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次创业”背景下云南省边境旅游发展对策浅析

来源:东饰资讯网
河北旅游职业孛院学报第l5卷第3期2010年9月 JOURNAL OF HEBEl TOURISM VOCATtONAL COLLEGE VOI.1S.N0.3.SEPT 2010 ‘‘一 ———一 ◆犬 业”背景下云南省边境 旅游发屣对策凌析 孙雪菲,王丹,胡文君,邓银颖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2005年云南省提出了旅游的“二次创业” 云南省应在总结边境游所产生问题的基础上,依托于“二次创业”的 有利条件,积极采取措施,重振边境旅游。 关键词:云南省;边境旅游;发展对策;二次创业 Abstract:Since 1991,Yunnan border tourism has started幻rise and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beginning stage.developing stage and intermittent stage.Yunnan Province put forward a plan to start a new undertaking ofYunnan tourism in 2005.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hte problems and adventages of starting a new undertaking,Y ̄nan Province should adopt positive measures to revive the border tourism. Key words:Yunnan Province;border tourism;developing measures;the second—time pioneer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79(2010)03-0026—05 一、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三 (一)地缘通道优势显著 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云南16个地、州、市中 收稿日期:2010-04-26 有8个属边境地区:文山、红河、思茅与越南的河江、 作者简介:孙雪菲(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 老街、莱州省接壤;西双版纳、思茅与老挝的风丰沙 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2008级硕 里、乌多姆塞、南塔省接壤;德宏、保山、临沧、怒江、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旅游教育。 西双版纳、思茅与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接壤。目前,经 究一以西安市日本入境市场为例[J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12]马晓龙,杨新军.中国4A级旅游区(点)空间结构与产业配置 26(1):68—71. 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5):71 3-716. 【9】朱兹,陈晓亮.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地理科 【13】马耀峰,李旭.中国入境游客旅游选择模式研究【J】.西北大学 学,2008,28(5):607--615.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5):575--580. [10】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 【1 41 Zvi Drezner(ed.).Facility Location:A Survey of Applications 究,I988,7(3):44-51. and Methods[M].New Yo rk:Springer,1995. f1 1 J Dredge.D.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JJ. (责任编辑:赵非)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772—781. 固 第1 5卷第3期 孙雪菲(等) “二次创业”背景下云南省边境旅游发展对策浅析 国家批准开放一类口岸13个(空港2个、水港2个、 云南的边境贸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云南早 铁路口岸1个、公路口岸8个);经省批准开放二类口 期边境旅游的兴起主要是为满足边境双方当地居民 岸7个(均为公路口岸)。云南边境口岸体系为边境 互通有无、开展贸易活动的需要。随着边境旅游和边 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出入境通道。主要交通干线 境贸易的深入发展,边境居民和商人在保持出入境手 有:从昆明经河口到越南河内海防港的滇越铁路、横 续简便的前提下,出境活动所需要时间更长,范围也 贯云南西部的滇缅公路,首起昆明经楚雄、大理、保 更大,以便满足更高的旅游需求,或寻求更多的贸易 山,然后从德宏州畹町出境,抵达缅甸腊戍;2008年, 伙伴。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以边境旅游为主要形式的 昆曼国际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它起于昆明,经磨憨口 边境贸易和以边境贸易为主要目的的边境旅游间的 岸进入老挝,止于泰国首都曼谷。水上交通主要是 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一些商业机构或经营者,更愿意 “澜沧江一湄公河”,流经云南西部7个地、州,32个 以旅游者的身份到边境地区和境外了解市场,推销商 县市,自西双版纳出境后,又流经缅甸、老挝、泰国、 品,寻求伙伴,发现商业机会,相比通过商业途径出国 柬埔寨和越南等5个国家,全长4880公里,被誉为“东 考察更为方便和灵活。而云南省边境贸易在最近十年 方多瑙河”;国道有320(上海至瑞丽)、213(兰州至 也体现了高增长率,高投资率的趋势(见表1)。云南 景洪)、323(瑞金至临沧)、214(西宁至景洪)、326(秀 省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已构成了多元化的区 山至河口)等路线,连接云南、老挝与泰国,使交通更 域性经济合作,从单纯的易货贸易、边民互市、边境地 加便利。 区的一日游活动,逐渐发展到跨境投资、技术合作、劳 (二)边贸历史悠久,与边境旅游相辅相成 务输出与边境旅游相结合的“大边贸”状态。 表1. 1998--2007年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情况 年份 进出口总额(亿元) 增长率(%) 年份 进出口总额(亿元) 增长率(%) 1998 10.85 76.34 2003 30.37 35.77 1999 23.82 119.52 2004 50.41 65.99 2000 29.64 24.44 2005 54.26 7.94 200I 37.28 25.78 2006 62.3 14.18 2002 47.29 26.85 2007 87.8 40.9 数据来源: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o7))整理及 族风情画卷。“一族居两国、多族共一线(边境线)”的 2007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民族分布格局所形成的边境地区特殊而丰富的边地 (三)众多民族跨境而居,为边境旅游增添了民族 风情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旅游发展重 风情 要的资源和文化依托,同时其自身也可随着旅游业的 在云南的边境线上,分布着8个地、州、市辖下56 发展而得到发掘和弘扬。 个县市(区),其中直接位于边境前沿地带的25个边 (四)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境县市分布近50种民族成分,其中l6个民族跨境而 云南边境8个地、州、市不仅具有发展边境旅游 居,与居住在境外的民族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的区位优势,而且还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在边 系。由于历史原因,他们虽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但同源 境线上,分布着三江并流、西双版纳、腾冲地热火山 同祖,语言相近,地域相连,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也基 和瑞丽江——大盈江等4个国家级重点名胜区,拥有 本一致。如老挝的主体民族老龙族与云南的傣族有密 高黎贡山、南滚河、铜壁关、小黑山等11个国家级、省 切的血缘关系;缅甸的克钦族与云南的景颇族、越南 级自然保护区,另有孟连和腾7qh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 的主体民族越族与云南境内的京族分别是同一个民 城,西双版纳、腾冲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中,既有 族。沿边境居住的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蔚为壮观的江河湖泊,又有繁 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化传承、宗教信 密茂盛的原始森林,珍贵稀有的植物动物,更有千姿 仰、民居建筑、民族歌舞、节日活动、饮食习惯等方面 百态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成为发展边 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共同组成了一幅曼妙动人的民 境旅游的主要条件之一,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吸引 囫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孛报第15卷第3期2010年9月(总第57期) 国内旅游者,也可以吸引邻国旅游者,充分体现边境 旅游的独特性。 (五)睦邻关系和平友好 口岸有组织的出境旅游者约为25万人次,1993年由 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制止公费旅游等有关因素 的影响,出境人数比原先的预计大为减少,但仍有20 万人次。所以说,较大的人员流动和购买力对于发展 云南边境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二)繁荣阶段 和平稳定、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是开展边境贸 易、边境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中老、中缅边境 人民都保持着“胞波之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 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云南毗邻的国家 1 992年至于1 998年可以说是云南边境旅游发展 的繁盛时期。一方面,我国与东南业各国的贸易合作 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国政局稳定,都属于发展 中国家,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奉行对外开放的经 济政策及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谋求和平、安全、稳定 与合作是共同的愿望,都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睦邻 友好合作关系和经济贸易往来。中国也一贯奉行独立 自主的外交政策,以“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方式发 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不仅为双 方边民接触交往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也为边境旅游 的开展培育了政治大环境。 (六)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带来巨大机遇 1994年12月,联合国亚太经合会(ESCAP)、 亚洲开发银行(ADB)、中国国家旅游局、云南省人 民政府在昆明举办了湄公河流域国家旅游发展研讨 会,成立了由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 国国家旅游组织高级代表参加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旅 游工作组,讨论次区域各国间旅游合作的实施方案。 自1995年起,次区域六国轮流举行了12次工作会议, 亚太旅行协会(PATA)牵头组织了6次湄公河次区 域旅游论坛。云南省非常重视发展与澜沧江——湄公 河次区域各国的旅游合作。与次区域各国旅游部门合 作,实施了旅游师资培训、旅游培训者基本技能培训、 旅游人力与旅游资源保护培训。完成了湄公河三角洲 旅游专项研究,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旅游规划研究 等项目,这些对云南次区域边境旅游的发展无疑具有 重要意义。 二、云南边境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是云南边境游的 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云南 边境之间的贸易往来开始增加,伴随贸易的游、娱等 行为开始出现,以商务为基础的边境游开始形成。直 到1991年12月,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中缅边境地 区的瑞丽和畹町开始组织出境一日游,正式拉开了云 南边境旅游的序幕。后来又相继开展了四日、七日、十 日等多Et游活动,出游的距离也在不断向缅甸内地延 伸,旅游城市从缅甸的边境城镇到腊戍、瓦城、曼德勒 以至首都仰光。据有关部门统计,1 992年通过这两个 囝 日益紧密,为云南边境旅游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充裕, 为边境旅游的开展提供了主观可能性。同时,改革开 放的Et益加深使一些边境旅游目的地的国内外知名 度迅速提高,如西双版纳,吸引了更多海内外游客。其 中西双版纳、德宏的边境游最为火热。形成了几条较 为成熟的线路:通过河口进入越南的中越边境游;经 西双版纳通过磨憨、打洛口岸进行的中老、中缅边境 游;通过德宏瑞丽口岸的中缅边境游,但主要是以短 期观光旅游为主。 (三)阶段性间歇时期 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开始,边境旅游开 始衰落,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亚洲金融危机 使很多从事边境贸易和旅游的企业纷纷倒闭,从而导 致边境萧条。其次,边境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不法现象。 我国从2000开始加大对边境涉黄、涉赌、涉毒的打 击,严禁旅行社开展这些违法的旅游业务,并且几乎 每年都组织专项行动打击赌博犯罪。2004年12月底, 西双版纳州毅然叫停了打洛口岸的边境旅游,所有旅 行社停止对外推边境旅游线路,造成了游客数量迅速 下降,边境旅游收入也大幅下跌。随后各口岸相继暂 停边境游业务。现在云南边境旅游其发展仍然处于阶 段性间歇状态。 三、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提出 云南旅游业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并迅 速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以来,云南旅游逐渐由高 速发展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资源优势减 弱、旅游人才短缺、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都有所 减缓等问题;与此同时,各兄弟省区也先后进入快速 发展期,各项旅游经济指标都呈现出高增长趋势。由 此,2005年,云南提出了旅游的“二次创业”,所谓云 南旅游的“二次创业”,即在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 化的挑战下,云南旅游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 创新和提升整个旅游产业,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提高发展层次,使云南旅游能更快、更好地与全面市 场化经济相适应,增强云南旅游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第1 5卷第3期 孙雪菲(等) “= 创业”背景下云南省边垣旅游发展 策浅析 表2.云南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与发展状况 入境游客 年份 海外旅游者(过夜) 过境一日游游客 旅游外汇收入 人数(万^次) 增长率(%) 人数(万^次) 增长率( 1997 1998 1999 275.64 293.78 324.45 6.6 10.4 100.11 1l3.13 130.36 13.O 15.2 万^次) 增长率 金飒亿美 增长率∞ 176.63 180.65 l94.09 2.3 7.4 3.39 3.67 4.19 8.3 14.3 2000 2001 2002 2003 282.73 326.17 347.59 394.44 —12.9 15.4 6.5 13.5 100.01 l10.10 150.28 181.O1 —23.3 10.1 36.5 20.4 182.72 2l6.O7 197.31 213.44 —3.4 18.3 —8.7 8.2 3.40 4.22 5.28 6.58 —18.9 24.1 25.0 24.7 资料来源:《云南旅游年鉴))2001;云南旅游统计 2002--2003;云南旅游统计公报 量和层次。如近年来深圳能量公司与丽江民族歌舞团 合作,以丽江及云南丰富的民族歌舞资源为依托,共 同开发出一台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主要内容的精品晚 会((丽水金沙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各方共同努力,加强边境口岸的协调管理 以适应进一步发展需要的过程。总之,如果将云南旅 游过去27年的起步、成长与发展称为“第一次创业”, 则可将进入“十一五”所面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挑 战以及云南旅游如何进一步发展称为“二次创业”。 四.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云南旅游业的重点是发展特色旅游,而边境游是 特色旅游主要类型之一,发展边境旅游既有利于边 境地区的综合发展,如经济收入和就业人口的增加、 边境旅游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边境地区的非法 行为所造成的。所以在重开边境游后,应对此常抓不 懈。首先,完善边境游的政策环境。由于边境旅游业务 政策性强,管理部门较多,客观要求口岸所在地成立 边境旅游协调领导小组,从而加强边境旅游地的协调 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云南旅游业整 体水平的提升。当地政府在总结边境游所产生问题 的基础上,依托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有利背景, 可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振兴云南的边境旅游。 (一)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完善边境旅游投资渠道 管理;同时可以成立旅游质量监理所,负责对边境旅 游业务的监督检查,并结合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 实行边境旅游质量担保办法,切实保障旅游者的合法 权益。对于非法偷渡、异地办证、滞留不归,参与赌博 等问题,边境地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介入,及 时处理,并立即向省旅游局报告,此外,在做好边境安 资金问题仍是边境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在我 国,旅游融资渠道主要来自于地方税收、自有资金、银 行信贷、财政信用、股票债券、部门集资、企业集资以 全工作的同时,应放宽人员的地域限制,简化出入境 手续,允许第三国旅游者通过口岸到对方内地旅游。 总之,发展边境旅游产业,针对边境的出入、管理等问 题需要国家政府之间更好地协商。其次,边境两侧地 及引进外资等。边境各县(市)应根据各自的社会经 济发展状况和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建立“以市 场为主、财政为辅、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体系。一方 面积极鼓励当地政府、旅游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居民 方政府在交通、食宿、景点、边境文化开发等边境游服 务的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应加强联系与信任,实现边境 游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旅行社要发挥好游客与景点 之间的串联作用,发挥旅行社对边境游的重要宣传作 用。 参与投资边境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目的地形象塑 造与营销和边境旅游安全防制与管理,注重各投资主 体的利益分配,特别是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另 一方面,主动引进外资。合作项目可以包括边境地区 (三)扩大边境旅游形式,开发多样化的边境旅游 产品 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建设、周边环境维护、产品 设计与开发以及景区管理等多个方面,以便更好的发 展云南边境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不仅可以增加云南 传统的边境游形式主要是边界短期观光和一日 游,但这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需 求。云南边境旅游应着重考虑澜一湄黄金旅游线以及 边境旅游资源的开发投入,而且将会带来较先进的开 发理念,从而进一步提高云南边境旅游资源开发的质 深入腹地的旅游。目前西双版纳已有豪华游船金孔 圜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孛报第15卷第3期2010年9月(总第57期) 雀一号,运送游客游览湄公河,旅游者在游船上既可 以享受各种精致、奢华的服务,又可以随着游船的移 人们心中“边、远、穷、脏”的印象,并配合国家旅游局 每年提出的宣传主题,加大对边境旅游产品的促销力 度,并积极借鉴“大篷车”的旅游促销方式。云南在打 造边境旅游品牌形象时,第一,针对客源市场的不同 特点,采取差异化促销口号或方式,针对赴越、缅、柬 游客,可以将“云南边境旅游一不一样的感受”、“轻 轻松松园您出国梦”等作为宣传口号;对于这三国及 动欣赏到湄公河沿岸及各个港口城市的景色。云南省 政府已于2002年10月提出构建澜沧江一湄公河旅游 圈,与新、马、泰、老、缅、柬、越七国共同打造东南亚八 国公园,并于2003年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 向世界旅游市场隆重推出这一品牌,得到了一致好评 和认可。云南省应充分利用好这不可多得的旅游资 由此入境的他国游客,可用“云南之旅一时尚、经典、 源,开发好水上旅游。对于深入腹地的旅游,可以开发 一下线路:由河口出境,经越南老街,到越南首都河 内;通过湄公河水路游览老挝的世界文化遗产琅勃 拉邦古城,体会异域文化风情;由畹町或瑞丽出境通 过滇缅公路到达缅甸的腊戌、曼德勒。此外,还可以积 极举办边境会展节事,如商交会、旅游节、庙会等,促 进商务旅游、购物旅游更快发展,满足旅游者不同的 消费和审美需求,达到“以边贸带动旅游,以旅游促 进边贸”的目的。 (四)培养引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当前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已成为旅游业可 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对于边境旅游尤为重 要。云南边境地区要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人 才流动的平台和人才资源库。一方面,从设置旅游专 业的高校(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昆明学院等) 聘用旅游专业毕业生,他们相对于其他非专业性人 士,不但个人素质高,而且专业技能也较强,接受能力 强,领悟较快;另一方面,着重培养越南语、缅甸语、 柬埔寨语导游人才,除了开办针对东南亚小语种国家 的导游人员培训班外,还可与高校联合培养旅游人 才,把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改善旅游业资源 配置的前提保障,这样既有利于做好边境旅游的服务 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又促进了云南边境旅游的发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边境地区旅游品牌 云南边境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状况,树立自 己鲜明的旅游形象,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改变过去 圈 神秘”等口号。第二,加强电视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 制作一些与云南边境自然和人文风情相关的电视纪 录片、电影等,可以借鉴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一张 艺谋文化创意团队在旅游地政府的支持下,以旅游 地的真山真水为背景,利用当地民间资本和当地群 众演员共同参与的系列创意旅游项目: 印象・刘三 姐》、((印象・丽江))、 印象・西湖 、 印象・海口》和 印 象・西安 等大型实景演出,极大的提升了当地的知 名度,塑造了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 五、结语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 水路通道,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参与澜 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要省份,也成为中国对 东南亚开放、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 地。如今,云南边境旅游遇到“瓶颈”,这给边境地区 以及云南省都带来了不利影响。面对新的形式,尤其 是在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背景下,政府、企业及 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为重振云南边境游而共同努 力。 参考文献: 张广瑞.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M].jb京:经济管理出 [1】版社,1997. 田里.现代旅游发展导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韧.云南对外交通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3】罗明义.21世纪云南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 [4】出版社,2001. 朱振明.论发展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J】.思想战线,2000, 【5]26(5):78--81. 明庆忠.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设想【J】.旅游 f6】学刊,1997,(6):25--27. 罗明义.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的理论思考【J】.经济问题 [7】探索,2006,(6):5-8. 廖春花,明庆忠,邱膑扬.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地方旅游产品结 [8】构调整研究[J】.旅游学刊,2006,(7):48--53. (责任编辑:赵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