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O李贞 【摘婆】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在对外贸易中,不仅能够获取丰厚的经济利润,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输出国家软实力, 展现国家悠久的文化历史,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由此获得国际社会的了解和认同,从而尽快融入国际化社会。然而,目前我国图书出 版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喜忧参半。中国出版业不得不正视挑战,加快改革的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由此开启通过图书出口来推动 国家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图书出版国际化发展战略 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 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受到国家经济、 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使我国逐渐成为国 际图书市场中的出版大国,从而有效地传 播本国的精神思想、历史文化和意识形 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然而,与美 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们虽然是出版大 内容在世界上缺乏强大的竞争能力;传播 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系统、 全面、可实施性的国际化战略势在必行0 一2007年的589995增加到2012年的 872458,增加了近25%。这充分说明我国 图书的种类创新或者是题材创新有待加 、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进出口现状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 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图书出版业进出口的 强,从而以更加多样化的书籍作品,丰富 此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 其次,我国出口的图书数量增长十分 缓慢,而进口图书的数量则呈现出快速增 长趋势。在此期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等宏 观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进出口的图书数 量比例呈现出明显的起伏特征,比如2009 年进出口的图书数量虽然与前几年相比有 发展,尤其是我国对文化软实力重视程度 人们的视听,满足人们对书籍的需求,由 图书种类、数量和金额呈现出突飞猛进的 由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图书出 国,但并非是出版强国,比如我国的文化 增长。如表I所示①, 方式十分有限;营销能力不足;市场主体 版在进出口领域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 模糊等等。因此,为了增强我国图书出版 征:首先我国图书出口种次从2007年的 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明确 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对外出 1194815减少到2012年的90512,几乎下 降了20%之多,而进口的图书种次则从 所增长,但进出口图书数量的逆差额为 传播法出台并不现实,但是通过法制化途 径来规范媒体与司法的关系是必然趋势。 制定新闻舆论监督条例,将分散于现行法 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整合到一起,明确媒 体监督司法活动的权界,此手段更加可 了司法公信力。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典型 参考文献 ①陈卫东, 媒体介入司法是柄双刃 剑》[J].((中国审判》,2 01 0(2) ②陈力丹、刘宁洁,《规范传媒的庭 案例的指导,媒体机构与司法机关能够在 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在日后媒体监 督司法活动出现类似问题,具有良好的示 范作用。 审报道 [J】. 当代传播 ,2007(2) ③张英霞, “媒体审判”的防治 [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5) ④杨治,((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冲 行。另外,通过不断完善法院新闻发言人 制度和司法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司法审判 活动的运行更加透明化,“从立案、审理 及执行等程序方面进行公开,以公开促公 正。”④ “媒体与司法之间的良性互动,并非 来自双方机构的简单宣称,而源于对共同 的社会价值的体认。”⑤无论是司法限制 媒体监督或是媒体越界监督司法活动,都 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所以, 突与协调》[J]. 法律适用》,2 009(1) ⑤陈绚, 大众传播与司法公开公正 的关系》【J】.(《国际新闻界 ,2008(2) 由于成文法先天的抽象性和原则性, 使得法院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现实中 实践中应该遵循现有法律规范,将两者冲 突的调解划到法制框架内,两者相互尊重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 2 级博士研究生) “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将使 媒体和公众对司法的公正产生怀疑,降低 各自的运行模式和规律,在能实现媒体监 督司法在合法合理的界限内。口 责编:姚少宝 知闻啦母 2o14年第2期 173 NEWS WORLD I新闻与出版 年度 出口 种次 2o07 2oo8 2o09 1】94815 1488580 1155765 进口 种次 589995 611641 815233 出口数量 (万册) 732.41 1429.25 1027.83 进口数量 (万册) 1429.25 2395.34 2385.99 出口金额 (万美元) 3287.19 3631.44 3787.46 进口金额 (万美元) 16418I35 18093.51 21105.4 情、文化、历史等等,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工 作甚至是定居。比如近几年来国际上掀起 的汉语热,以及由此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孑L 子学院等等,都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在西 方社会越来越受欢迎。这预示着中国图书 2010 201l 2012 947204 90o34_4 905126 703787 811265 872458 801.81 885.16 1325.69 3452.54 2794.53 3743.51 3487-25 3437.72 4250.99 24061.4 24505.27 33707.99 出版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自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为图书出版业 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多方努力,包括图书 进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大量资金的扶 持、各项资源的配置等等。2006年,新闻出 版总署制定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2009年,又制定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 程战略”;目前,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又在积 极编制“到2020年将实现从出版大国向 表1 1909.37万册,进口数量几乎是出口数量的 仅历史短,经验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型 3倍。这说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样会 对我国图书进出口产生重要的影响,据此, 出版集团,而且一直受到国家行政力量的 控制,市场竞争能力低下,因此,尚不适应 国际出版领域激烈的竞争局面。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特定情 境下图书进出口贸易逆差的加剧。 第三,出口图书的总金额增长缓慢, 从2007年的3287.19万美元到2012年 其次,数字出版的出现,对传统图书 出版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目前,伴随着 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升级,尤其是以互联 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为代表的新媒体 出版的网络化成为国际出版业的主流趋 出版强国转变的宏伟计划”。从某种程度 上来说,国家的扶持为我国图书出版业的 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第四,新世 纪以来,我国对出版社不断进行转制改企 的体制改革,由此使各个出版单位在市场 中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进行改 革、重组、并购、融资活动,甚至是建立大型 的4250.99万美元,仅仅增长了963.1万 金额则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16418.35 元,增长了17289.64万美元,增长率为 105.31%,进口增长额几乎是出口增长额 美元,增长率为29.2%;而进口图书的总 对年轻群体电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图书 万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33707.99万美 势。包括亚马逊、苹果、微软在内的诸多公 司很早便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活动。我国 目前尚未解决传统图书出版业与版权在 出口贸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 字出版业的出现显得力不从心。 出版集团等等。这打破了传统的缺乏竞争 能力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混合模式, 的2O倍。国外的图书输入不仅为国内图 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国民众的人生观、 以更具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国际图 书出版市场的竞争洪流中去。从某种程度 上来说,这也为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国际化 书出版业带来了明显的竞争压力,而且也 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落后现状,使其面对数 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等等,对我 国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产生了 一第三,我国图书出版物的进出口比例 严重失调。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 里,我国图书出版进出口贸易获得了突飞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策略 1、注重图书出版公司内部的创新 定的冲击。 二、我国图书出版业国际化发展中面 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形成了中国图书产品 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国际市场中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然而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图书 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快速适应市场 1、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化发展中面 临的挑战 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图书出版公司内部 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内容、管理、制 出口种次在持续下降,进出口的贸易逆差 在不断加剧。 2、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化发展中面 临的机遇 首先,我国图书出版业在国际市场中 缺乏规模优势,单枪匹马的出版公司、出版 机构很难形成竞争合力。众所周知,自文艺 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出版 产业经历了数百年的资本积累和产业升级 个个实力雄厚的出版集团在经历了一系列 度、人才等各个方面。其中,技术创新是关 键,能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数字技术,提高图书质量;内容创新是核 心,也即是以更加多样化的题材,包括小 除了遭遇激烈的市场挑战之外,我国 图书出版业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机遇。首 说、评论、历史、文艺等等,对我国传统文 阶段,尤其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 先,图书出版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变得越 来越明朗。国家间在图书出版领域的交流 的重组与兼并之后,发展成为一艘艘出版 与合作以及图书策划、出版、营销的国际 业“航空母舰”。他们通过成熟的图书出版 化等等,为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国际化发展 模式、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雄厚的资本实 力,在国际图书出版市场中自由“驰骋”, 化加以包装,由此为国际图书市场提供丰 富的、高质量的图书作品;人才是创新的 基础,既包括优秀的图书策划人才、企业 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等,也包括优 秀的图书创作人才;管理与制度创新是保 障,也即是要加强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 式、管理制度的创新,由此灵活适应国际 市场环境,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其 次,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 其是在诸多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不断加 甚至形成了明显的行业垄断优势。然而,我 国图书出版业则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不 强,世界民众不仅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国 174 2o14年第2鞫 知闻啦簪 学子论文选登l NEWS WORLD 浅谈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马好 【摘要】随着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作为传递、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实现公民知情权 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引导舆论、处理突发事件、聚集民心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缺 失。本文简要介绍目前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的现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缺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策略。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机构、企业单 位、个人、社会团体等发言人,通过新闻媒 介现场进行具有真实性、公开性,以及透 明性的说明,实现与公众沟通所制定的行 的行政手段。 一发布的方式逐渐多样化。通过不同会议的 发布内容,选择不同的新闻发布方式是帮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现状 首先,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完善的 涌现出来。优秀的新闻发言人除了拥有良 好的形象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 外,较强的应变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是不可 缺少的。因此,政府部门要不断从专业的 角度,对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和技能指 助公众更快更真实了解信息的重要窗口。 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进行发布;通过召 开新闻发布会或采访等方式进行发布。 最后,从1982年至今,新闻发言人制 同时,大批优秀专业的新闻发言人也随之 例如:可以通过现代网络进行新闻发布; 政公开、会谈、咨询、对话等制度。这些制 度的科学制定不仅可以缩短政府与公众 间的距离,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拥护,而且 还可以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处理 好各种突发事件使社会更稳定。因此,为 了不断扩大公共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构建良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明智 2、图书出版产业加快规模化发展速度 度已经获得明显的成效。以往政府部门在 某些地方对媒介时常采取信息封锁、堵 塞、回避等做法,但当前新闻发言人制度 导,使新闻发言人逐渐趋向规范化。 其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使信息 局,由此在国际图书出版产业链中占据一 席之地。据此,中国图书出版业需要加强 国际化管理,熟悉优秀图书出版集团的运 企业品牌战略、全球运营策略、融资渠道、 是政府发言人向公众传达真实信息和说 籍的销量。正如现代企业界所流行的一句 话:现代社会再好的产品也必须借助广告 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 总体来说,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 图书出版业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整个行 国图书出版业在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挑 西方图书出版业在长期的资本积累、 竞争合作过程中,培养出一大批实力雄厚 动。中国图书出版业要想逆转不断扩大的 的出版集团,从事国际图书进出口贸易活 作模式、运作制度等等,由此设计自己的 贸易逆差,就必须加快打造能与之竞争的 大型出版集团。它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组织结构以及有效处理非关税壁垒的方 业的必然趋势。据此,我们要明确当前我 法等等,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4、图书出版产业要加强图书策划和图 书营销能力 模式,降低图书生产与经营成本,提高运 营效率,还能够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实现 图书策划、技术、内容、形式、管理上的创 新发展等等。结合我国图书出版业现状, 战和潜在的机遇,从创新能力、规模化经 营、国际化管理、系统策划、现代营销手段 几个方面加强内部改革,以适应国际竞争 环境,由此取得应有的市场地位,发挥其 作为国际软实力输出中的诸多功能。口 参考文献 ①付海燕、薛国珍, 我国图书进出 口量化对比及结构演化分析 [J]. 出版 (作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 1级播音主持研究生) 责编:周蕾 首先,图书策划要求企业能够根据明 确的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来选择图书题 其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方法就在于进行跨 材、编辑图书内容、设计图书包装等等,由 地域、跨行业、跨媒体的竞争,由此建立大 此使企业的一系列图书出版活动都建立 型出版集团。 3、图书出版产业要加强国际化管理 在系统的市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高企业 图书出版的效率和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 过策划的方式实现的。其次,要通过现代 扩大特定书籍作品的知名度,由此提高书 出版业的国际化发展不能局限在扩 说,当前市场中的诸多图书的畅销都是通 发行研究》,2012(6):74-76 大图书出口的种次、数量和金额,还要通 识,系统设计国际图书出版业务网络布 过国际化的管理,深化对国际市场的认 营销手段,包括广告活动、公关活动等等, 勃冁啦簪 zo14 ̄z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