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成树协议解决了交换网络面临的什么问题? 答:
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网络环回,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
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STP也提供了为网络提供备份连接的可能,可与SDH保护配合构成以太环网的双重保护。新型以太单板支持符合ITU-T 802.1d标准的生成树协议STP及802.1w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收敛速度可达到1s。
2、生成树协议是如何工作的? 答:
STP协议中定义了根桥(RootBridge)、根端口(RootPort)、指定端口(DesignatedPort)、路径开销(PathCost)等概念,目的就在于通过构造一棵自然树的方法达到裁剪冗余环路的目的,同时实现链路备份和路径最优化。
生成树协议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在利用生成树算法、在以太网络中,创建一个以某台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为根的生成树,避免环路。二是在以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通过生成树协议达到收敛保护的目的。 生成树算法的网桥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它通过生成生成树保证一个已知的网桥在网络拓扑中沿一个环动态工作。网桥与其他网桥交换BPDU消息来监测环路,然后关闭选择的网桥接口取消环路,统指IEEE802·1生成树协议标准和早期的数字设备合作生成树协议,该协议是基于后者产生的。IEEE版本的生成树协议支持网桥区域,它允许网桥在一个扩展本地网中建设自由环形拓扑结构。
3、RSTP相对STP做了那些改进?
答:
RSTP再STP的基础上,加快了端口状态的迁移,提高了生成树的性能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802.1w由802.1d发展而成,这种协议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能更快的收敛网络。它比802.1d多了两种端口类型:预备端口类型(alternate port)和备份端口类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Rstp是从stp发展过来的,其实现基本思想一致,但它更进一步的处理了网络临时失去连通性的问题。Rstp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处于Blocking状态的端口不必经历2倍的Forward Delay时延而可以直接进入转发状态。如网络边缘端口(即直接与终端相连的端口),可以直接进入转发状态,不需要任何时延。或者是网桥旧的根端口已经进入Blocking状态,并且新的根端口所连接的对端网桥的指定端口仍处于
Forwarding状态,那么新的根端口可以立即进入Forwarding状态。即使是非边缘的指定端口,也可以通过与相连的网桥进行一次握手,等待对端网桥的赞同报文而快速进入Forwarding状态。当然,这有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握手,但握手次数会收到网络直径的限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