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封……………………
线……………………………………
专业 级 姓名 座位号 得分______________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共4页)
(时间:90分钟)
得分评阅教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请填入答题栏。
12345678910
1112131415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
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B、坚持真理 C、实事求是 D、反对教条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
4、1949—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5、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是
A、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消灭阶级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起始阶段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C、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D、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7、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D、变革社会主义制度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按需分配为主 B、按劳分配为主 C、计划分配为主 D、市场分配为主
9、以下哪项不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三权分立制度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1、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
A、关键时期 B、攻坚时期 C、战略机遇期 D、新时期12、台湾问题是中国( )遗留下来的问题 A、历史 B、旧政府 C、近代 B、内战13、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 B、革命与战争 C、和平与发展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1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地方自治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 基层民主制度
15、(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A、民主党派 B、中国共产党 C、爱国统一战线 D、中央政府 得分评阅教师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请填入答题栏。
1 245678910
1、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党的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新中国建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就迅速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7、1949年-1956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8、计划经济代表着制度属性即社会主义制度。 9、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因此,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填空题:
得分评阅教师
每空1分,总共10分。
1、 考察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从根本上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国两制”最初构想是为了解决___________问题,它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
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得分评阅教师
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7分)
2、 简述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8分)
五、问答题:
得分评阅教师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15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CABC BABDA CBCCB
二、判断题
×√ ×√ × ×√ ××√三、填空题
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台湾,祖国统一 ;五四运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四、简答题
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
答: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2、简述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关系。
⑴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就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而言,只有解放思想,冲破一切习惯势力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为实事求是扫清障碍,开辟道路,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指导我们的行动。
⑵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也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方法,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需要实事求是。
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结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我们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没有止境的,是因为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事物的运动没有止境,时代的前进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过程没有止境。任何政党、组织、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
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五、问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江泽民总书记于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这个基本纲领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