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和范围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前期策划的有效性,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阶段引进了提供研究失效原因及其影响途径的这种早期的预防管理及改进分析方法、评定每种质量故障失效的严重程度和出现的频率,以及这种故障失效对汽车装配和使用的影响程度,也可以用在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提高产品在顾客使用中的满意程度。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为工艺的确定提供依据,有助于为顾客服务确定初期的标准;为未来工作提供历史性资料。
2.术语
无 3.职责 3.1 工程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FMEA初稿的编制工作,并在生产过程中应用FMEA,负责文件的修订、发布工作 。
3.2 在接到新产品之后,工程部的相关技术人员应根据新产品的特点编制FMEA文件初稿,同时牵头成立FMEA项目小组,对初稿进行全面讨论。 3.3计划措施的实施,由各部门的措施负责人来具体落实。 4.流程 4.1流程图示 见下页 输入/自 4.2.1 流程/职责 成立PFMEA小组 工程 编制FMEA初稿,召集FMEA分析会 XXX 输出/至 成立项目小组 工程 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 项目小组 XXX
1. 产品流程图/工程。 2. 产品特殊特性清单/工程 3. 类似产品的PFMEA/工程 4. 产品图纸及标准/工程 5. 以往发现的类似产品的质量问题/质保 1. 产品流程图/工程。 2. 产品特殊特性清单/工程 3. 类似产品的PFMEA/工程 4. 产品图纸及标准/工程 5. 以往发现的类似产品的质量问题/质保 输入/自 流程/职责 分析潜在失效模式产生的可能原因 项目小组 4.2.3 判断失效产生的频度数 项目小组 XXX 输出/至 A XXX
列出对每一失效模式已确定的控制方法 项目小组 4.2.4 判断失效模式的探测度 项目小组 4.2.5 确定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 项目小组 对每一失效模式确定是否需要4.2.6 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指数 N 结束 是/否 Y 确定应采取的措施,措施负 责人,计划完成时间 项目小组 B 输入/自 流程/职责 4.2.7 按计划采首版FMEA 取措施 发布 措施负责人 工程部 4.2.8 对首版FMEA进行修订 项目小组 原版FMEA存档 XXX
输出/至 修订后FMEA/工程 B XXX
工程部 结束
4.2 流程说明 4.2.1本FMEA小组至少应包括以下部门的人员:工程部、质保部、制造部;小组成员应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4.2.2严重度数(S)的评定准则:
过程设计组对评价准则和分级规则应意见一致,即使因为个别过程的分析作了修改也应一致。
严重度分级标准见下表
后果 无警告的严重危害 有警告的严重危害 很高 高 中等 低 很低 轻微 很轻微 无 判定准则,后果严重度 严重度数 可能危害机器或装配操作者。潜在失效模式严重影响车辆安全运行10 和/或包含不符合政府法规项,严重程度高。失效发生时无警告。 可能危害机器或装配操作者。潜在失效模式严重影响车辆安全运行9 和/或包含不符合政府法规项,严重程度高。失效发生时有警告 生产线严重破坏,可能100%的产品得报废,车辆/系统无法运行,8 丧失基本功能,顾客非常不满。 生产线破坏不严重,产品需筛选部分(低于100%)报废,车辆能运7 行,但性能下降,顾客不满意。 生产线破坏不严重,部分(低于100%)产品报废(不筛选),车辆/6 系统能运行,但舒适性或方便性项目失效,顾客感觉不舒服。 生产线破坏不严重,产品需100%返工,车辆/系统能运行,但有些5 舒适性或方便性项目性能下降,顾客有些不满意。 生产线破坏不严重,产品经筛选,部分(少于100%)需要返工,装4 配和涂装或尖响和咔嗒等项目不符合要求,有一半顾客发现有缺陷。 生产线破坏较轻,部分(少于100%)产品需要在生产线上原工位返工,装配和涂装或尖响和咔嗒等项目不符合要求,很少顾客发现有3 缺陷。 生产线破坏轻微,部分(少于100%)产品需要在生产线上原工位返2 工,装配和涂装等项目不符合要求,很少顾客发现有缺陷。 没有影响 1 4.2.3频度(O)的分级标准
XXX
XXX
过程设计组对评价准则和分级规则应意见一致,即使因为个别过程的分析作了修改也应一致。 失效发生的可能性 可能的失效率 ≥1/2 很高:失效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1/3 1/8 高:一般与以前经常发生失效的过程相似的工艺有关 1/20 1/80 中等:一般与以前时有失效发生,但不占主要比例的1/400 过程相类似的工艺有关 1/2000 低:很少几次与相似过程有关的失效 1/15000 很低:很少几次与几乎完全相同的过程有关的失效 1/15000 极低:失效不大可能发生。几乎完全相同的过程也未≤1/1500000 有过失效 4.2.4 不易探测度(D)
过程设计组对评价准则和分级规则应意见一致,即使因为个别过程的分析作了修改也应一致。
评价准则:在下一个或后续工艺前,或零部件离开制造或装配工位之前,利用过程控制方法找出缺陷存在的可能性 几乎不可能 没有已知的控制方法能找出失效模式 很微小 现行控制方法找出失效模式的可能性很微小 微小 现行控制方法找出失效模式的可能性微小 很小 现行控制方法找出失效模式的可能性很小 小 现行控制方法找出失效模式的可能性小 中等 现行控制方法找出失效模式的可能性中等 中上 现行控制方法找出失效模式的可能性中等偏上 高 现行控制方法找出失效模式的可能性高 很高 现行控制方法找出失效模式的可能性很高 现行工艺控制方法几乎肯定能找出失效模式,已知相似工艺几乎肯定 的可靠性的探测探测控制方法 探测性 不易探测度数 10 9 8 7 6 5 4 3 2 1 Cpk <0.33 ≥0.33 ≥0.51 ≥0.67 ≥0.83 ≥1.00 ≥1.17 ≥1.30 ≥1.50 ≥1.67 频度数 10 9 8 7 6 5 4 3 2 1 4.2.5风险指数RPN=严重度(S)×发生频度(O)×不易探测度(D)。 4.2.6当风险指数RPN≥100时,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指数,采取措施时尽可能优先采取预防失效产生的措施以降低失效模式的发生频率;即使RPN<100时,若发生频次或不易探测度较高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采取措施予以降低 4.2.7首版的FMEA必须在产品的控制计划发布前完成。 4.2.8 FMEA的修订
4.2.8.1对原版FMEA的修订包括
XXX
XXX
a) 记录已采取的措施。
b) 根据已采取的措施对发生频度(O)、不易探测度(D)重新制定,并计
算修订的RPN。如果修订后的RPN不能满足要求,应继续采取措施。
4.2.8.2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该对FMEA进行修订
a) 产品或工艺发生更改。 b) 出现新的失效模式。 c) S、O、D确定与实际不符。
5 记录/相关文件 1. FMEA表格
2. AIAG FMEA手册
编制/日期: 曾玉库 2003/9/18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XX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