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
【课题】第六课第一节第二框题: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框题是高二哲学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一节第二框内容,它连接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第五课内容的引申。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认识什么和改造什么的问题,这就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八课从实践作用的角度论述青年要投身社会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那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3、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说明不同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的不同的导向作用。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能力方面:通过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 己的行动和思想,让学生养成心灵美、社会美。
三、教学重点:价值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导向作用。 四、教学难点:价值概念和价值观概念。
学生对这两个概念不容易把握,如何让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运用比较法,比较他们的异同,突破难点。还有经济学价值和哲学中的价值,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对这些概念准确把握难度较大。 五、教学方法: 1、 根据教学理论,利用直观教学法:电脑图像、图表对比、举例说明等手段辅助教学,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增加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 根据新课改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阅读教材,并展开讨论,教师归纳,讲清价值、价值观两个概念,不同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②科学的社会意识为什么能够对社会存在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人梯救人
为救素不相识的两个小男孩,三个同是19岁的大学生毫不犹豫跳入江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请允许我们牢牢记住他们的名字:陈及时、何东旭、方招。此事件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大学生们的义举感动了无数国人的同时。 打捞船挟尸要价
word 渔船老板说:长江上哪天不死人,不死几个人我们靠什么挣钱啊?〞“活人不救,只捞尸体,白天每人12000元,晚上18000元,一手给钱一手捞人〞最令人心寒的是,在英雄遗体打捞时,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000元的捞尸费!
老师总结:不论是哪一种做法,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表达,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板书) 本课要探究三大问题
1、在哲学领域中,价值、价值观概念如何理解 2、价值观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3、价值观具有的导向作用 探究一
1、 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老师: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 情景设置:〔要求学生闭着眼睛,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力求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
如果旅行时各位在茫茫大沙漠里迷了路,走了三天三夜,始终没有走出沙漠。粮食没了,水也没了,几乎处于绝境。迷迷糊糊中,仿佛听到一个声音:有两种东西你可以选择,一壶水,得到它可能还有得救的希望;一桶金子,得到它可以让你一生荣华富贵。
哪一种东西对你更有价值?为什么?
生A: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水比金子更有价值。因为没有水,人都死了,还能荣华富贵吗?
生B:尽管一桶金子从经济学来看比一壶水的价值要大得多,但是在茫茫大沙漠里旅行者最需要的是水和食品,而不是金子。因为这时水对旅行者更具有积极意义,水比金子更有价值。 师:〔归纳,引出哲学上价值的概念〕哲学领域的价值不同于具体领域的价值,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说明: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满足了人的需要,它才有价值,这些事物对人有积极意义,这些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思考: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什么关系? 〔提示:个别到一般,个性到共性〕
教师总结: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反映了人的需要同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这就是哲学上对价值的界定。 显示:1、〔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含义)
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教师总结:哲学上价值的含义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与经济学上价值的含义相混淆。其必须同时涉及到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 (1)价值是一种关系
(2)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word
(3)价值具有多样性(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
总之,价值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反映了人们需要与事物属性的一种特定关系,由于人们总是同周围事物处在一种价值关系中,任何人都会对客观的价值关系进行这样那样的反映和评价并形成各自不同的价值观,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 〔说明:某一事物是否对人有价值,价值大小,人们对这样的问题要做出判断,要判断,就需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实际就是价值观问题。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就会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我们称之为价值观。
1、〔2〕价值观的含义(板书) ----提问学生 教师讲解:
世上只有金钱好,有钱能使鬼推磨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根本观点、评价标准〕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作出断定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本课探究的第二个问题
既然它是一种看法、观点,说明价值观是主观的。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看,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性质和特点 2、〔1〕值观的性质
中国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迁
思考:是什么因素决定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的?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2〕观的特点
讨论: 同样是偶像崇拜,同样表达出个人的价值取向,为什么人们的价值观不能整齐划一?
★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主观需要和认识水平不同,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事物的价值评价不可能整齐划一。于是,价值观就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时代性〕
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阶级性〕
本课探究的第三个问题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word
价 值
近日,长江大学10名大学生勇救落水孩童的事迹在网上传开。大家在为他们的壮举感动的同时,也为其中3名大学生的牺牲感到可惜。在一些论坛,网友意见不一。有的主X高调赞扬,有的那么认为“他们三人是多管闲事〞。有的那么认为“救不救人要看自己的能力。不会游泳为什么去救?〞 探究活动: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并说明理由。〔展开讨论,学生代表回答〕 思考:面对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不同。
教师归纳: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有阻碍作用。
展示图片:国家实行限塑令。
探究与共享:
1.“大限〞时代为什么会到来?
2.人们对使用塑料袋态度的变化是如何表达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略。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落后的经济发展观,使人们只认识到了塑料袋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生态价值。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使我们重视它的大量生产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师:从限塑令可以看出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也不同,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正确 产生正采取采取
错误
产生错
word 价 值
第二,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2009年10月24日某某荆州长江宝塔河江段,当两名少年失足落水后,十余名90后的大学新生不约而同冲向江中,或入水施救,或结成人梯接应。牺牲的大学生以大无畏的精神冲到了人梯的最前面,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同学们,留给了落水少年,自己永远挺立成最危险的第一道人梯……
渔船老板说:长江上哪天不死人,不死几个人我们靠什么挣钱啊?〞“活人不救,只捞尸体,白天每人12000元,晚上18000元,一手给钱一手捞人〞最令人心寒的是,在英雄遗体打捞时,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000元的捞尸费!
上述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正确 作出正确的人生对社会作出贡 错误价值人生误入歧途 作出错误的人生
第三、说明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认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危难时刻,他会挺身而出。启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本课小结 含 义 产生于变化 价值——价值观 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导 向 作 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 练习:完成学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