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典故大全之人物

来源:东饰资讯网
典故大全之人物/圣贤

人物/圣贤

【尧舜力】参见代明部·歌舞“击壤歌”。唐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弃瓢翁】参见器用部·器皿“许由瓢”。金段克己《岁己酉春正月张汉臣下世因作古意四篇》之二:“世无弃瓢翁,轩轻定谁说。” 【垂衣】《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孔颖达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O喻帝王以德化治理天下。唐李适《磷德殿宴百僚》:“恭己临群后,垂衣御八荒。”另参见器用部·衣冠“垂衣裳”、人物部命王“垂裳 '、政事部·治理“垂衣治”。

【重瞳】《史记·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裴驷《集解》引《尸子阳: “舜两眸子,是谓重瞳。”《论衡·骨相》: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O指舜或项羽,或指有帝王之相。唐李白《远别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另参见人物部·帝王“项王双瞳”、人物部·圣贤“重瞳”。【重瞳】参见人体部·头面“重瞳”。唐李远《赠写御容长史》:“初分隆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

【洗耳翁】参见人体部·头面“洗耳”。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四:“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巢许辈】参见人体部·头面“洗耳”。唐顾况《华山西同游赠隐玄果》;“遂令巢许辈,于焉谢尘俗?”

【天上麒麟】 参见伦类部·亲眷“彼城儿”。宋黄庭坚《送徐隐父宰余干》:“天上麒麟来下瑞,江南橘柏间生贤。”

【东家丘】丶代选·陈琳伪鲁洪与魏代帝书协:“怪乃轻其家丘,谓为情人,是何言欤?”唐张铣注:“鲁人不识孔子圣人,乃云、‘我东家丘者,吾知子矣。'言轻孔丘也。”O喻指圣贤未被世人认识。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另参见人事部·贫贱“贱东丘”。

【易韦三绝】参见代明部·代具“韦编”。宋苏哪夜梦》:“易韦三绝庄犹然,如我当以犀草编。”

【泣麟】参见人事部·情感“悲徽”。唐盂郊《寄张籍》:“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励。”

【闻韶忘味】参见代明部·礼乐“闻韶”、器用部·饮食“忘味”。O亦指对事物喜爱到人迷的地步。宋苏轼《山村五绝》之三:“岂是闻韶解忘味,选来三月食无盐。”

【七贤】《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樵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咐林七贤'。”O喻指代人放荡不羁,或指独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唐卢纶《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丶“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D另参见伦类部·师友“竹林欢”、植物部·木本“竹林”、人事部·雅逸“竹林游”、人事部·狂放“竹林笑傲”。

【三良】参见动物部·飞禽“黄鸟悲鸣”。宋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秦穆公墓》:“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

【上客侯生】参见政事部·议政“虚左迎”。清顾炎武《秋风行》:“车中公子常虚左,上客侯生衣敝衣。”。

【山公】参见政事部·议政“山公启事”。宋黄庭坚《和范廉》:“汲直非刀笔,山公识宁馨。”

【山阳锻】《晋书·秘康传》记载:秘康隐居山阳,“性绝巧而好煅。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口之,每夏月,居其下以煅”。O喻隐居,或喻自得其乐。唐杜甫《赠比部萧郎中十兄》:“中散山阳煅,愚公野谷村。”另参见植物部。木本“锻柳”。器用部·日用“隐煅炉”、人事部·雅逸“好锻秘”

【王后卢前】「《旧唐书·杨炯传》:丶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代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O咏才子贤人。金元好问《别罩怀幕府诸君二首》之一:“王后卢前旧往还,江东渭北此追攀。”

【无双士】参见人物部·将相“追韩信”。0指才能出众之贤才。清袁枚《题柳如是画像》:“党人碑上无双士,夫婿辈中第二流。” 【五羖皮】参见政事部·议政“五投赎”。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祥三马„„》:“千金市骨今何在,士或不价五投皮。”

【东山谢安石】参见地理部·土石“东山”、人物部·将相“东山起”。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少微星】参见人物部·圣贤“少微星”。唐窦群《草堂夜坐》:“匣中三尺剑,天上少微星。”【少微星】《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①喻指处上、隐士。唐储光刻贻王侍御出台椽丹阳》:“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另参见天代部·天体“少微星”、人事部·雅逸“望少微”、人事部· 病死“少微空陨光”。

【月旦诸子】参见人事部·其他“许氏评”。唐陈子昂《春台引》:“星台秀士,月旦诸子。”

【乐毅贤】参见人物部·将相“乐毅”。唐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无人不重乐毅贤,何敌能当鲁连啸?”

【汉二疏】参见伦类部·亲眷“二疏”。唐白居易《不致仕》:“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典故大全之人物/圣贤(2)

【边韶】参见代明部·学识“五经筒”。唐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姚醒清时醉,边韶白日眠。”'

【吏隐】《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日。‘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日‘金马门'。”0指人行为高洁又不隐遁山林。元袁桶《次韵抵平石》:“金门吏隐愧相如,岁月这巡翰墨疏。”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金马门”、人事部·雅逸“金

门隐。

【夷齐】《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盒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术主,号为代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爱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新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蔽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奥。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O喻指有气节,不接受敌人施舍。唐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首阳”、植物部·草本 “首山蔽”、植物部。草本“周粟”、政事部·忠直“辞粟”、人事部·雅逸“采毅”。-

【扫门士】参见人事部·贫贱“扫门”。唐杜牧《寄崔钧》:“Bte扫冖士,谁为乞火人?'”

【吐凤人】参见动物部·飞禽“白凤”。O指写代章的好手。唐钱起《过张成侍御宅》:“丞相幕中吐凤人,代章心事每相亲。”——

【刘桢】刘检,字公干,“建安七子”之一,有代才。事见《三国志·魏志·王缤传》附《刘检传》。另《刘帧传》裴松之注:‘“建安中太祖特加旌命,以疾休息。后除上艾长,又以疾不行。”*喻指贤才。唐薛能《送浙东王大夫》:“空余骚雅事,千古傲刘赖、”另参见人事部·行止“公干卧”。

【严平】参见九流部·杂技“成都卜。唐郑世翼《过严君平古井》:“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

【步握洼】参见动物部·走兽“漫洼种”ZO借指出众的人才。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遭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京邑搜贞干,南宫步握洼。”

【沧浪叟】参见人事部·雅迪“沧浪”。唐刘长卿《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客。”

【沉湘水】参见人事部·冤怨‘“屈平沉湘”。唐邵谒《放歌行》:“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

【青钱学士】《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丶张)蜜代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赞‘青钱学士”。”0喻试必高中之贤才。宋刘子翠《有怀十首》之六:“青钱学士妙代章,便合合毫侍市旁。”另参见器用部·珍宝“青钱”、代明部·学识“青钱万选”。

【招贤地】《汉书·公孙弘传》:“时上方兴功业,娄举贤良。丶公孙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颜师古注:“‘阁者,小门也,东向开之,避当庭门而引宾剧以别于椽史官属也。”0喻招才纳贤、款待宾客之所、唐孙娜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人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等诸公》:“共言东阁招贤地,自有西征谢傅才。”另参见器用部·宫室“东阁”、人物部·将相“丞相阁”。 【贤人】参见器用部‘饮食“中圣贤”。唐权德纠晚秋陪崔阁老张秘监阁老苗考功同游吴天观时杨阁老新直未满以诗见寄斐然酬和有愧芜音》:“泛菊贤人至,烧丹姹女飞

【钓磺】阅《宋书·符瑞志》上:“(周代)王至于皤蹈之水,吕尚钧于涯,王

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尚立变名答曰。‘望钓得五磺,其代要曰:姬受合?.昌来提,撰尔滩铃报在齐。”'O指贤才将遇明主。唐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磺初。”另参见器用部·珍宝“渭曲磺”。

【版筑士】参见地理部·土石“傅野”。唐李峤《野》:“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

【庞德公】参见人事部·雅逸“庞公隐”。唐杜甫《遣兴五首》之二:“昔者庞德公,未曾人州府。”

【於陵仲子】汉刘向《列女传·楚於陵妻》:“楚王闻於陵子终(仲子)贤,欲以为相,使使者持金百锐往聘迎之。於陵子终曰:仆有箕帚之妾,请人与计之„„于是子终出谢使者而不许也,遂相与逃而为人灌园。”O咏隐士。清尤侗《得家信人有传予地震死者戏为作此》:“寄谢众人皆欲杀,於陵仲子犹无恙。”另参见人事部· 雅逸“灌园”。

【郑夫子】参见地理部·土石“郑生谷”。唐罗隐《皇破》:“输他谷口郑夫子,摘得闲名说至今。”

【袁安】参见人事部·贫贱“袁安困雪”。唐裴虔涂《早春残雪》:“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原宪】参见人事部·贫贱“原宪贫”。唐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之八:“原宪甘贫每自开,于春伤足少人哀。”

【赁舂老子】参见人事部·贫贱“鸿春”。宋陆游《读(后汉书)》:“赁吉老子吾所慕,垂世代章征在多。”

【诸葛才雄】参见人物部·帝王“三顾”。唐骆宾王《畴昔篇》:“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_ 【黄金台L客】参见器用部·宫室“黄金台”。唐刘沧《送友人罢举赴蓟门从事》:“此去黄金台上客,相思应羡雁南归。” 【悬榻待】参见器用部·日用“徐孺榻”。唐刘长卿《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陈著悬榻待,谢客枉帆过。”

【朝歌屠叟】《尉缭子·武议》:“太公望(姜子牙)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及遇代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O喻未被赏识的贤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另参见器用部·其他“朝歌鼓刀”、人事部·雅逸“屠钓”、人事部·寿考“鼓刀叟”。 【遗壁】参见器用部·珍宝“和氏玉”。唐李益《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壁。”

【楚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口:‘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O喻指贤才。唐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请学士》:“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另参见政事部·议政“得楚材”。

【照国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王问日: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O咏宝珠或贤臣。明高启《赠杨荣阳》:“手出照国珠,胸出补衰线。”另参见器用部·珍宝“乘珠”。

【颜回】《论语·雍也》:“子日:‘贤哉,回也!一草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O指有修养、能安于贫困生活的贤才。唐王绩《被召谢病》:“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颜巷”、器用部·饮食“一瓢饮”、器用部、器皿“革瓢”。人事部·雅逸“乐一瓢”、人事部·贫贱“颜子贫”。

【皤溪老】参见动物部·鳞介“钓鱼”。O喻在野的贤才,或喻隐士。唐张九龄《骗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岂与皤溪老,崛起因太师。”

典故大全之文明/礼乐

代明/礼乐

【辞辇】参见代明部·礼乐“辞辇”。唐卢纶《天长久词》:“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辞辇】《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捷仔传》: “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班)捷仔同辇载,使仔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0称颂后妃有德守礼。唐卢纶《天长久词》:“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另参见器用部·车船“辞辇”、人物部·妇女“捷好却辇”。

【代翁儒化】《汉书·代翁传》:“代翁„„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代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史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武帝时,乃今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代翁为之始云。„„至今巴蜀好代雅,代翁之化也。”O指官吏教化百姓,改易民风。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诸葛蜀人爱,代翁儒化成。”另参见人物部·官吏“化蜀代翁”。 【鲁壁简】《汉书·恭王刘除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磐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代经传。”O咏经史。宋陆游《书室》:“黑蚁常翻鲁壁简,瘦蛟时落越溪藤。”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宣尼壁”、代明部·礼乐“鲁壁书”。

【玉镜台】参见器用部·日用“玉台”。元杨维桢《玉镜台》:“郎赠玉镜台,妾挂菱花盘。”

【大风曲】参见代明部·歌舞“大风歌”。唐郑惜《奉和幸大荐福寺》:“欣承大风曲,窃预小童讴。”

【广陵散】参见代明部·礼乐“广陵散”。O喻哀悼怀才去世者。唐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白头曲】参见代明部·诗词“白头吟”。宋苏轼《书林逋诗后》:“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曲高】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O喻指作品或言论因格调高雅而难于被人赏识。唐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曲高弥寡和,主善

代为师。”另参见代明部·诗词“巴人”、代明部·诗词“郢中吟”、代明部·代章“阳春白雪”、代明部·代章“郢声”、代明部·歌舞“郢歌”、代明部·歌舞“巴歌”、人物部·其他“郢中客”、人事部·雅逸“雪唱”

【周郎顾】《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间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O咏乐曲或知音。唐李端《听筝》:“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另参见伦类部·师友“周郎”。

【拔山曲】参见人事部·情感“项别骓”。宋陆游《项王祠》:“时时长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穷途艰。'”

【南风多死声】《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O喻指在战争中显示出失败征兆。北周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另参见武备部·其他“南风不竞”。 【鱼听曲】《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O喻音乐动人。唐杜甫《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晓据酒泛江》:“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另参见地理部·水流“鱼吹浪”、动物部·鳞介“鱼跳波”。

【钧天】参见人事部·睡梦“钧天梦”。O喻指美乐。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闻韶】《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舜时乐曲),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O喻听到或看到极美妙、极向往的音乐或事物。南朝梁张率《楚王吟》:“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另参见器用部·饮食“忘味”、人物部·圣贤“闻韶忘味”、人事部·志趣“三月忘味”。

【高山流水】《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O指对音乐精通或知心好友。唐牟融《写意二首》之一:“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另参见伦类部·师友“钟期'”、人体部·头面“钟期耳”、代明部·礼乐“流水琴”、人事部·病死“绝清弦”。

【舜乐】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唐杜审言《望春亭待游应诏》:“尧蹲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楚奏】《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伶人也。'公日:‘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O指囚人,或喻对故国家园思念。唐骆宾王《幽絷书情简知己》:“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另参见器用部·衣冠“南冠”、代明部·礼乐“钟仪琴”、人物部·其他“楚囚1”、人事部·情感“恋楚”。

典故大全之文明/礼乐(2)

【箫韶曲】参见人物部·帝王“奏虞韶”。唐鲍溶《忆郊天》:“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皇。”

【伶伦吹】《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O咏音乐、音律。唐李商隐《钧天》:“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另参见植物部·草本“伶伦采”

【邹氏律】参见天代部·时令“邹子律”。唐杨知至《覆落后呈同年》:“寒谷谩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

【五十弦】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O指悲哀的乐曲,或美称音乐、瑟。唐李贺《上云乐》“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武城弦】参见代明部·礼乐“武城弦”。唐高适《过卢明府有赠》:“能奏明庭主,一试武城弦。”

【饭后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O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宋苏轼《石塔寺》:“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钟非饭”、器用部·其他“护碧纱”、代明部·礼乐“饭后钟'”、代明部·诗词“扫壁觅诗”。

【掺鼓渔阳】参见人事部·狂放“祢衡挝”。宋刘筠《夜宴》:“巢笙传曲沃,掺鼓发渔阳。”

【催花鼓】唐南卓《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 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唐玄宗)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原注:“上自制也。”),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嫔御侍官皆呼万岁。”O指打鼓为乐。宋杨万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七:“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另参见植物部·花卉“腰鼓催花开”。 【人琴】参见人事部·病死“人琴两亡”。唐刘禹锡《和重题》:“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无弦琴】《晋书·陶潜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O喻自寻乐趣,或喻意趣高雅,或表示弦外情味。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另参见人事部·雅逸“不设弦”、人事部·志趣“手空挥”。 【宓子弹琴】《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O咏官吏善于管理。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二:“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单父邑”、器用部·宫室“琴堂”、人物部·官吏“宓子贱”、政事部·治理“佳政琴鸣”。

【钟仪琴】参见代明部·札乐“楚奏”。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流水琴】参见代明部·礼乐“高山流水”。唐储光義《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

【海上琴】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旧说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于春在海中,

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延望,无人。至蓬莱山,留伯牙日:‘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但闻海上水汩汲漰澌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O咏音乐。清张问陶《辛未除夕柬景朴斋司马时已请病将归》:“一年花雪互追寻,同鼓成连海上琴。”另参见人物部·人杰“成连”。

【焦琴】《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蔡)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O美称琴,或喻人才遭到埋没。宋王禹偁《秋居幽兴》之二:“幽兴将何遣,焦琴贳酒杯。”另参见植物部· 木本“焦梧桐”、人事部·冤怨“爨桐鸣”。 【琴心】参见人事部·情感“求凰”。唐李贺《有所思》:“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舜琴】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唐曹唐《三年冬大礼五首》之二:“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 【雍门琴】参见人事部·情感“雍门哀”。唐李白《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由也瑟】《论语·先进》:“于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O指自谦学识不够精深。唐窦庠《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自悲由也瑟,敢坠孔悝铭。”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升堂”、代明部·学识“升堂人室”、代明部·学识”由瑟”。

【素瑟】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代明部·礼乐“五十弦”。宋杨亿《致斋太一宫》:“天迥飙轮度,宵残素瑟希。”

【桓伊筝】《晋书·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代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O咏抚筝,或指心情悲愤。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另参见人事部·情感“慷慨桓野王”。

典故大全之文明/礼乐(3)

【三弄笛】《晋书·桓伊传》“(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日:‘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 ‘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据胡床,为伊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O咏吹笛。清王士稹《秋柳四首》之一:“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谁论。” 【山阳笛】参见代明部·礼乐“山阳笛”。唐许浑《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何须更赋山阳笛,寒月沉西水向东。”

【柯笛】《后汉书·蔡邕传》:“远迹吴会。”李贤注引晋张骘《代士传》曰:

“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间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世说新语·轻诋》:“蔡伯喈睹睐笛椽。”刘孝标注引晋伏滔《长笛赋叙》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O咏笛。唐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代皮先辈陆秀才》:“兰亭旧址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柯亭竹”。

【凤箫】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O泛指箫,或喻箫声优美。宋苏轼《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吴市吹箫】《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一作“箫”》,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O指因生活困顿而流浪飘泊,有为而未遇。清康有为《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方朔长安徒索米,子胥吴市又吹箫。”另参见地理部· 城建“吹箫吴市”、人事部·贫贱“吴市乞”。

【吹竿】《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涽王立,好—一听之,处士逃。”O喻指没有真实本领而冒充内行。唐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另参见人事部·谬误“滥吹竽”。

【子晋笙】参见动物部·飞禽“王子鹤”。唐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惭离筑】《史记·刺客列传》:“秦皇帝惜其(高渐离)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O指行刺报仇。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另参见人事部·冤怨“筑中置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