诸如学术论文大赛、创新型项目的比赛,不怕失败,挑战和提高自己。虽然我们不一定会成为钱老一样的伟人,但即便是做一颗螺丝钉,我们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5 / 6
据钱老自己说,他的一生激动过三次,而其中一次就是建国10周年时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员,甚至当晚还兴奋难眠。的确,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其光荣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我自己也正为之奋斗着。从带领群众击退外敌,统一祖国,到引导人民恢复生产,奔向小康,中国共产党从来都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要想成为一名共产党人,必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最重要最高的价值主体,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是钱老所表现出的崇高品质。国破家何在,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公,哪有私;没有集体,哪有个人;我们要向钱老学习,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要想着从国家和社会那里取得什么,而要考虑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了什么。
钱学森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从不搞特殊,也不给人题字、作序、拉关系,堪称党员中的楷模。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一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