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媒介融合下应用型新闻教学改革的路径探讨

来源:东饰资讯网
今传媒2010年第l2期 教育学传媒研究 撼 钾庶餍 帮潺墩喾酸攀熊路耩榭 姜平,杜俊伟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 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 的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媒介融合;“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69.02 l】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 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 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 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 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 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 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 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 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 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 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 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  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 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 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 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 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盯)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 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 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 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O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  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 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 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 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 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 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 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 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 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 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 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 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 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 r)”, 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 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 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 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 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  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 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 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 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21总的来看,虽然 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 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 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  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 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 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 收稿日期:2010 II-23 作者简介:姜平(1954_-),女,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新闻社会学研究;杜俊伟(197 ), 男,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新闻系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新闻舆论学研究。 169 今传媒2010年第l2期 教育学传媒研究 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 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 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 不相适应 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 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 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 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 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般性地 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 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 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 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 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 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 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 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 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 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 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 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 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 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 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 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媒体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剑荣体教师队伍 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 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 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 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 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 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 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 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 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 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 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 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 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 养 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 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 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 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 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 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 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 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 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 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 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 号业的课程体系, 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 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 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 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 践教学组织的。其 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 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 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 中心的实践基地 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 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 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 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发布与运营, 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 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 段的生产、发布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 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 行性路径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 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 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 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 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 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 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 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 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与发展。 [1】蔡雯媒介大汇流下的融合新闻『J】传媒观察,2oo6(1o).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2】尹良润.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初探【J】l东南传媒,2009(3). l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