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麻面的表现特征: 露石和粗糙表面。 1.产生原因:
(1) 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着有水泥浆等杂物;(2) 水灰比过大,粗集料中细料不足;(3) 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造成局部砂浆过少;(4) 施工中在模板接缝处或在连接螺栓孔处漏浆。 2.解决办法:
(1)充分拌和,精心浇筑,充分振捣;(2) 确保模板不露浆。(3)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浇筑前散水润湿;(4)要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案,超过3米的要用溜槽。 3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
(1)对小蜂窝: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2)对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CGM灌浆料填充密实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露筋修补方案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2、对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CGM灌浆料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三、孔洞修补方案
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的1/3缺陷,结构内存在空隙,局部和部分没有混凝土。 1.
原因分析:
(1) 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钢筋过密,造成混凝土下
料中比钢筋卡住,形成孔洞;
(2) 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混凝土
浇筑不畅形成孔洞;
(3) 浇筑顺序不合理或是振捣不到位。 2. 预防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中加高效减水剂,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2)浇筑顺序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执行,振捣要及时到位;
(3)一次下料不宜过多,在混凝土运输、浇筑的整个过程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3、修补方案:
先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再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CGM灌浆料浇筑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砼,待达到50%强度后在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平。
四.错台、跑模修补 1、成因分析:
(1) 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企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不好,相邻两块
模板本身嵌缝;
(2) 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栓的松紧程度不一,模板受振后涨开程度不一致。 (3) 混凝土侧压力较大,拉杆滑丝,两次浇筑接茬处的模板拼缝不严。 2、预防措施:
(1) 定期修整或更换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2) 装模时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拧紧,螺杆是否有滑丝,受力较大的部位要用
双螺母; 3、修补方法:
(1)将错台高出部分凿除、露出碎石,新茬表面比构件表面稍底,稍微凹陷成弧形;
(2)用水将新茬冲洗干净,散水使混凝土结合面充分润湿;
(3)在基层处理完后先抹一层素水泥砂浆打底,然后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将抹压平整 五、 其它修补 1 调配颜色
多数修补工作的失败是由于未能使用同周围混凝土表面相同配合比的材料而造成的。既使是使用了与原混凝土相同的配合比,也很难保证修整部分的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通常修补所用的混合料有以下几种配比
(具体最优的配比根据现场混凝土的颜色试配) :①白色波特兰水泥+ 粉煤灰+ 水;②白色波特兰水泥+ 粉煤灰+ 沙+ 水;③白色波特兰水泥+ 普通水泥+ 沙+ 水;④白色波特兰水泥+ 沙+ 水;⑤普通水泥+ 沙+ 水。以上五种配合比为保证修补材料和原混凝土的结合都可以考虑加胶。 2 控制吸水
用水泥材料进行修补时,不能在干燥的混凝土表面上进行,这是因为干面会吸取用于修补的沙浆中的水份,从而将降低新材料与原混凝土表面的粘结,也会降低修补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修整的表面首先要浸湿,最好的做法是充分湿润表面,在表面还有点潮湿的时候进行修补效果较佳。 3 打 磨
对于漏浆造成的挂帘和模板安装不稳造成的失准(混凝土表面凸起) ,可以直接使用角模机(金刚磨盘) 在混凝土表面打磨。 4 破碎边角的修整
对于因意外碰撞或拆模不小心造成的边角破碎,在修补时应先把边角修整成四边形,洒水湿润后使用沙浆进行修补。在修补前应调试混合料的颜色,争取修补后的混凝土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 5气孔的修饰
(1) 把需要修补的部分用水湿润;
(2) 用镘刀将调好的砂浆压入气孔,同时刮掉多余的砂浆;
(3) 注意养护,待修补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砂纸进行打磨。 6 蜂窝麻面的修饰
(1) 把松散的混凝土清除,直到露出坚硬的混凝土; (2) 把四周修整成四方形,凿除的深度大致一样; (3) 把需要修补的部分洒水使其充分湿润;
(4) 根据凿除的深度决定使用砂浆或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CGM灌浆料,将砂浆(或微膨胀CGM灌浆料) 压入; (5) 洒水养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