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东饰资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听说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东饰资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学与管理》 2008年2月20日 听 说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刘新霞 ◎河北邯郸学院 韩 婧 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向 优点主要表现在: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重视听说 和技能,并使之运用到 训练;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把句型 而且学生在校时间的 作为外语教学的中心;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 80%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课堂更是培养学生 母语与所学外语的基础上找出学习外语的难点,并在 创新素质的最主要的场所。而外语课堂有别于其他课 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 堂,语言既是传授的内容,又是教学手段。在今天,随 术手段。 着国际间交往的增多和国际化的日益需要,使得外语 2.运用听说法开展外语教学的基本步骤 课堂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外语教师不仅应熟练掌握目 在教学中听说法分五步完成,即认知、模仿、重 自 语,而且应该懂得如何通过使用语言而教语言,并 复、变换和选择。第一步教师发出语言信号(主要是 能使学生通过使用语言掌握语言,还要学习外语教学 句型),同时借助实物、图片、手势、情景等说明信号 理论,认识外语教学规律、课堂过程的实质以及有效 所表达的意思。第二步当学生理解了新的语言材料 的课堂策略。本文认为,运用听说法开展外语课堂教 后,教师批复示范,学生跟着模仿,教师要纠正学生的 学的效果很好,同时,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住基本策略。 错误,学生再模仿。第三步让学生不断重复所学的语 一、运用听说法开展课堂教学的步骤与基本方法 言材料,直到能背诵为止。第四步作变换句子结构练 1.听说法的起源与作用 习,选择某些词汇、成语和句型,用来描述特定的场 听说法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问题 面、情景或某一事件,以培养学生能运用学过的语言 的。听说法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 材料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 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 3.运用听说法开展外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言材料,即把听到的外语能用口头表达出来。听说法 一是听说领先。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在学生打 理论基础概括为五点:语言是说的话,而不是写出来 下一定的听说基础以后,再进行读写教学,使读写促 的文字;语言是一套习惯;教语言,而不是教有关语言 进听说。 的知识;语言是本族人所说的话,而不是某个人认为 二是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 他们应该如何说的话;语言是不同的。听说法的理论 大部分时间用在模仿、记忆、重复、交谈等实践练习 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语言 上,在大量操练的基础上养成一套新的语言习惯。 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操一种语言人的口头讲的话 三是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是语言教学基础,也是 与该种语言的传统语法有些地方是不一致的。在他们 整个外语教学的中心部分。句型不仅具有结构意义, 看来口语是活的语言,学习语言主要是学习口语。心 还具有词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语言技能的培养应 理学家根据观察、分析动物和人的心理结果,认为人 围绕句型这个中心来进行。 和动物的行为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刺激和反应。在进 四是排斥或限制母语。听说法把培养口语能力作 一步的研究基础上,得出语言教学即是教师对学生进 为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反应快,用外 行声音刺激和学生对声音刺激进行反应过程的理论。 语进行思维,而利用母语或翻译作为教学手段,会妨 听说法的产生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从 碍学生在外语和思维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减慢学习外 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它的 语的过程,对掌握外语口语不利。 ・13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刘新霞韩婧:听说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二、运用听说法开展外语教学的课堂策略 I互相交流,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表达的 1.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自信。努力地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满足学生的成就 外语课堂是语言交流的活动过程。虽然长期以来 l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统治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方式己受到批评和摒弃,  -二是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充分的自由去展现自 但初上讲台的外语教师常常由于缺乏足够的交流而 l己。不要像鸡妈妈一样紧紧护着小鸡雏,要让他们独 照搬自己以前老师的做法,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传统。 l立去完成各种事情,能自己做的老师绝对不代劳;能 在课堂上学生常常成了老师的附庸,不敢表现自己, f自己归纳的自己归纳,能自己讨论的自己讨论……总 而老师对学生有绝对的权威,学生不敢提出问题,不 I之,老师要鼓肋学生自己做一切能做的事情,不论是 敢对老师所讲提出质疑。长此以往,这势必会压抑学 I课内还是课外,绝不包办。 生的个性,打消学生交流的愿望。因此,创设一个良好 1 3.要鼓励学生创新 的、和谐的环境,去构建~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 : 有 老师常常把学生一卜课不配合的过错推给学 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师生 I生,说学生无兴趣。其实,兴趣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 和谐、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的、宽松的课堂 l存在。问题并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老师能 教学氛围,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可采取以下原则。 l否去激发。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 一是亲切原则。师生合作的重要一点是学生喜爱 :活动的倾向,它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一个莺要的心理 这位老师,要让每位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爱、和蔼可 f因素。首先,教师要以真情、激情进行教学。因为学生 亲、平易近人。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走进 }不仅是用耳朵来聆听教师的讲授,更是用心灵来接受 课堂,努力缩短师生问的距离。多鼓励和赞美学生,使 I教师的影响,只有以真情感染学生,才能产生共鸣。其 学生感到被承认和被接纳。 1次,教师还要勤于积累知识,做到既专又博,才能使课 二是平等合作原则。教师要改变在课堂上的角 I讲得生动有趣,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再者,老师要注意 色,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I教学方式,讲课中可穿插小故事、小幽默等以使学生 “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 r适当放松。在课堂上要做到“三鼓励”。 视为发展的对象,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  f一是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在课堂k有时会提出稀 主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 l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有时甚至 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 J加以洲责批评。这样都会大大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伴,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改变过去那种由教 :和主动性。 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平等对待每一个学  I二是鼓励争辩。课堂教学既要激励学生之问的讨 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 l论、争论和辩论,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和老师争论问题。 合作学习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 三是鼓励标新立异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 立、合作意识的培养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要注重合作 f和鼓励学生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 意识的培养,可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布置一些学生个 I规”,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敢于在“新”和“异”上做 人很难完成或无法完成而只有靠小组或班集体共同 {文章。 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编对话等,让同学们体会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研究在中国日益得到重视。 出合作的必要。 I本文也仅仅是结合实践教学经验讨论了教学的基本 2.要尊重学生个性 I方法和教师的行为原则。西方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 有位教育家说,当一个人什么都好时,就冒不了 I鉴,但更需要我们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外语课堂教 尖。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一模一样的学生,而是I 学的原则。 让其独特性、差异性充分展现出来。教师应承认并尊l 参考文献 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f [1]李子运,李芒.论学校课堂教学策略的几个 获得成功的机会。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有时会造成学: 基本问题.中国电化教育,1998(3). 生唯书、唯师,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上墨守成规、循j [2]魏红,野晓航.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规蹈矩,人格上顺从听话、唯唯诺诺呢?所以尊重学l 中国教育学刊,1999(5). , 生的个性差异,维护学生的好奇心要做到以下几点。I [3]李康.教学策略及其类型探析.西北师大学 一是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发: 报(社会科学版),1994(2). 言和交流的机会,包括课堂上的个别发言与小组内的l (责任编辑白文军) ・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