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上导学11《中国石拱桥》

来源:东饰资讯网
课题 11《中国石拱桥》 学生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税国华 审稿 八年级备课组 审核 1、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学习 目标 2、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学习 重点 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学习 难点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导学

1、查资料,简介作者茅以升。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2、给加线字注音。

洨( )河 张鷟( ) 匀称( )( ) 佥( ) 河堤( ) 3、理解下列词语。 古朴:

惟妙惟肖: 绝伦: 推崇:

二、整体把握课文。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划分出文章的段落,写出段意。

三、学习探究 1、读1、2段。

①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抓住了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②作者按什么顺序说明这些特点的?

2、读3段,我国的石拱桥有哪些特点?

3、读第4、5段。

①这两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内容?这些突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②这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那么赵州桥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

小组评定 组长签名 日期: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1、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2、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说明了什么?

二、学习探究:

1、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时间: 地点: 外形: 结构: 价值:

2、课文中举了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是说明中国石拱桥只有这两种形式吗? 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从共性与个性上思考)

1

3、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4、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怎样?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小组评定 组长签名 日期:

第三课时

一、预习导学:

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否改为“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

二、学习研讨 (一)说明文知识

1、三种文体的文章不同目的:说明文给人以知识,记叙文给人以感染,议论文给人以道理。

2、说明文的种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3、说明对象:事物特点或事理。 4、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应当正确无误) ②作引用(古今资料,科技书刊) ③打比方 ④作诠释(阐述事理) ⑤画图表 ⑥作比较 ⑦举例子(有代表性) ⑧下定义 ⑨摹状貌 ⑩分类别 5、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具体、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

6、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总分结构

7、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分平实和生动两种 (二)合作探究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5、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6、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7、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约\"、\"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试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语言运用准确的例子来。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比较..早。

②这座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小组评定 组长签名 安全提示:平平安安上学来,高高兴兴回家去。 学习反思: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