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一)模拟3

来源:东饰资讯网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模拟考试试题3及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土是由_固相_、__液相_和__气相__三相组成。

'''tanctanc2、粘性土抗剪强度库仑定律的总应力表达式__,有效应力表达式为__。

3、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5m×5.0m,埋深d=2m,由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

载F=4500kN,则基底压力为__297_kPa。

4、朗金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的_基本假设_不同,以不同的分析方法计算土压力,只有在特殊情况下_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水平_,两种理论计算结果才相同,否则将得到不同结果。

5、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时,要求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_附加应力_与__自重应力_之和不超过它的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二、选择题(20分)

1、对无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B )。 (A)、含水量 (B)、密实度 (C)、矿物成分(D)、颗粒的均匀程度

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反映压缩系数的式子是( C )。

(A)、

e2e1pp21p2p1(B)e2e1

、e1e2pp21p2p1(D)e1e2

(C)、

3、土的压缩变形中,主要是( C )。 (A)、弹性变形(B)、残余变形(C)、固结变形(D)、蠕动变形 4、某黏土层厚度为4m,在地面施加一无限均布荷载,取

Ut1.128(Tv)1/2,若情况一为双面排水,情

况二为单面排水,则经过相同的时间后两种情况下固结度的关系为( B )。 (A)、Ul=U2(B)、Ul=2U2(C)、U1=4U2(D)、U1=8U2

5、均匀条形荷载下,在基底下同一深度的水平面上,地基竖向附加应力σz随着离基底中心线距离的增加而( C )。 (A)、增加(B)、不变(C)、减小(D)、为中心线处的1.5倍 6、库伦土压力理论通常适用于( B )。 (A)、黏性土(B)、无黏性土(C)、各类土

7、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土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B )。 (A)、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B)、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C)、灰土基础 (D)、砖基础 8、对于结构形式为内筒外框的高层建筑,在采用筏板一摩擦型桩基的条件下,合理布桩形式应取( C ) (A)、均匀布桩(B)、内硫外密 (C)、内密外疏(D)、内短外长、均匀布置

9、长度与直径比超过20的钻孔嵌岩灌注桩,其承裁性状属于( C )。 (A)、纯端承桩 (B)、纯摩擦桩

(C)、摩擦端承桩(D)、端承摩擦桩

10、除岩石地基外,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宜小于( B )。 (A)、0.4m(B)、0.5m(C)、1.0m(D)、1.5m

三、判断题(10分)

1、当土层的自重应力小于先期固结压力时,这种土称为超固结土。( √ ) 2、砂土的抗剪强度由摩擦力和黏聚力两部分组成。( × ) 3、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假定地基土处于侧限条件下,即地基土压缩时不产生侧向变形。( √ )

4、摩擦型桩基础设计时,只考虑桩的摩擦力。( × ) 5、土压力的计算完全取决于挡土墙的位移方向。( × )

四、名词解释,简答题(5分+15分=20分) 1、压缩曲线

答:室内土的侧限压缩试验结果,是土的孔隙比与所受压力的关系曲线。 2、软弱地基

答: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3、在建筑工程中,大的建筑物常有主楼和翼楼,从沉降的角度来考虑,应该先施工哪一部分?为什么? 答:从沉降的角度来考虑,应该优先施工主楼,因为主楼自重较大,引起的沉降量也大,当主楼沉降稳定后再施工翼楼,可以减少主楼和翼楼的沉降差,所以,先施工主楼后翼楼。 应优先施工主楼。

4、地基变形特征有哪些?各自的具体含义?

答:地基变形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沉降量指基础某点的沉降值;沉降差指相邻柱基中点沉降量之差; 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5、什么叫桩的负摩阻力、中性点?桩侧负摩阻力产生的条件

答:桩土之间相对位移的方向决定了桩侧摩阻力的方向,当桩周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力。

桩周土与桩截面沉降相等,两者无相对位移发生,其摩阻力为零,这种摩阻力为零的点称为中性点。 桩侧负摩阻力产生条件:桩侧土体下沉必须大于桩的下沉。 五、计算题(40分)

1、已知挡土墙尺寸和土的特性如下图所示,试用朗金土压力理论,绘制主动土压力分布图,并计算挡土墙上的总土压力?

γ1=18Φ1=30°=12γ2=20Φ2=26°=1010.1215.5935.09

1、解:

30oKa1tg(45)tg(45)0.3322226o2o2oKa2tg(45)tg(45)0.3922

2o12oa12c1Ka12120.3313.86kPaa2上1h1Ka12c1Ka11840.332120.3310.12kPaa2下1h1Ka22c2Ka21840.392100.3915.59kPa'a3(1h12h2)Ka22c2Ka2[184(2010)5]0.392100.3935.09kPaz0:z02c12122.33mKa1180.33

2、某框架柱受力及土层类别如图所示。基础底面尺寸b×l=1.6×2.4m2。传至基础顶面荷载Fk=700kN,Vk=13kN,Mk=80kN﹒m。基础埋深1.2m。土层自地表起分布如下:第一层为填土,厚度1.2m,γ=17.5kN/m3;第二层为粘性土,厚度4.0m,γsat=19.6kN/m3,fak=226kPa,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b=0.3,ηd=1.6;第三层为淤泥土,fak=80kPa,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b=0,ηd=1.0。地下水位于深度1.2m处。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试计算下列问题: (1)计算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2)验证基础底面尺寸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3)计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4)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11Ea10.12(42.33)(15.5935.09)5135.13kN/m22填土γ=17.5 地下水位3粘性土γ=19.6 =226 淤泥土=80

3

2、

解:(1)计算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fakb(b3)dm(d0.5)22601.617.5(1.20.5)22619.6245.6KPa(2)验证基底尺寸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FGk700201.62.41.2Pkk182.2924206.29KPaA1.62.4Pkfa满足要求Pk minPkMk80130.8206.29206.2958.851W2 max1.62.46265.141.2fa294.72KPa满足要求147.440(3)计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fazfakb(b3)dm(d0.5)17.51.2(19.610)4(5.20.5)(1.24)8053.69133.69KPa8001.0(4)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PczPczd17.51.2(19.610)45.22138.459.4KPa5.2 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Pk和土的自重压力PcFkGk206.29KPaAPcmd17.51.221KPaPk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PzPzlb(PkPc)2.41.6(206.2921)(b2ztan)(l2ztan)(1.624tan23o)(2.424tan23o)711.5124.53KPa55.8 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满足要求。

PzPcz24.5359.483.93KPafaz133.69KP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