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来源:东饰资讯网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一、填空(13分)

1、《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收录了汉毛亨传、__________笺、唐陆德明_______ 和________正义。

2、《史记》三家注包含了宋裴骃的 __________、唐司马贞的__________和张 守节的《史记正义》。

3、李善《文选注》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词曲语词汇释》由近人_________所着,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 的一部专着。

5、形声字“裁”的意符为 ______,声符为________。 6、文字学家鉴别本意主假如凭 _________,如“叔”的本意是__________。 7、“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 ___________。二、背诵,填写语句(

2.汉王解衣衣我,(

10分)

)。 )。

)。

)。

),大底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

1.功者难成而易败,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4.猛虎在深山,( 5.(

三、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幺不一样?(15分)

1.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菟。(《汉书·匈奴传》 2.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

3.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王传》) 4.不行,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

5.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史记·孙膑》)

四、阅读下边一段短文,说明文中“以”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15分)

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竭尽全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可以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可以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可以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此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史·平原君虞卿列》)

五、剖析下边黑体在句中的性,并明它所表示的意( 10分)。

1.又北二百里,曰之山。(《山海·北山》)

2.河、渭不足,北大。(《山海、国外北》)

3.于是乃使之手格此。(《史·司相如列》)

4.生貔豹,搏豺狼,手熊,足野羊。(同上)

5.故王不如子,秦必疑而不信子矣。(国策、燕策一))

六、剖析下边两句子中的仗:(

10分)

1.北海,扶可接;隅已逝,桑非晚。(王勃《滕王序》)

2.巡曾楹而空揜,幕而虚凉。(江淹《》)

七、《史·万石君列》中的一段文字,出万石君的姓名,文中加 点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作注,并把全文翻成代。( 27分)

万石君名,其父人也,姓石氏。亡,徙居温。高原籍,河内..,年十五,小吏,侍高祖。高祖与,其恭顺,曰:“奈何有?”曰:“独有母,不幸失明,家。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

“愿全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佳人,以中涓,受,徙其家安中戚里, ..

以姊佳人故也。其官至孝文 ,功至大中医生。无文学,恭无与比。文 .. ....

帝,阳侯相如太子太傅,免。可傅者,皆推,太子太傅。及

孝景即位,以九卿;逼近,惮之,徙侯相。子建,次子甲,次子乙,

.. ...

次子,皆以行孝,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

人臣尊乃集其。”号万石君。⋯⋯建元二年

,郎中令王臧以文学罪。

.... ...

皇太后以儒者文多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子建郎中令,少子内史。

附参照答案: 一、填空。(13分)

1、玄;(典)文;孔达; 2、《史集解》;《史索》;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3、注明典故根源; 4、相、特别辞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5、衣、(“裁”无“衣”) 6、字形、手拾 7、鼓励

二、填句。(10分)

1、时者难得而易失 2、推食食我 3、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百兽震恐 5、诗三百篇

三、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幺不一样?(15分)

1. 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菟。(《汉书·匈奴传》)

少:古义为稍,程度副词;今义为少,形容词。 2.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

稍:古义为渐渐,时间副词;今义为稍微,程度副词。 3.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王传》)

曾:古义为居然,神态副词;今义为以前,时间副词。 4.不行,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直:古义为只、仅,范围副词;今义为不曲折,形容词。 5.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史记·孙膑》)

因:古义为就,副词;今义为由于,连词。

四、阅读下边一段短文,说明文中“以”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这段文字中共有六个“以”字,分别解说以下:

1.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

以,动词,以为,在句中作谓语。

2.必以倦而归也。

以,介词,因,与“倦”组成介词词组作“归”的状语,引入“归”的原由。

3.秦以其力攻其所不可以取。

15分)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以,介词,用、靠。与“其力”组成介词词组作“攻”的状语,引入“攻”的凭依。

.王又以其力之所不可以取以送之。

前“以”字是介词,把,与“其力之所不可以取”组成介词词组作“送”的状语,引入“送”的东西。后“以”字是连词,相当于“而”,连结状语与中心语。

5.王以虞卿之言告赵郝。

以,介词,把,与“虞卿之言”组成介词词组作“告”的状语,引入“告”的内容。

五、剖析下边黑体词在句中的词性,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0分)

1.动词。

2.名词。

3.名词。

4.动词。

5.动词。

六、剖析下边两组句子中的对仗。(

10分)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双双相对,在句法构造上是主谓构造两两相对,即“北海虽赊”对“东隅已逝”,“扶摇可接”对“桑榆非晚”。词性上也基本上是相对的,即实对实(“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虚对虚(“虽”对“已”,“可”对“非”),动对动(“赊”对“逝”,“接”对“晚”),静对静(“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

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江淹《别赋》)

上下联的句法构造都是“而”字连结两个动词性构造。“巡曾楹”和“抚锦幕”是动宾构造对动宾构造;“空揜”对“虚凉”是偏正构造对偏正构造。词性上是

实词相对:动词对动词(“巡”对“抚”)、名词对名词(“曾楹”对“锦幕”)、 形容词对形容词(“空”对“虚”);虚词相对:连词对连词(“而”对“而”)。

七、阅读《史记·万石君传记》中的一段文字,说出万石君的姓名,给文

中加点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作注,并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7分)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万石君名,其父人也,姓石氏。亡,徙居温。高原籍,河内..,年十五,小吏,侍高祖。高祖与,其恭顺,曰:“奈何有?”曰:“独有母,不幸失明,家。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

“愿全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佳人,以中涓,受,徙其家安中戚里, ..

以姊佳人故也。其官至孝文 ,功至大中医生。无文学,恭无与比。文 .. ....

帝,阳侯相如太子太傅,免。可傅者,皆推,太子太傅。及

孝景即位,以九卿;逼近,惮之,徙侯相。子建,次子甲,次子乙, .. ...

次子,皆以行孝,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 人臣尊乃集其。”号万石君。⋯⋯建元二年 ,郎中令王臧以文学罪。

.... ...

皇太后以儒者文多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子建郎中令,少子内史。

万石君的名字是石。

河内,黄河从潼关向今河南省河段的北部地域。

安,古国都,名始于,在今西安市西北。

孝文,即文帝。

大中医生,即太中医生,代郎中令的属官之一,其是“掌”,即朝政提出意或建。是散官性,但能靠近皇帝,提出意。大:“太”的古字。

九卿,秦期中央行政机关的官,即奉常(景帝改称太常),掌宗礼;郎中令(武帝改称光禄),管廷侍;尉(景帝一度改称中医生令),管近;太仆,管皇帝的;廷尉(有改称大理),掌刑法,是最高法官;典客(景的改称大行令,武帝又改称大),掌管各少量民族和外国来朝事宜;宗正,管理皇族事;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大令,武帝又改称大司),管理租税役;少府,管廷。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其他六卿管的是皇帝廷的事。

侯相,即侯王的相。

建元二年,“建元”是武帝使用的年号,公元前 140年至公元前135年。 建元二年即公元前 139年。

郎中令,九卿之一,掌管廷侍。

文:

万石君名字叫,他的父是国人,姓石。国亡后,乔迁到温。高祖攻打羽,河内,那石十五,做小衙吏,侍奉高祖。高祖与他

古代汉语练习题七

,喜他的度恭顺,他:“你家中有什幺人?”他回答:“我在只 有母,不幸眼睛失明。家里很。有个姐姐,会琴。”高祖:“你能听 从我?”他:“愿全力以赴。”于是高祖召他的姐姐入佳人,委任他 中涓官,理文和大臣的事情, 把他的家迁到安中的戚里, 那是因她 姐姐佳人的故。他的官到孝文帝,累功做到太中医生。他不懂学 儒,但恭顺没有人能跟他对比。文帝,阳侯相如做太子太傅,被免 去官。文帝要拔能够做太子太傅的人, 大家都推石,石于是做了太子 太傅。到孝景帝,又委任他九卿的官。因他的位太靠近皇帝,景帝惧 怕拘,又把他的官改侯相。石的子名建,次子某、三子某,四子名

,都因性情柔、孝顺,官位都达到俸禄二千石,于是景帝:“石君和他的四个儿子官位都做到二千石,人臣的尊荣耀就集中在他一家了。”就称石“万石君”。⋯⋯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因儒学而犯了罪。皇太后

的人多外在的气而少内在的品,在万石君家不喜言但能身力行,就用万石君的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做了内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