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课前预习
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雪骤()无奕女()
谢道韫()太傅()尊君在不() .
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与儿女讲论文义() ..
(3)公欣然曰() ..
(4)撒盐空中差可拟() .
(5)陈太丘与友期行() .
(6)太丘舍去() .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
(7)去后乃至() .
(8)尊君在不() .
(9)下车引之() .
(10)友人惭() .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
B.未若柳絮因风起 ..
(不如,不及)
C.与人期行 .
(约定)
D.元方入门不顾 .
(照顾)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6.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本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________小说集,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
7.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
课内巩固
(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
(2)俄而雪骤________ .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
(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
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
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1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13.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
(2)元方入门不顾。
14.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15.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16.陈太丘之友和元方各是怎样的人?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尝与诸小儿游() .
②竞走取之() .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
③唯戎不动() .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古代像陈元方、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前预习
1.xùnǐzhòuyìyùnfùfǒu
2(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3)高兴的样子(4)相比(5)约定(6)离开(7)才(8)同“否”(9)拉,牵拉(10)感到惭愧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
3.选D。“顾”的意思应为“回头看”。
4.(1)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2)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5.选C。正确的划分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6.刘义庆南朝宋志人
7.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课内巩固
8.(1)聚集(2)急(3)相比(4)趁,乘
9.(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0.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11.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12.(1)舍弃(2)离开(3)舍弃(4)拉,牵拉
13.(1)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2)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
14.元方,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
15.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
16.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道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知错能改。
课外拓展
17、①曾经②快跑③只有
18、树长在路边上,还有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
19、王戎是一个聪明,善于思考的孩子。
20、王冕四岁作画,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
附【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和他们一起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K12教育初中语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