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札记—潘金莲幼年的不幸经历
西门庆第一次遇到潘金莲,很是喜欢。
我们知道潘金莲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里知道的。由于水浒是名著,还因为偷情是大众娱乐话题。所以潘金莲的知名度远远大于
所谓的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假如评价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名人,潘金莲肯定会占有一席之地,估计也会名列榜首!呵呵。
不过,水浒里的潘金莲终究占有的回目很少,人物的性格远远谈不上丰满!比起金瓶梅来,水浒里的那点东西太小儿科了!金瓶梅开宗明义金子就是指的这潘金莲!瓶指的是李瓶儿,梅指的是庞春梅。这三个人是全书的灵魂人物。今天我们单说说潘金莲。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小名叫六姐儿,父亲是个裁缝。在潘金莲幼年的时候就去世了。在那个年代,一个单身母亲很很难养活一个孩子的。万般无奈下,母亲潘妈妈只好将5岁的金莲卖给一个皇族大户人家—招宣府王家当丫头。幼年为奴,在人生中是很不幸的,年幼的金莲也是吃了不少苦。不过。好在金莲很聪明,在招宣府里,很快的得到了当家太太的青睐,成了太太的贴身丫鬟。贴身丫头虽苦,但是能学会很多的技能,这位太太看到金莲很聪慧,于是就教她弹琵琶,做针线,当时叫女红。辛弃疾有诗说: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叫花瘦。就是中国旧时小女孩学习针线的真实写照。当时金莲学的针线不是简简单单的缝补,而是刺绣。现在学习刺绣还是很难的。是很专业的东西。金莲学得很好,在还没有进西门家以前他就会绣很好的荷包,会做很精致的鞋面。她的手艺连见多识广的西门庆也很赞叹说,想不到你六姐儿如此的聪慧!
除了会刺绣,金莲还会弹琵琶。这也是很专业的技能。现在学个琵琶还要到大学里去学呢。最难得的是金莲的嗓子还很好,会唱曲儿。按照现在来说唱流行歌曲,呵呵。虽然在招宣府里少不得挨打受骂,但是学到了真正的生活技能。我记得看过一本书叫《宫女谈往录》,记述一个伺候过慈禧台后长达八年的老宫女回忆宫廷生活的种种奇闻,其中一项专门说宫女学习针线的故事。回忆中提到,生活很苦,为了学好针线几乎天天受罪,宫里面不说话不批评,全用鸡毛掸子说话。说白了就是打!联想到金莲后来的技艺,真的应了电影《霸王别姬》里的一段话,这得挨师傅多少打啊!
幼年的不幸生活,给了金莲一生的影响!假如她引以为戒,在后来嫁入西门府后能够善待下人的话,她的结局也许不会那样悲惨。然
而,金莲没有那样做,她用十倍的刻薄来对待下人,对待她认为对她有威胁或者是偶尔得罪了她的人。这样下去,当然不会有啥好结果,在西门庆临死时,金莲曾对他说,我的哥哥,你走后,他们不会容我的。金莲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结果,无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苦果全是自己种的,又能怨谁呢。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话好说,事难办!现实中,有几个人能过真正的做到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