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直线运动 训练题——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 (1)

来源:东饰资讯网
直线运动 训练题

一、选择题

1.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同向行驶,乙车在前,速度大小为v2,甲车在后,速度大小为v1,且v1v2,当两车相距L时,甲车感觉到危险,以加速度大小a开始刹车,同时鸣笛示意乙车,乙车同时也以加速度大小a开始加速,为了避免相撞,a最小应为( )

2v12v2A.

2L2v12v2B.

4LvvC.122L2

vvD.124L2

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有A、B、C、D四点,其中CD8AB。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AB和CD段所用时间均为t,则物体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 )

A.1.5t B.2.5t C.3.5t D.4.5t

3.图甲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三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t0时刻是其向上起跳的瞬间,此时跳板回到平衡位置。已知t35.5t1,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为215m/s 3B.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m

8C.运动员在水中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 D.运动员入水的深度为1.5 m

4.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质点的st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7 s末图线处于最高点;b质点的st图线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a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7 m/s B.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a质点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50 m

D.两质点相遇时,b质点的速度大小小于a质点的速度大小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2时间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 B.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C.0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 D.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物体

6.现代城市里面高楼林立。如图是某地两高楼示意图,左边的楼高98 m,右边的楼高200 m,水平间距为136 m。左边楼顶一人拿着1 kg的E球,右边楼顶另一人拿着4 kg的F球,若右边楼顶的人静止释放F球的同时大喊一声,左边楼顶的人一旦听到声音后即刻静止释放E球,不计空气阻力,人和球均看成质点,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3.16,g取10m/s2,本题仅供理论讨论,严禁高空抛物)( )

A.F球先落地

B.在两球均释放后且落地前的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E球的速度变化量小于F球的 C.两球落地的时间差约为1.39s

D.在E球落地的瞬间,F球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左边楼的高度

7.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隆重开幕。若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运动员从平台飞出后

可视为平抛运动,现运动员甲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平台飞出,轨迹为图中实线①所示,则质量比甲大的运动员乙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飞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乙的运动轨迹应为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A、B两个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其中A物体从坐标原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曲线为抛物线,O为抛物线的顶点),B物体从x012m处开始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C.在t6s时A、B相遇

B.相遇前A、B距离最大时A的速度为8 m/s D.A、B可能相遇两次

9.一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三点,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时间相等。已知AB段距离为x1,BC段距离为x2,由题目提供的条件,可以求出(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C.物体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

B.从O点到A点的距离 D.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

10.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图甲所示,在自由下落的电梯中,电梯外的人看到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作用),符合牛顿运动定律;电梯内的人看到小球却是“静止”的,“违反”了牛顿运动定律。为了能够用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相对地面做加速运动的参考系(又称“非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在非惯性系中引入惯性力的概念:惯性力

F惯 ma,a表示非惯性系的加速度,负号表示与a方向相反。引入惯性力后,电梯中的人认为小

球受到向上的惯性力与重力平衡,小球静止,符合牛顿运动定律。如图乙所示,某人在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的高铁上,从距地面为h处,以相对于高铁的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已知重力

加速度为g,关于此人看到的小球的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等于零、加速度小于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当v0ah时,小球将落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gh时,小球将落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2gD.当v0a二、综合题

11.交通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经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前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车辆若继续前行则视为闯黄灯.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黄灯开始闪烁,3 s黄灯提示后将转为红灯.请问: (1)若甲车在黄灯开始闪烁时开始刹车,要使车在黄灯闪烁的时间内停下来且刹车距离不得大于21 m,则甲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若甲、乙两车均以v015m/s的速度驶向路口,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开始刹车后也开始刹车(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t20.4s),已知甲车、乙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5m/s2、a26m/s2,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闪烁时车头距停车线L31.5m,要避免闯红灯,他

的最长反应时间t1为多少?

(3)满足第(2)问的条件下,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刹车前的最小距离s0为多大?(两车的车身长度不计,可以看成质点)

12.如图所示为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一个实验示意图,在平直公路上,汽车A向超声测速仪B做直线运动。设t10时汽车A与测速仪B相距d1347.5m,此时测速仪B发出一个超声波信号和红外线,汽车A接收到红外线时刹车。当测速仪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A恰好停止,此时汽车A和测速仪B相距d2337.5m。已知超声波的速度v340m/s,红外线的速度远大于超声波的速度。求:

(1)汽车A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它与测速仪B的间距; (2)汽车A自刹车至停下的时间; (3)汽车A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答案解析

1.答案:D

1212解析:本题考查追及相遇问题中的避碰情况。两车恰好不相撞时位移满足v1tatv2tatL,

22且此时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有v1atv2at,联立解得a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光滑斜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设ABx,则CD8x,AB段中间时刻的速度

v1v24L2,D正确。

x8x7x12v1,CD段中间时刻的速度v2,根据v2v1at12,得t12,AB段的位移xat,联立

tat2t解得t123.5t,根据时间关系得tBC3.5t0.5t0.5t2.5t,B正确。 3.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运动图像分析跳水运动。设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由题x11=,可得图乙知,运动员入水前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入水前向下运动位移大小的,即

x3m99x3327m,所以运动员入水前向下运动的位移大小h13mmm,由公式v22gh1,得入水888时运动员速度大小v330m/s,故A错误,B正确;由题图乙知运动员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大22v227m,故D错误。 小是在空中的2倍,即a20m/s,故C正确;运动员入水的深度为h22a164.答案:D

解析:本题借助st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a质点的st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7 s末速度为零,则有v7v0t7a0,由图像可知a质点在前10 s运动的位

12移为40 m,则有x10v0tat10v050a40m,联立可得v014m/s,a2m/s2,A、B错误;

2a质点在前7 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大小x7v00t749m,C错误;在st图像中,图线2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由图像可知两质点相遇,即两图线相交时,b质点的速度大小为4 m/s,a质点的速度大小vAv0at6m/s,D正确。 5.答案:C

解析:本题借助vt图像考查追及相遇问题。0t2时间内甲物体的速度一直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小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C正确;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在0t2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比乙的大,甲在乙的前方,两者间距逐渐增大,t2时刻后,乙的速度比甲的大,两者间距

逐渐减小,所以t2时刻,两者相距最远,故B、D错误。 6.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球自由下落过程有h12gt,代入数据得E、F球从释放到落地所2t26.32s,由几何关系可得,两人间距为s1362(20098)2m170m,需时间分别为t14.43s,两人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为ts0.5s,由于t2t1t,故E球先落地,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vΔtt2t1t)1.39s,A错误,C正确;由ΔvgΔt可知,在两球均释放后且落地前的过程中,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球的速度变化量相等,B错误;在E球落地瞬间,F球下落的位移为

1122Δhgt1t121.52m,此时F球离地面的高度为Δh200mgt1t22200m121.52m78.48m98m,故在E球落地的瞬间,F球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左边楼的高度,

D正确。 7.答案:A

解析:运动员甲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平台飞出,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水平方向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xv0t,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h212gt,联立上边两个公式,消去时间t,可得出运222v0h,由轨迹方程可以看出运动员的运动轨迹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与抛动员运动的轨迹方程xg出位置、初速度有关,所以两次的轨迹重合。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1解析:A.设A的加速度为a1,结合图1可知,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xAa1t22解得a13m/s2设B的加速度为a2,结合图2可知vBv0a2t解得v04m/s,a21m/s2所以a1a2,A错误;

B.当A、B速度相等时,A、B距离最大,即满足vAa1t1v0a2t1解得t12s,vA6m/s,B错误;

C.B物体发生的位移xBv0t1a2t2当A、B相遇时有xAxBx0解得t6s,C正确;

2D.共速时A还没有追上B,共速后A追上B,此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且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所以A、B只能相遇一次,D错误。 故选C。 9.答案:B

解析:根据Δxx2x1aT2可知,需要知道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才能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错误;设OA段距离为x,物体的加速度为a,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时间

xx2x1x2x1,所以从为T,由题意可得vB12,vB2axx1,x2x1aT2,联立解得x8x2x12TO点到A点的距离可以求出,B正确;物体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无法求出,则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也无法求出,C、D错误。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惯性力的概念,以高铁为参考系,即在非惯性系下,对于小球,要受到水平向左的惯性力,即在水平方向小球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而竖直方向仅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B错误。选取高铁为参考系,要使小球落在抛出点的正下方,水平方向的位移应该为零,则在竖直方向有h121gt,在水平方向有0v0ta惯 t2,其中222a惯hF惯 maa,联立解得v0a,故C错误,D正确。

2gmm11.答案:(1)14 m/s (2)0.6 s (3)2.4 m

解析:(1)设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甲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v1,则v114m/s,故甲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14 m/s.

2v0L,代入数据解得t10.6s,故最长反应时间为0.6 s. (2)对甲车有v0t12a1v1t121m,t13s,解得2(3)设乙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若此前两车不相撞,则此后两车也不会相撞.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0a2tv0a1(tt2),解得t2s,则有vv0a2t3m/s,

22v0v2v0v2s121.6m,s2v0t224m,s0s2s12.4m,故甲、乙两车刹车前的最小

2a12a2距离为2.4 m. 12.答案:(1)340 m (2)2 s

(3)5m/s2,加速度方向与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10 m/s

解析:(1)由题可知超声波从B发出到汽车A与被汽车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选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设两段时间都是t,汽车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汽车的两段位移分别为x1和x2,总位移为:xd1d2347.5m337.5m10m 则超声波从B发出到汽车A过程中汽车的位移

1x1v0tat2①

2超声波被汽车A反射到被B接收过程中汽车的位移

1x2v0attat2②

2v02at0③

x13由①②③得④

x21xx1x2⑤

代入数据可得x17.5m,x22.5m

所以汽车A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它与测速仪B的间距

dd1x1347.5m7.5m340m⑥

(2)汽车A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超声波运动的时间:t测速仪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的时间:t总 2t2s 则汽车A自刹车至停下的时间也等于2 s (3)将时间与位移代入①③可得:v010m/s

a5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d340s1s⑦ v3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