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的组成教案及教学反思

来源:东饰资讯网
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www.huaxuefudao.cn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电解水所得出的结论。

3、了解化合物,单质的区别。.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问题。

难点: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讲述:水在社会各方面重 要作用。 提出问题:物质都是由元 素组成的,水由什么元素带着问题开始这一节课引出新课。 组成?你可以用什么样的学习 的方法来证明你的观点? 将一烧杯水放于讲台,请观察,总结。 各位同学一起来观察烧1.无色无味液体 杯中的水并讲述水的物2.在/0/Kpa时,凝固点是 复习物理性质。 理性质。 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提出问题:冰的密度为什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为下一节内容作铺垫。么比水大? 于水的密度 (如何从微观角度去解 释物理变化) 提问:你能想一个办法证阅读资料,讨论拉瓦锡设 明水的组成吗?(提示学计实验的思路并以学习 生阅读课本P45-46资料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方法:提出假设-“水的组成揭秘”。并分方案。 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组讨论并设计实验的方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案) 组织学生讲述自已的实讲述自已的实验方案,比验方案并评述其优缺点。较其它同学的方案,听教最后向学生介绍电解水师讲解,最后比较教师给简易实验装置。 出的方案及实验的装置。对比优缺点. [演示实验]水电解的实 验 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的现培养学生养成从多个角【京翰教育中心 www.zgjhjy.com 】

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www.huaxuefudao.cn

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水会不会变少? 2.正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会不会相同? 3.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提问:1.请描述两极产生气体的物理性质 2.我们前面学过的那些气体有这样的物理性质 3.如何鉴别它们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 象。并思考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现象:水会变少 两极产生气泡的速度从慢变为快,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回答: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氧气、氮气。 带火星的木条 观察现象:木条复燃 得出结论:此气体为氧气 观察现象:气体可燃烧试管内可以看到有水珠生成. 总结:负极产生的气体可 以燃烧,且生成水,而且,分析,得出结论:水分解它的密度很小,(以一个氢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气球为例,很快飞上天)因此,科学家就把它称为:氢气。 看图思考:水分解后生成 了氢气和氧气,氧分子由 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 原子构成,因此,水分子提问:水是由水元素组成也应该有氧原子和氢原的吗?(提示学生观察子。所以,水应该是由氧P50页图3-12)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度,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现象,从而得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引导自已来分析水的组成。 总结:水在通电条件下发动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理解水发生反的原理,熟生分解反应表达式 记化学方程式。 生成了氧气水 通电 氧气 + 氢气 O2 H2 和氢气 提问:请你总结水有什么思考。(可以在通电的条复习物质化学性质的概化学性质 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念。 氢气和氧气) 【京翰教育中心 www.zgjhjy.com 】

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www.huaxuefudao.cn

思考:水,氧气,氢气三种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有何不同? 写出下面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思考它们的元素组成有何特点? 氮气,氯气,铁,铜,,硫,氦气.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 总结: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思考,回答:多种元素: 一种元素。 回答: 引出化合物,单质的概念 一类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一类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作业 完成练习: 1. 空气中有多种元素,是一种化合物吗? 2. 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并归类: 氯气,五氧化二磷,氦气,氧化铁,高锰酸钾,氮气,过氧化氢 3. 一个水分子可以表示 为: ,请你用相似的方法表示出氧气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并分析单质和化合物在分子的结构上有何不同? 1. 在实验中,那一些实验现象说明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2. 你如何根据这些实验结果推断现水的元素组成? 3. 各写出10种生活常见的单质和化合物 4. 请你用 的形式,表示出水变成冰和水分解成氢气各氧气气的过程. 强化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1.强化学生的“现象论证-结论推理”的能力。 2.加深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学生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反思: 1.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此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实验的结论不能直接,牵强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已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总结.

2.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提示他们去看P50页图3-12,

【京翰教育中心 www.zgjhjy.com 】

初中化学辅导网 http://www.huaxuefudao.cn

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3.要注意单质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个前提,都必须是纯净物,不少同学会以为空气是一种化合物,因此,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练习.

4.讲课的过程中加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物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

【京翰教育中心 www.zgjhjy.com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