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控制点】
(1) 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2) 基底超挖。
(3) 基底未保护。
(4) 施工顺序不合理。
(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6) 未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
(7) 基坑高边坡未保护。
(8) 深基坑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 【预防措施】
(1) 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边坡边
缘。
(2) 基底超挖
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需要和设计管理部确认地面构造做法,避免总包单位施工时由于超挖导致的回填。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
(3) 基底未保护
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预留 30cm 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
(4) 施工顺序不合理。
开挖时应严格按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同时放坡坡度需要根据边坡土层(岩层)的不同来确定坡率。
(6) 未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尤其是地下水丰富或者水头较高的地区,一般就
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
(7) 基坑高边坡未保护
结合边坡土层(岩层)、施工周期及施工季节(是否雨季)确定高边坡的保护方案。常用基坑坡面保护方法有:1.薄膜覆盖或砂浆覆盖法。2.挂网或挂网抹面法3. 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4. 土袋或砌石压坡法
(8) 深基坑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情况和地勘设计提供的资料,编制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该方案需要报监理和甲方审批。甲方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重点把控成本、进度和安全。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